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最近重新观看了电影《百鸟朝凤》。这部2016年上映的优秀影片,是著名导演吴天明的绝响,也是他的呕心之作。

电影讲的是焦三爷和游天鸣师徒两代艺人对传统技艺唢呐坚守、传承的故事,也可以说是唢呐的微型兴衰史。不管是内涵深度,还是人物塑造,此片都堪称上乘之作。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由老戏骨陶泽如饰演的焦三爷把古代艺人身上的那股“倔劲”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徒弟要求的“严苛”和“冷酷”,他醉酒之后猛吹唢呐的癫狂,他对《百鸟朝凤》只能吹给德高望重者这一原则的倔强坚持,他选择接班人采用的常人难以理解的标准,他对唢呐日渐走向衰落的痛心疾首……每一个细节都书写着一位传统文化坚守者的动人风采,诠释着一位人生梦想坚守者的精神高度。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从焦三爷说过的这些金句中,可以清楚窥见他的内心世界和人性光辉。

“黄河岸上,不能没有唢呐。”这是振聋发聩的生命呐喊。黄河,说的不就是大中华嘛。就是说,这文化,这精神,中国不能丢。

“只有把唢呐吹到骨头缝里的人,才能拼着命把唢呐传承下去。”吹到骨头缝里,要用心、用生命才能做到。这恰是今天最稀缺的一种精神。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吹给别人,是谄媚之声;吹给自己,才是生命之音。君不见当下很多“唢呐”恰恰是“吹”给别人听的。

“德高望重者才配得上《百鸟朝凤》。”他坚持不给那个跋扈的金村村长吹《百鸟朝凤》,是因为德;他分文不取,拖着病体吹出血来给火村村长吹《百鸟朝凤》,是因为德;他舍弃天赋更高的蓝玉而选择生性淳厚、更有定性的天鸣做接班人,也是因为德。德,是焦三爷一生的关键词,也是传统价值观的灵魂所在。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我反复琢磨影片给焦三爷起的这个名字,“焦三”,应该就是再三焦心之意,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成天焦心啊;也许还包含“教三”之意,他为教徒弟吹好唢呐费尽心思,教导再三,终于培养出了第二代唢呐王游天鸣。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但是焦三爷教的仅仅是唢呐吗?他坚守的仅仅是文化吗?他教的是艺,更是德;他传的是文化,更是精神。所以,《百鸟朝凤》是一部文化和人生的大戏,关乎传统,更关乎梦想,关乎信念,关乎真情,蕴含深刻的生命隐喻。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而焦三爷的接班人游天鸣的名字具有更丰富的象征意味。“游天鸣”三个字的基本含义应该是巡天鸣响的唢呐声——这不仅是说唢呐的声音响亮,更是说唢呐这一文化精粹笑傲于中华文化的天空。其次,这三个字还包含“又天明”的期盼,期待以唢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能在今天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中重振雄风,走出式微的暗夜,再一次大放光明。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我甚至觉得这三个字还是“由天命”的谐音,影片后半部分透着袭人的悲凉,传统文化的太阳不可挽回地沉沦,但影片没有给出疗救的良方,显示出编导者的无奈。也许面对时代大潮的冲击,他们也束手无策。对于传统文化,一方面要坚守其精粹,另一方面又要寻求在当下环境中适合生存的土壤,否则可能坚守可能变成死守。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但是问题在于,人们往往不知道如何革新求变,无法调和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的深刻矛盾。透过影片,我仿佛能听到编导们发出的“听天由命”的哀鸣。焦三爷带病给火村村长吹的那只《百鸟朝凤》极像是吹给唢呐的安魂曲。影片结尾,“焦三爷”在游天鸣的一曲高亢的《百鸟朝凤》中飘然归去,有自慰,有企盼,也有凄凉的厚味。可以说,《百鸟朝凤》是一曲文化的挽歌。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当我们把游天鸣这个名字别解为“又天明”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又是吴天明”呢。也就是说《百鸟朝凤》其实是导演吴天明的精神自传。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导演吴天明

电影开头,游天鸣的父亲为了让焦三爷收儿子做徒弟、学唢呐,虚报了游天鸣的年龄。据说这正是吴天明当年虚报年龄报考电影学院的桥段。还有,游天鸣学艺时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委屈,尤其是他冒着大雨在河边练习吸水的情节,看后令人动容,但是吃苦、坚持和忍耐最终让他“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这正是吴天明本人在电影界打拼几十年的坎坷经历的生动再现,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人生感悟。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吴天明在拍摄现场

实际上,吴天明的经历和思想与焦三爷有更多相通之处,可以说吴天明就是电影界的“焦三爷”。二人一个坚守唢呐,一个坚守电影,坚守的都是文化之梦,还有共同的道德价值观,共同的精神和信念。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天明被称为“中国电影界的真正巨人”,绝对是配得上享用《百鸟朝凤》这支曲子的德高望重者。他为电影事业呕心沥血,培养和提携了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田壮壮等一批日后红透影坛的后进,可谓居功至伟。

《百鸟朝凤》:文化的挽歌与生命的隐喻

再仔细一想,《百鸟朝凤》又岂止是吴天明一个人的精神自传,它难道不是普天下每一个梦想坚守者的精神传记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