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除了向现实妥协,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狗十三,狗十三。重组家庭真的有好有坏,但是真的要注重小孩的心理发展,重男轻女啊。最后女孩也算是释然,弟弟也按照大人的意愿做着不喜欢的事,挺压抑的。

狗十三真的是因为名字而错过的好电影之一,名字取得简单粗暴 不看完电影你大概都不知道电影名字为什么叫狗十三,这部电影真的太真实了,没有任何其他青春电影的怀孕,打胎的狗血梗,整部电影也很朴实,没有添加什么戏剧性,也没有所谓的问题青年,但是你看完之后却能真实的感受到那种青春成长的疼痛,这个成长才是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普遍性,这样的成长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看过银河补习班的父亲,再看狗十三。怎么说呢,银河那种教育是向往,狗十三是现实。可是除了向现实妥协,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属于我们的青春之伤永远弥补不回来,能做的只能不让自己下一代再重蹈覆辙。

泪目。关于青春 关于教育 关于成长 没有堕胎 车祸 打架 只有这代人真实的成长轨迹 是一部很优质的影片 被张雪迎的演技戳到 妹妹太厉害了

其实爷爷奶奶和爸爸还是疼爱李玩的,而中国家庭的父母有多少懂得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像李玩爸爸那样,不知道怎么办就拿钱哄孩子。 《狗十三》这个影名令我想到了《狗脸的岁月》 十三岁的年纪,似懂非懂,与狗相伴,不经意间就长大。 李玩真的是一个好孩子,成绩好,懂得隐忍 妥协 理智而又聪慧!

《狗十三》值得推荐!这部电影,花了导演五年的时间,才拍出的青春疼痛片!两只被命名为"爱因斯坦"先后来到家中的狗,一个十三岁的从小跟着爷奶长大的单亲家庭初三女生。成长故事就在她与它们之间慢慢展开。

《狗十三》:庆幸的是,我的童年爸妈做生意都挺忙的,没有时间来管我。但是小的时候也是挨了不少打,性格本来就是有点内向,可他们总是让我外向,说外向好,我也很无语,他们只认为他们所说的都是对的,这也是无数个家庭固有的观念。还好,我这个人吧,想的开,往好了想,看好的地方,现在还算活的开心。

狗十三不就是我们的成长历程嘛 在父母眼里只有听话的才是好孩子 你所真爱的你所认为唯一的东西 在父母眼中都不值得一提 甚至是可以轻而易举可以被代替的 李玩真爱的爱因斯坦在长辈眼里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狗 是任何狗可以替代的 成长真的是一晚上甚至一瞬间的事情 在酒席上李玩吃下狗肉也意味着她的成长 她的顺从

虽然很贴近现实中国家庭 但是真的太用力了 不仅配乐很诡异 每个演员的表演都用劲过猛了 这是我第一次看张雪迎的电影 这么沉重的电影我竟然看出几丝偶像剧气息 好奇怪 她每次跑步我认为配乐使用浮夸都不为过 而且电影主题是反虐待动物和食用狗肉?

到现在才看《狗十三》:青春期好像就是这个样子。 最触动自己的却是结尾:在车里痛哭的爸爸(中年),再遇爱因斯坦的李玩(青春期),学滑冰的昭昭(幼儿期),无关于年龄,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经历着伤痛。 最后,李玩的表情像是一种带着无奈的默认。

太真实了,就连每一句台词都是那么接地气的真实。每一场成长都是一次少年少女的驯化。从对待狗狗的态度,对待喝不喝酒的态度,对待长辈犯错的态度,对待家长控制孩子学习的态度,最后的女主的确在大人眼里变乖了,变听话了,变懂事了。但于她自己,是承受与容忍了莫大的痛苦的。而下一个狗十三,是她同父异母的弟弟。

《狗十三》有一个点我特别同意:活着就是用妥协维持体面,谁要是想戳破就是跟大家过不去。 故事看得出来很用心,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只是还原了真实生活的一部分吧。至少于我而言,90后真实的童年比电影精彩。

狗十三完整版剧情介绍

十二岁的李玩(张雪迎 饰)很早就失去了母亲,长大后,父亲再婚,没过多久,李玩就有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一连串的变故导致正处于青春期的李玩变得古怪而沉默,为了安抚和疏导女儿内心里的郁闷,父亲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希望它能够代替自己陪伴女儿。李玩和小狗之间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给小狗取名“爱因斯坦”。
  不幸的是,一次意外中,爱因斯坦走丢了,巨大的打击之下,李玩用自己的任性将整个家搅得鸡犬不宁。之后,父亲又送了李玩一只小狗来代替爱因斯坦,但是李玩知道,一切都改变了,自己再也不能回到过去,妥协,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提名)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