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再就业男团”邂逅“公益梦”


在音乐中巡声万物

公益步履永不停歇

“再就业男团”在小红花公益音乐会之《不期而遇的歌·巡声》公益音乐会的合体,是由“艺人统筹”陆虎召集的。

对于公益,陆虎之前了解的并不深,更多是在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文章上。只要看到有免费午餐、孤寡老人、山区孩子的项目,他都会直接支持。

而这一次,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用音乐呼吁更多人做公益的理念,却深深地吸引了他。

陈楚生和张远都曾经有过线下做公益的经历。陈楚生曾经和朋友去到西藏,给山区的孩子送鞋和羽绒服。那是陈楚生第一次来到藏区,彼时已经是10月的初冬,但他发现藏区的孩子们都还穿着凉鞋,这让陈楚生心里一直酸酸的。

张远一直记得妈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前去看望留守儿童,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的时候,有一位单耳失聪的小女孩一直紧紧地抱着他,这让他心里生出了一种自己很被需要的感觉。那一刻,他也觉得自己被小女孩治愈了,而公益,正是一种互相治愈的过程。

于是,“再就业男团”的兄弟们一拍即合,站在了小红花公益音乐会之《不期而遇的歌·巡声》公益音乐会的舞台上。而这,也是“再就业男团”在公益舞台上的首秀。“最近确实有了不少工作,而且能站在公益的舞台上,就证明影响力已经有很大提升了。”苏醒和张远说。

2022年9月2日,在99公益日之际,腾讯公益携手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联手打造出音乐公益特别企划——小红花公益音乐会之不期而遇的歌·巡声公益音乐会。作为小红花公益筑梦官,“再就业男团”陈楚生、苏醒、张远、陆虎音乐则用音乐的方式,为环保公益事业而歌,传递自然之美。

不同于普通的音乐会,这一次,“再就业男团”是带着故事和温暖来的。

张远的故事,则是来自于内蒙古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的“一亿棵梭梭”。

梭梭树又被称为“沙漠卫士”,因生长在沙丘、盐碱土荒漠、河边沙地等,根系发达,主根弯曲下伸,有着防风固沙的作用。

2014年,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启动了“一亿棵梭梭”项目,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在阿拉善关键生态区种植一亿棵梭梭树为代表的沙生植物,恢复13.33万公顷荒漠植被,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遏制荒漠化蔓延趋势,并借助梭梭的衍生经济价值提升牧民的生活水平。目前,项目进度已经完成了80%左右。

“一亿棵梭梭”项目负责人,公益人朱德军从小生活在阿拉善,沙尘暴已经成了当地人的家常便饭。十年前的一次沙尘暴,让整座城市在一个小时内变成黑夜,全城停电,很多生活设施也毁于一旦。那时,朱德军才真正意识到,治理沙尘暴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朱德军过上了终日与梭梭树为伴的生活。每次郁闷的时候,他都会去看看梭梭林,和牧民聊聊天。他手机里梭梭树的照片,甚至比家人的还多。

正是许多像朱德军这样把自己奉献给土地的人,才让更多的荒漠逐渐变成绿洲。张远也曾经在新闻中了解到,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对荒漠的绿化非常有帮助,听到“一亿棵梭梭”计划已经执行了80%后,他也感受到了十足的振奋。

于是,他把自己的两首歌《沙漏》《仰望星云》,送给了梭梭林和所有环保志愿者们,希望未来有一天,更多的人都能抬头仰望清澈的星空。

陆虎的故事名称,叫作“小勺子”。这个被苏醒调侃“过于接地气”的名字,背后却有一个并不那么“接地气”的故事。

“小勺子”,指的是“鸟中大熊猫”勺嘴鹬,因嘴部像个“小勺子”而得此昵称。而勺嘴鹬也是一只兢兢业业的“干饭鸟”,即使是走路,也会一直低着头,不断把勺状的嘴伸入水中或泥中来回扫动,获取食物。即使它回头,也不会把嘴拔出来,生怕会错过什么食物。

这也是陆虎第一次接触勺嘴鹬这个物种。看照片的时候,他一直以为“小勺子”大大的,结果亲眼一看才发现,它其实是一只和圆珠笔差不多大的小鸟。

然而,“小勺子”目前在全球只剩下不到600只,属于极危候鸟。由于是散户物种,小勺子的生存环境要求也比较苛刻。但同时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伞护种,如果能有一片适合小勺子的生存环境,那么很多濒危物种也能在这片环境中生存。

公益人李东明,是“小勺子”的头号粉丝,记录勺嘴鹬的生活长达13年。勺嘴鹬是一种迁徙鸟类,每年三月到十月,“小勺子”都会光顾江苏的条子泥。而为了拍到小勺子的照片,李东明经常带着比40斤还重的设备,赶在日出前达到条子泥的滩涂,一拍就是一天。

为了让兄弟们更好地感受李东明老师的辛苦,陆虎还准备了一个“温度物件”——40斤的沙袋。抱着40斤的沙袋做100个深蹲,才能感受到李东明“追星小勺子”的不易。

听完李东明和“小勺子”的故事,陆虎则用他经典的两首歌《雪落下的声音》《我无畏奔向你》,为“小勺子”们送上最温暖的祝福,希望它们能有“一生好光景”。

陈楚生在海南岛长大,从小和大海生活在一起。出道后,他曾参加过一档综艺,在渔船上住了半个月。半个月下来,他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沿海近陆地区的鱼已经非常少了,海上也可以看到一些垃圾的漂浮。而迄今为止,这些现象还没有被很好地缓解,每次听到海洋垃圾污染海洋,海洋生物被滥杀的案例,他都会心头一颤。

