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吕其明:只要观众能记住音乐,不用在意有没有人记住作曲者

摘要:上海电影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音乐晚会举行。

11月28日晚,在《红旗颂》《国歌》等经典旋律中,演员于慧、王诗槐、何琳、刘风的配乐诗朗诵拉开了上海电影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音乐晚会的序幕。

晚会上,《啊,故乡》《满山红叶似彩霞》《妈妈留给我一首歌》《同心携手建乐园》《雪地摇篮》等一首首人们熟悉的电影主题曲渐次响起。伴随着音乐,舞台后方的大屏幕上,《庐山恋》《等到满山红叶时》《小街》《喜盈门》《天云山传奇》等经典影片的画面,带领观众“穿越”回过去的时光里。

这台晚会以乐为媒,致敬银幕鎏金岁月;以影为鉴,礼赞祖国伟大变革。晚会精选了近20首具有改革开放时代烙印的经典影片歌曲和电影音乐,内容涵盖故事片、译制片、动画片、戏曲片等多个电影艺术门类。

让观众惊喜的是,当晚,年近九旬的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也来到现场,坐在了观众席中。他曾先后为《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霓虹灯下的哨兵》《庐山恋》《城南旧事》《雷雨》《子夜》等数十部电影作曲。其中,为观众所熟悉的《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充满了浓郁的乡土味,流畅上口。

吕其明表示:“创作出一首好的电影音乐,作曲家往往要付出艰辛劳动。我们每次接到任务,就要和摄制组一起深入生活,才能获得创作灵感,并努力让作品唱得开传的下。电影音乐的作曲者,始终在银幕背后。观众会很熟悉某一支电影插曲,比如:一条大河波浪宽……但要是问他:作曲是谁?基本都答不出。当然,只要观众能记住音乐,何必在意有没有人记住作曲者?”

吕其明坦言:“我们一直默默付出,把最美的音乐送给观众。多年的音乐实践也告诉我:越植根于民众土壤的音乐,越有生命力。这也是这些老电影的歌曲还没有被人遗忘、还在传唱的原因。我们应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民族的作品,不忘初心,继续奋斗。”

吕其明用“上海电影的第一代人”来称呼自己。事实上,当晚音乐会上所涉及的影片也基本是上海出品或上海译制的电影。这些年,上海电影历经几代电影人传承创新、深耕积淀,在中国电影发展浪潮里弄潮辟航、在国际电影市场中向海而兴,以文艺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谱写了四十年激荡回响的精彩华章,也留下了一批经典隽永的电影音乐作品。

上海电影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音乐晚会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电影家协会承办,上海爱乐乐团、上海轻音乐团、东方卫视中心公益媒体中心等单位联合协办。吴海燕、尚长荣等沪上诸多电影、声乐、京剧等领域的艺术家们纷纷登台献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