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轻人让蒲松龄的《聊斋》有了摇滚的灵魂(附视频)

摘要:“既然要做原创,就要大胆创新,不能走太安全的老路。”

蒲松龄创作于清朝的《聊斋志异》,和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摇滚乐,能产生怎样的联系?2010年,因为一帮年轻人的奇思妙想和大胆尝试,新加坡实践剧场原创华语音乐剧《聊斋》诞生了。中国传统经典,搭配上狂傲不羁的摇滚曲风,擦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赢得了当地观众的好评。9年后,复排版《聊斋》首度走出新加坡,3月28日-31日将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连演6场。

蒲松龄其实很摇滚

《聊斋》剧照

编剧吴熙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古典文本的现代改编。《聊斋》吸引他的原因是,其中刻画了许多生动的妖狐魅、神仙鬼怪等非人形象的奇幻故事,充满了文学想象力。他熟读文本,并将原著重新解构排列,取《莲香》的框架、《水莽草》的游戏规则、《婴宁》的角色特征,又从《封三娘》《崂山道士》等百余个其他故事中吸取不同元素,糅合成一个全新的爱情故事,讲述了天真烂漫的狐妖婴宁、风流倜傥的书生桑晓、一往情深的水鬼封三娘和嫉恶如仇的道士成半仙在阴阳两界错综复杂的命运纠葛。剧情跌宕起伏,伏笔重重。

在当时,新加坡并没有太多原创华语音乐剧的先例,实践剧场既然要做,就想做点不一样的,于是找来了摇滚音乐人黄韵仁操刀《聊斋》的音乐。在那之前,醉心于西方文化的黄韵仁,对《聊斋》的故事一知半解。但他很快加入了团队,因为他觉得,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音乐的碰撞,不失为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其实,摇滚不仅有疯狂的一面,也有温柔的一面。有的朋友觉得摇滚很另类,但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黄韵仁和词作者小寒是老搭档,他们一个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一个是病毒学博士,但都半路出家走上了音乐的道路。他们曾为蔡健雅、张惠妹、孙燕姿、林俊杰、林忆莲、陈奕迅、蔡依林等多位流行歌手创作脍炙人口的歌曲。

在《聊斋》创作的过程中,词作者小寒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在东方的故事和西方的音乐之间,她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摇滚精神”。她说:“聊斋的故事,里面有许多人与鬼的爱情的描写,有许多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它所传达的讯息,在当时其实很‘摇滚’。”吴熙补充道:“蒲松龄这个人物其实也很摇滚,他本身在科举制度下屡试不第,比较边缘。他的字里行间,有许多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

新加坡音乐剧探索

聊斋作曲黄韵仁、作词小寒和编剧吴熙

《聊斋》是今年文化广场“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剧目之一,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推荐这部作品:“如果让我在心目中排名的话,《聊斋》是我心中最好的华语原创音乐剧之一。”正在筹备一部音乐剧的李宗盛不久前这样评价《聊斋》:“全世界的华人都有自己对于中华文化的见解,新加坡的二代华人将传统文化通过音乐剧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原创华语音乐剧的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新加坡,华语原创音乐剧起步较晚。2005年新加坡实验剧场的《老九》,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新加坡首部原创华语音乐剧。正因为前无古人,年轻的创作者们并没有给自己设限。“既然要做原创,就要大胆创新,不能走太安全的老路,要去开拓新的路。”黄韵仁说。吴熙则说:“那时候我们都比现在年轻,无知者无畏,所以有了《聊斋》这样天马行空的作品。”

这一次来到上海的,是《聊斋》2016年的复排版。复排版不仅对情感做了升华,歌曲和剧本之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此外,剧组还特别为本次上海之行又一次升级了舞美和服装造型。距离首演9年了,当年的演员们都成长了不少。扮演女主角婴宁的新加坡爵士歌手董姿彦,成为《中国新歌声》第二季周杰伦战队冠军,在中国渐渐有了人气。而当年扮演男主角“书生桑晓”的刘晋旭,这一次则要挑战“阎罗王”这个角色。

吴熙说:“音乐剧是非常综合的舞台呈现。剧本、音乐、舞美、表演都很重要。天时地利人和可遇而不可求,一旦合拍,剧场中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氛围和情绪,感染和打动观众。这是音乐剧的难点,也是音乐剧的魅力。”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