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编风波尚无结论,官媒就急不可耐下场为易烊千玺摇旗助威,可悲

考编风波尚无结论,官媒就急不可耐下场为易烊千玺摇旗助威,可悲

我对娱乐圈的事情毫无兴趣,易烊千玺是谁我也搞不清,一开始看到“易烊千玺”四个字,我还以为是传国玉玺之类的文物、古董。

只是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的《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一文,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文章中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看似无可辩驳的反问句把我给惊倒了,精彩,太精彩了!不仅让我了解了易烊千玺考编风波的大致情况,还一睹了杨主任的文字风采。

私下以为这是一篇“奇文”,就是鲁迅先生在世,估计也要甘拜下风,讽刺辛辣,辛辣讽刺,只是鲁迅先生讽刺的往往是那些残暴的当权者,而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讽刺的是只求过上更好日子的“小镇做题家”。

插个题外话,在文中,我每次提到该文作者杨时旸,都会把他的头衔放在前面,一方面显得尊重,另一方面也让大家知道中华大地上还有这么一家报社,一家国字号的报社,中国新闻周刊,知道它的含金量,所以我会说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而不是杨时旸。

“奇文”奇在何处?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一个观点,原文如下:

最初,人们还煞有介事地关心招录程序是否公平的问题,诸如成绩是否合格,笔试面试过程等等,但到后来,发现一切合规之后,最终的落点还是变成了质问凭什么明星可以“赢家通吃”?


“一切合规”,也就是说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知道易烊千玺考编的整个过程是没有瑕疵的,否则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是不会随便下定论的。所以在这篇“奇文”中,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义正严词地批评起大众对招录程序的关心和质疑。

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你怎么知道公众关注招录程序的公平性的行为是“煞有介事”?你经过调查了吗?你经过了怎样的调查?

你知道成语“煞有介事”的意思吗?

人家招聘方国家话剧院都没有站出来正式回应,你一个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急什么?怎么就言之凿凿地判断大众的质疑是“煞有介事”呢?

你是闭着眼睛讲的,还是手里有确凿的证据?如果有确凿证据请拿出来。

招聘方中国国家话剧院只是说到时候“统一回复”。该文作者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的结论是不是下早了?

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一文站在一定的制高点,对于社会的某些怀疑义正言辞地进行说教,甚至有挖苦讽刺的嫌疑。

这不是一个国家级媒体应有的风范!

这不是一个国家级媒体应有的水准!

这不是一个国家级媒体应有的做派!

我不明白的问题是,这篇文章是代表杨时旸个人的观点呢?还是代表中国新闻周刊报社的立场?

中国新闻周刊是正儿八经的官媒,是人民的喉舌,这篇文章是不是在为党委政府发声?不知道。

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的《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能够发表出来,应该是经过层层审核的,不会写好了就发表,应该要经过审核把关,这不是儿戏,而是有一整套流程。

中国新闻周刊,你是官媒啊,你要严谨一点,现在招聘方国家话剧院都没有出面实质性地回应这件事,你着什么急?

你着急也可以,但是你要拿出事实来啊?你经过了什么样的调查?你的调查是谁授权的?你的调查结论是由哪一个部门认可的?如果没有的话,你就武断地判断大众的质疑是“煞有介事”?

搞新闻的要以事实为依据啊,中国新闻周刊刊登这样水平的文章实在让人想不通。中国新闻周刊,这样的大刊物,应该是客观的理性的,而不是偏激的非理性的。

《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这篇文章是怎么发表出来的?中国新闻周刊真的应该好好反思反省。

也许你说,这篇文章代表了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中国新闻周刊的观点和立场。但是很多老百姓不这样认为啊,因为中国新闻周刊是官方媒体,不是民间的非法出版物,讲究的是严肃、认真、权威。而且作者也是报社的干部。

很多人就认为这篇文章是官方媒体在为易烊千玺呐喊助威,为易烊千玺说好话。

摇旗呐喊也好,说好话也罢,这都没有什么,关键是你不能说老百姓的质疑是“煞有介事”。你说老百姓的质疑是“煞有介事”也没关系,你要拿出证据来。

你如果没有证据,你就是在“煞有介事”地发表某些观点。

你如果有证据,你不拿出来,舆论在发酵,从客观效果上来说,你不是在人为地制造社会矛盾吗?

《易烊千玺凭什么不能考编?又为什么要考编?》一文观点偏激、论证无力,怎么就堂而皇之地发布在中国新闻周刊上了?

现在激起众怒了!为什么犯了众怒?因为这篇文章不理性。

对于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我实在不敢苟同的。读完后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还是一只嗡嗡乱叫的活苍蝇。

我们有质疑易烊千玺报考资格的权利,我们同样有质疑杨时旸那篇文章的权利。

我觉得我们的质疑行为不是国民劣根性的表现,而是希望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公平,越来越公正。

在招聘方国家话剧院答复出来之前,我们都有质疑的权利,我们不会因为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的一篇“奇文”而停止对考编风波的质疑。

真理越辩越明,真金不怕火炼。

国家话剧院招聘的不是给私人看家护院的家丁,而是国家公职人员,是“吃皇粮”的,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是题中应有之义。

这样的一个正常事件,怎么在中国新闻周刊文化部主任杨时旸文章里就显得有点反常了呢?甚至要进行所谓的道德批评呢?

再说了,整个过程最终有没有问题,要靠国家话剧院来给回复,不是你中国新闻周刊。

就算易烊千玺在这次招录中没有任何瑕疵,难道公众的质疑就是不合时宜的吗?就没有这个权利吗?如果没有的话,是谁剥夺了?

至少中国新闻周刊没有剥夺大众话语权和社会监督权的权利,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更不会有。

我们希望整个招录过程是阳光的,但这并不排斥社会的监督。没有问题,要监督。有问题,更要监督。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简单的吗?

因为这涉及到公平,《让子弹飞》里张麻子的名言:我来鹅城就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社会监督,并不代表易烊千玺考编就有问题,不管有没有问题,都要自觉地接受社会监督,怎么就是“煞有介事”呢?

如果没有问题就不怕社会监督,这点自信要有。官媒《中国新闻周刊》这么早下场,我有点不能理解。网友们提出质疑,这个行为应该值得肯定,而不是受到挖苦和讽刺。

国家话剧院没有说:你们这些质疑都是“煞有介事”!

国家话剧院严谨认真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不是张嘴就来,要进行调查,然后统一答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接下来就等国家话剧院的正式回复好了,而不是听信某报社发表的一个过早的观点。

质疑并不代表就一定有问题,但是质疑本身就是一个权利,要是不给大家质疑,国家话剧院还搞什么《拟聘用人员公示》?还搞什么7天公示期?直接上班去好了。

观点不是结论。我们要相信权威人士代表权威部门发布的权威结论,那才有真正的说服力。其他只是浮云而已。

国家话剧院对待考编风波这个舆情,从目前来看应对是不错的,有板有眼,有规有矩。

中国新闻周刊对待这个事情,似乎有点急,有点急不可耐,国家话剧院还没说话,中国新闻周刊就抢先发言了,发了一篇文章来回应舆论。想想挺搞笑的,这界跨得有点大。跨界没关系,关键是观点要站得住脚。

中国新闻周刊,千万不能把实事求是给丢了!

不管是顶流明星,还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都可以进入国家选材的范围,都可以光明正大地展开竞争,但必须在同一赛道。

中国新闻周刊,请记住你的定位,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抢着说,而要想着说,要客观公正理性,因为你的名字前面有两个大字:中国。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