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铁路大院长大,却弃稳定工作进入娱乐圈,今凭《花千骨》走红

近日,由芒果台独立打造,最近大热的《我家那小子》这档综艺节目完美收官。这档综艺主要讲述独居男艺人的日常生活,通过妈妈观看儿子独居生活的视频,了解平时自己不知道的儿子的独居生活状态。通过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看明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见证他们挑战生活,创造生活;通过明星家长们在棚内的观点碰撞,看中国亲子关系的群像百态,引发亲情共鸣。在亲人好友的关爱下,那小子们不管经历怎样的人生百态,都能划破长空,展现自己的光芒,把握自己的生活。

让小编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徐海乔说的那句:“妈妈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因为这句话说得多么有深度,而是因为这句话经常被徐海乔挂在嘴边,可见妈妈跟家庭对于徐海乔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徐海乔原名徐垚,1983年4月17日出生于山东济南,徐海乔的父母乃至叔叔、姑姑等亲戚,都在铁路工作,所以,徐海乔从小就一直生活在铁路大院,长大后读书,也都是上铁小、铁中一类的学校。徐海乔也曾在采访中提及到,他的人生如无意外,就会像父母一样抱着铁路的金饭碗,平淡顺遂地过完一生。的确,徐海乔从18岁开始就被分配到济南火车站,干着机械的打包工作。铁路的工作虽然简单清闲,但也枯燥乏味,所以当时正值血气方刚的徐海乔并不甘心就这样过完这一生,于是20岁的徐海乔,毅然决然地辞去了铁路上的铁饭碗,跑去考了上海戏剧学院,从此踏上了演员的道路。

因为从未接触过艺考,徐海乔并不清楚艺考需要准备什么,在报名成功后,他才在学校的官网得知需要准备诗词歌赋,还有舞蹈。所以徐海乔临急抱佛脚,挑选了徐志摩最短的一首诗背下来,又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会《透过开满鲜花的月亮》,这才勉强通过考试。或许是因为从小生活环境简单,所以徐海乔一开始非常的羞涩内敛,完全放不开自己,所以练习时经常找不到搭档,但是他从不放弃,大学四年,从未落下过一堂课,终于获得了老师的肯定。

2007年,徐海乔毕业了,恰逢李少红导演筹拍新《红楼梦》,徐海乔便信心十足的跑去参加海选,并最终获得宝玉组全国第三名。但到了开拍时,却被安排出演柳湘莲一角,刚毕业的他,带着对未知的恐惧在剧组度过每一天,生怕自己做不好搞砸了。但是越恐惧,就越放不开,导致经常被导演骂。所以拍完《红楼梦》之后,徐海乔就考入了空军电视艺术中心,在这里,徐海乔演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角色,为的就是磨练自己的演技。五年后,当他以为自己的资历够丰富了,所以毅然从单位离职,再一次辞去了铁饭碗的工作。

但现实又给了徐海乔一记重锤,在离开单位后,徐海乔连续7个月都没有接到一部戏,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绝望的徐海乔曾想过从住处一跃而下,就这样结束自己的生命。后来徐海乔终于接到片约,可是在这期间,他虽然一直在工作,可以并没有砸出什么水花,始终没有能让观众记住他的作品流出,但是他的心态已经调整过来,认为只要自己认真付出了,作品能感动自己就好。

直到14年,他终于等来了《花千骨》,而他的演技也磨练的日渐成熟,在剧中出演孟玄朗一角渐渐被观众所熟知。在拍《热血长安》的时候,徐妈妈生了重病,可是徐海乔却不能回去看她。不过好在徐海乔最后得了两天假,赶回去见了妈妈,又匆忙赶回剧组拍戏。但是徐海乔从来不后悔自己选择了演员这条路,“梦想是一定要有的,就像是人的信仰一样,有了梦想的话,就努力去坚持它。

很多人说徐海乔喜欢动物,喜欢迪士尼公主,喜欢东京铁塔和飘雪,很少女心,但小编却认为,这些并不是因为少女心,而是因为他喜欢童话世界里的简单美好。从徐海乔身上,小编仿佛能看到另一个自己,同样在成人世界里跌跌撞撞,却又不愿意长大,但又不得不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努力工作着打拼,为梦想而奋斗,希望成为更好自己。

小编很喜欢徐海乔所描述的理想状态:“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通过这份工作让父母和自己都过得还不错,然后身边有一个不离不弃的爱的人,还有几个特别好的朋友”。既然世间最深刻的道理及最难以置信的狗血人生,都在书中被说尽了,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再无遗漏。那我们要做的,不过是简单开心地过好每一天。网友们,你们说对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