听到生长在海边的红树林可以防风消浪,净化空气和海水,降低海啸等自然灾害,并为成为维持海岸生态平衡的基地时,陈楚生十分欣慰。他在音乐会的舞台上首次演绎了自己的新歌《我们》,送给这些生活在身边的“我们”——“经历风雨,浮游一生,遇见彼此,故事才开始。”

苏醒带来的故事,则与大家都很熟悉的东北虎有关。

在吉林省黄泥河保护区,有一只“黄金单身汉——虎娃”,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肚子上缺了一块花纹,就像被消除笔擦掉了一般。

然而,它却是中国最孤独的一只野生东北虎。一只野生虎的实际年龄在12-18岁,9岁的它相当于人类的40岁。它两岁来到黄泥河保护区,是这里唯一的一只东北虎,即使跑遍整个自然保护区,也一直没有寻觅到自己的爱情。

为了记录“虎娃”的寻爱之旅,巡护员万忠武和伙伴们经常要爬到很危险的地方安装红外相机,还要趟着到膝盖到腰的雪去巡护,每天都要巡护五到十公里。

在巡护员的努力下,乱砍滥伐和偷猎盗猎的现象少了许多,黄泥河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虎娃”的生活也越过越好,成了真正的“黄金贵族”。

通过这次公益之旅,苏醒了解了很多东北虎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东北虎可以调整栖息地动植物的生态平衡,保护更多的绿地和生态环境。“保护一种动物,其实是保护很多种动物。”苏醒说。

于是,他为东北虎以及所有巡护员们送上了自己的两首歌——《老狗》《DREAM》,希望地球上所有的生灵都可以和睦共处,“和动物做朋友”,也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在四个故事中,令“再就业男团”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每一位公益人不计利益地、自愿十年如一日地做公益,尤其是追东北虎这样有风险的事情。公益人的奉献感与使命感,足以让他们感动。“现在这个时代当中有这样的人存在,我觉得已经非常了不起了。”陆虎说。

通过公益故事和温度物件,“再就业男团”们生动地阐述了梭梭树、勺嘴鹬、红树林、东北虎的重要性。而音乐,则成了公益最好的载体,为人们带来了心灵和听觉上的双重疗愈。

日常生活中,“再就业男团”也是一个习惯“光盘”,并且会随手带走垃圾的团体。即使是在荒岛录节目的时候,大家都会很默契的把火熄灭,把锅碗瓢盆和面收走。

而经历了这次小红花公益音乐会之不期而遇的歌·巡声公益音乐会,他们则对公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陆虎意识到,公益就是榜样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榜样,才能带动更多的人去关注小的事情。“听到海洋垃圾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垃圾分类有多么重要,我们要从源头上解决更多的问题,把公益当成日常,才是我们要做的,这个日常指的就是作好每一件小事,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而音乐(le)“担当”陈楚生,则感受到了音乐与公益结合爆发出的强大的治愈感。“音乐可以疗愈人心,这是一种对人很大的帮助和抚慰,所以这个世界不能没有音乐。”

通过公益音乐企划,呈现出音乐治愈的力量,也是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一直致力于做的事情。

2018年6月开始,腾讯音乐便开始启动“腾讯音乐公益”计划,挖掘音乐内在的治愈力量。

2022年5月,在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来临之际,腾讯音乐娱乐“寻声蔚蓝 向海而生”世界海洋日音乐公益特别企划也再次联合国内顶级艺术家,推出2022共愈新生线上公益音乐会,并发布世界海洋日公益歌单,呼吁公众保护海洋,保护地球之家。

同年六一儿童节,“小红花公益音乐会”IP推出了“你好小朋友”公益音乐会,为孤独症儿童唱一首歌;而《不期而遇的歌·巡声》,则是这一IP的在环保领域的再度尝试,希望通过音乐的方式,唤起更多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

这种“音乐+公益”的合作模式,不但让公益以音乐的方式更好地唤起国民情感共鸣,彰显出品牌温度和社会担当,还让音乐有了形状、温度和颜色,发挥出音乐更广泛的社会价值,完成了一次听觉和心灵上的治愈。

在这次音乐公益之旅中,“再就业男团”同样得到了治愈。未来如果有机会,他们希望可以继续以音乐的方式做公益。如果还是以团体形式,那么苏醒会负责拍摄,力气大的张远负责追东北虎,陆虎种树,陈楚生唱歌。

对于“再就业男团”下一步的计划,几位哥哥现实而又清醒。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他们很懂得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像本来已经打算去演音乐剧的张远,一不小心录了《欢迎来到蘑菇屋》,结果现在还没有演上音乐剧。

陆虎首先想到的是“吃饭”。张远说自己的计划是“脱单”,马上便遭来苏醒的“嘲讽”:“可能东北虎脱单了你都没有”。

谈笑声中,音乐会落下帷幕。而“再就业男团”的公益之路,才刚刚开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