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与皇后宜修同为庶出的浣碧,为何却相差那么多

虽然雍正帝胤禛与太后乌雅氏都是庶出,然而,全剧中最主要被打上“庶出”标签的只有两人——皇后乌拉那拉氏宜修和浣碧。

虽然浣碧是庶出,但是且不论父亲的官位高低,与皇后宜修相比,浣碧的出身更加低贱。皇后虽然是庶出,但其母也好歹是个妾室。而浣碧的母亲是个罪臣之女,受甄远道雨露之情而有孕产子,名不正言不顺,说不好听点,浣碧就是私通所生。

剧中的宜修,即便内里再如何阴狠毒辣,但表面上都还是母仪天下的一种端庄大气之感,而浣碧,完全是个只知道穿红戴绿的丫头,甚至曾经妄图勾引雍正,结果被一顿讥讽。

甄嬛与浣碧同是姐妹,多少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两人都颇有心机,然而,甄嬛入宫开始,她的心机从不用来主动害人,都是防御或者反击。

然而浣碧,还是甄嬛的侍婢,便已经开始出现小人得志的嘴脸。

而她设计嫁入果郡王府,从一个宫女成为郡王侧福晋之后,主管王府事务的她,设计把采蘋送进皇宫、与孟静娴争宠、当初她出卖甄嬛,后来也依旧因果郡王爱慕甄嬛而心生怨恨。

甄嬛离宫,浣碧在其身边。有一回,果郡王想把浣碧许配给身边的阿晋,然而,浣碧当即就拒绝而生气。

浣碧的设计,嫁入王府,甄嬛也不愿意薄待了她,也算待她不薄。浣碧依旧抱怨“我怕王爷心中永远都只会有你。”浣碧说这样的话,实在是没一点自知之明,果郡王心中何曾有过她呢?

即便当初让浣碧选名字,浣碧依旧抱怨内务府选的名字“从玉不从女”,不像甄家的女儿。按理来说,私通所生的女儿地位极其低贱,浣碧却还妄想与甄家嫡出平起平坐。

出嫁之日,她仍旧不满足,对不能穿着正红色而耿耿于怀。也由此能看出,浣碧内心有多么的贪心不足,竟然还在觊觎允礼心中给甄嬛保留空缺的那个位置。

古代的嫡庶尊卑非常严重,对庶出而言,嫡母才是母亲,妾室无论再怎么得宠,也无法越过嫡妻。在中国古代虽然也有将妾室扶正的例子,然而少之又少而且程序颇多。而朝野中更鲜有耳闻,主要这会影响官员的风评。

相对于古代中国,韩国古代(朝鲜王朝为代表)嫡庶尊卑更加明显,朝鲜王朝施行“从母法”,贱民生的孩子只能是贱民,低阶层的男性不允许娶高阶级女性。侍妾所生的女儿也只能嫁人做侍妾。

清朝雍正帝胤禛,虽然是德妃乌雅氏所生,但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长大,另一方面,佟佳氏是康熙帝第三任皇后,地位上是胤禛的嫡母,因而称呼佟佳氏的兄弟隆科多做舅舅,也符合礼法。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