邹爽接棒余隆,成为北京国际音乐节新任艺术总监

摘要:20岁的北京国际音乐节迎来新的起点。

6月26日,在第21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新闻发布会上,著名指挥家余隆宣布,从本届音乐节起卸任艺术总监,未来将以艺术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继续为音乐节服务。而目前担任联合节目总监的邹爽将接棒成为新任艺术总监。这将是音乐节创办20年来,艺术总监一职首度出现轮替。未来,艺术总监一职将推行轮值制,每届任期4年,任期不超过两届。

余隆将卸任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总监,未来以艺术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继续为音乐节服务

耕耘20载,打造世界瞩目的古典音乐节

上世纪90年代,余隆放弃欧洲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国。“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怎么能没有国际专业规格与水平的大型音乐节呢?”带着这样的疑问,余隆酝酿筹备多年,终于在1998年创立了北京国际音乐节。他常常形容当年音乐节的创立是“在沙漠里盖房子”,没有人会想到它将成为中国古典音乐舞台的标志性事件。对于北京国际音乐节来说,余隆是创始人,也是艺术总监,是台前的指挥家,也是运筹帷幄的幕后英雄。20年来,他带领北京国际音乐节走向了日臻成熟的道路,填补了中国高水平古典音乐节的空白,推动中国古典音乐事业走上了国际化、专业化道路。

20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不仅邀请了无数顶级名团、知名艺术家,更系统性地向中国观众推介了马勒、瓦格纳、威尔第、理查·施特劳斯、肖斯塔科维奇等一批作曲大师。20年来,众多优秀的歌剧、交响乐、室内乐、声乐、器乐作品通过这个平台首次在中国亮相,不少作品在亚洲也是首次演出。仅在歌剧方面,就有包括《托斯卡》《纳布科》《璐璐》《夜宴》《狂人日记》《尼伯龙根的指环》《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鼻子》《玫瑰骑士》《麦克白》《塞魅丽》《白蛇传》《帕西法尔》《阿里阿德涅在拿索斯岛》《艾莱克特拉》等数十部作品首演。从大量引进世界经典到大量演出中国当代作曲家的新作,再到自己委约当代中外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创作,北京国际音乐节越来越受到世界瞩目。

在余隆的倡议下,北京国际音乐节20年来精心耕耘“中国概念”,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2002年,音乐节曾为叶小纲、陈其钢等中国优秀作曲家举办专场音乐会,此后更开国内歌剧风气之先,将郭文景歌剧《狂人日记》《夜宴》从欧洲请回国内舞台。2004年,巴黎管弦乐团演奏了中国作曲家盛宗亮的《月笛》,这是音乐节第一次邀请国际知名乐团演绎中国作品。2011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作曲家周龙创作的歌剧《白蛇传》荣获普利策音乐大奖,成为对音乐节“中国概念”的一次嘉奖和肯定。余隆说:“走向世界的中国声音不仅是一句说辞,更重要的是把有分量的中国作品带到世界的舞台上,让世界通过中国作品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人文理念。”

迄今为止,北京国际音乐节已经演出了中国作曲家创作的7部歌剧、40余部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其中一半以上都是中国首演,甚至世界首演。这无疑在用行动诠释“中国概念”。20年来,音乐节与当代中国最杰出的一批作曲家共同成长,相互扶持,推动中国作品在国际舞台上获得空前的影响力。

新人辈出,台前幕后注入新鲜血液

多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始终保持发掘新人新作的锐利目光,全力为青年艺术家搭建施展才华、与世界对话的舞台。张昊辰、杨洋、林大叶、黄屹、景焕等一批活跃在国内外乐坛的优秀青年才俊,持续通过北京国际音乐节释放才华。去年在第20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上,余隆曾与13岁少年钢琴家王雅伦同台;北京国际音乐节与萨尔茨堡复活节联合制作的歌剧《女武神》的亚洲首演中,出现了15名来自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的学生;90后小提琴家何子毓与柳鸣出现在“交响马拉松”上……去年开始,音乐节还特别设立了“青年音乐家奖”。

如今,北京国际音乐节对年轻才俊的挖掘从台前延伸到了幕后。新任艺术总监邹爽十分年轻,她从2012年起开始参与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艺术创作工作,在布里顿歌剧 《诺亚的洪水》中担任助理导演。2016年,邹爽担任音乐节助理节目总监,主导了在三里屯红馆上演的浸没式环境歌剧《唐·璜》,并以导演身份与著名歌唱家沈洋联手,将舒伯特的声乐套曲《冬之旅》改编成多媒体声乐剧场《逐》,同时在歌剧《仲夏夜之梦》中协助歌剧导演大师罗伯特·卡尔森工作。2017年,邹爽再次策划并主导了根据雅纳切克经典歌剧改编的浸没式歌剧《小狐狸》,以及独幕歌剧《人声》,用全新的理念引领中国歌剧演出。

北京国际音乐节新任艺术总监邹爽

今年10月,在邹爽的带领下,第21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将通过《霸王别姬》《赵氏孤儿》姊妹篇将对“中国概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升级,而新版原创歌剧《奥菲欧》《切肤之痛》,音乐剧场《消失人的日记》则会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体验。

余隆对新任艺术总监邹爽寄予厚望。他说:“回想起1998年创办音乐节时,我本人也是个只有34岁的年轻人,现在看到邹爽也在这个年龄成为音乐节的新任艺术总监,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感慨。才俊不分长幼,相信北京国际音乐节未来会有更大胆、新颖的探索和尝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