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年《小八戒》完整版,孙悟空来高老庄做客,小八戒捡了一个钱包

《西游记》后传一直是儿童题材动画片根植的沃土,83版剪纸片《小八戒》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猪八戒取经归来,功成名就回到高老庄过起了归隐的生活。肯定是与高小姐重续旧情,不然哪里来的小八戒。

看动画片就得有儿童思维,不要考虑猪八戒能不能结婚,孩子们要的是这个小八戒是猪八戒正宗的传人,犯不犯戒孩子们是不考虑的。

这天,孙悟空带信来说要到高老庄做客,可把猪八戒高兴坏了,看来猪八戒的高老庄很少有人到访啊。

猪八戒让小八戒去打一壶酒,还在做作业的小八戒撅着嘴去了,小八戒路上拾到一个储钱罐,兴冲冲地回到家交给爷爷猪八戒,考验猪八戒的时候到了,他会怎么做呢?

孙悟空驾云来到高老庄,看见一个小女孩蹲在地上哭,孙悟空问小女孩怎么回事?小女孩子说她的储钱罐丢了。

这时编剧换作你,你会怎么往下编?

编剧果然有才,他使出了孙悟空常使的一招:唤出土地。

土地公公常年在台下,地上发生的一切他都在下面看着呢。

土地告诉悟空储钱罐被小八戒捡走了。孙悟空赶到八戒家,正遇到八戒准备“咪下”这罐钱,孙悟空急中生智,忽唤后院火起,骗出八戒和小八戒,偷出储钱罐,又变了一个假储钱罐。

于是好戏开始了……

《小八戒》是八十年代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早期的国产动画片那叫一个精致。人物造型美,音乐诙谐,背景画作有国画气息。

影片主题明确,号召大家应该拾金不昧,那个年代有个口号,“五讲四美三热爱”,是一部当时的主旋律题材作品,但作品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虚构了一个大家都喜闻乐见的小故事,让孩子们在故事中知道了,捡到了钱物,大家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很多人误以为“拾金不昧”是个现代词汇,其实不然,拾金不昧一词最早出在清小说《歧路灯》中,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歧路是岔路的意思,有成语叫“歧路亡羊”。

古往今来,拾金不昧的故事很多,明《金陵琐事》有过一个记载。

首先说明《金陵琐事》不是山野笔记,作者周晖博古洽闻,多识往事,驰誉乡里。《金陵琐事》历来备受学者重视,常被人作正史补缺。

《金陵琐事》中记载了一个叫何岳的秀才,夜里走路时拾到了200两白银。

何岳不敢和家里人说,怕家里人劝他昧下这笔钱。

第二天一早何岳带着银子来到昨晚捡钱的地方,远远地看到一个人正在寻找什么。何岳上前问讯,来人说的银子数量和标记都与他捡到的分毫不差,就把钱还给了来人。

对方万分感激,要取出一部分作酬劳,何岳谢绝了,说我200两我都不动心,怎么会在意你的谢仪呢?

何岳很穷困,在一个做官的人家作教书先生。做官的这人有事去京城,知道何岳品行高尚,将一个装有数百两黄金的箱子交给何岳代为保管,说等我回乡时再到你这取。

官吏一去就是好多年,没有一丝信息。

一日,何岳听说官吏的侄子回来了,可根本没找他提箱子的事。何岳找上门,托官吏的侄子将箱子带回京城交给官吏。

周晖评价说,何岳只是一个穷秀才,拾到别人的金钱想着千方百计还给主人,短时间内一些人可以做到不动心,但寄存的财务很多年了,天天看着还不动心,这一点超过了很多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