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门艺术!仅凭这段对话,就足以证明《人世间》的经典

这段对话堪称“语言艺术”的代表作,更是《人世间》能够风靡全国的原因表现。这段对话很简单,就是丈母娘为女婿要官,但台词的严谨,语气的拿捏,再加上宋春丽老师毫无表演痕迹的发挥,生生让这段俗套的对话变成了艺术。

可这段对话到底高明在哪里,语言艺术又将如何体现,为何对话中的语气也能发挥关键作用?

来,见识一下什么叫“经典”:

部长上午有个会,派我和龙处长过来看望您

替我谢谢你们部长

金主任,这十一打算去哪里转转啊

不去了,哪儿也去不了,明天呀,他们要到秉义家里去,秉义他们家呀好多年也没团聚了,他爸爸在大三线工作,重庆那边,现在退休了,正好赶上国庆节,大家也都能放假,这不是就都凑到一起来拍一个全家福

那,那家里就剩您一个人了

晚上他们就都回来了,我这闺女啊,人家呢说是女儿结婚了就都出去住了,可我们这个呢不光没出去住,还把秉义给拽回来了

代表组织慰问老领导,该有的寒暄当然要有,但对话的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在于悄然引导对话的发展方向。金主任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趁机替自己的女婿周秉义说话,希望或者要求组织能够调整周秉义的工作。

所以,从自己不出门到他们晚上回来,再从女儿出嫁仍住在家里,金主任自然而然就将话题引到了女婿的身上。

话题人物出现,自然要围绕话题人物展开接下来的对话,自己的目的才能慢慢实现:

要说呀,我们老郝生前对秉义呀那是非常地满意呀,我也一样,把他当个儿子

注意我们看待周秉义的态度,不是“满意”那么简单,是“非常满意”,甚至超越了“女婿”,当成了“儿子”。

有了这句话,对方还会对周秉义有负面评价吗?

但凡说错一句,都是推翻老领导的观点,都是不尊重老领导老前辈的无礼表现。

你是来看我,还是来气我?请小心组织你的语言,最好顺着我的话说。

有了这个铺垫,金主任开始直奔主题,请注意金主任用来转换话题的语气:

哎,你们二位是组织部的,又分管干部,我女婿周秉义怎么样啊,表现得,实话实说

请注意这个语气词——“哎”,作用非常关键:

既能顺利引出新的话题,又能装作突然想起,掩盖自己的早有预谋。

其实,是不是早有预谋,双方心里都很清楚,但有了这个语气词转折就能让大家都很舒服,更容易接受,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就是“会说话”的重要意义。

前面,有了老领导和金主任对周秉义“非常满意”的态度,对方也就只能顺着说:

实事求是讲啊,周秉义同志是个好干部,爱学习,肯吃苦,能力强,对个人要求严格,作风正派,特别是啊,他善于团结同志,不管是什么人,就是当年把他顶下去当处长那个人,现在是他下级,对他是心服口服

是这样,要真是这样的话,那组织上有没有考虑周秉义同志工作调整啊

金主任早就料到会是这样,也就只有这样,金主任才能顺势给出要求。

既然你们都认为周秉义同志非常优秀,那么调整周秉义同志的工作才会合情合理,你们还能怎么拒绝?

高手对决,一般没有废话,你觉得对方在绕,其实人家是在铺垫,而且是紧紧围绕着自己的最终目的而铺垫,等你发现已经晚了,因为你已经被对方困住了手脚,只能被迫顺着说。

金主任有了要求,龙处长先给出了回应:

金主任,周副主任刚调任的副厅,今年才四十岁,是省里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了

四十岁,不年轻了

面对这种要求,拒绝肯定要拒绝,谁都不想给自己多惹麻烦,更何况他们说了也不算,如果满口答应只会让自己变动,甚至会得罪眼前这位能量巨大的金主任。

只是,拒绝是一门艺术,暧昧等于默许,强硬又会得罪,说了等于没说,答应等于没答应才是拒绝的最高境界。

很明显,龙处长在语言艺术方面稍有欠缺,官场智慧仍需恶补,这种明晃晃的拒绝相当于直接打了金主任的脸:年仅四十,刚刚调任副厅,还想调整,过分了吧,倚老卖老了吧!

所以,龙处长也就只能得到金主任更为直接,甚至略带不耐烦的反驳。

如何拒绝,还得学学副部的操作:

金主任,您的意见,我肯定带回去跟领导汇报,像秉义同志这个级别的干部任免调动,得上省委会上讨论,您还有什么具体想法吗

您的意见,我肯定汇报给领导。

啥意思?

我说了不算啊,只能汇报给领导,但我没拒绝您吧,尊重您了吧!

可就算汇报给领导,领导说了也不算,像周秉义这个级别需要上会讨论,还是没拒绝您吧,这是实情啊!

再注意最后一句“您还有什么具体想法吗”,这句话就相当于“您看我这样回答,您满意吗”,但直截了当地问,显得对方是在咄咄逼人,甚至有着倚老卖老的感觉,换种表发方式既能让对方容易接受,又能将话语权交还给对方。

句句都在拒绝,但只字不提拒绝,还保留了对方继续提要求的权力,尊重满满,诚意满满,这才是拒绝的正确打开方式。

只是,眼前两位“年轻人”怎会是金主任的对手,你拿部长压我,拿“上会”压我,看我拿什么压你吧:

现在中央啊,特别重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知识化,从中央到地方,你看组织部门有声有色地工作,咱们省也一样,作为一个老党员,真为我们党高兴,也为我们秉义高兴,赶上好时候了,像周秉义北大毕业的,刚刚四十岁,算不算年富力强的干部啊

是,年富力强

还比吗?

我直接搬出终极原则、最高要求,你还强调你的部长和会议讨论吗?

听部长的,听会议讨论的,还是听最高指示的?

大的方针要求年轻化和知识化,周秉义北大毕业,符合“知识化”的要求;剩下的就是确定四十岁的周秉义是不是符合“年轻化”的要求;所以,金主任的问题便有了针对性,我就问你:周秉义算不算年富力强吧?

请注意,金主任强调了周秉义“刚刚四十岁”,“刚刚”的反义词就是“已经”,我认为周秉义就是年轻,就是年富力强,你觉得呢?

这就能逼着对方顺着自己的意思回答,要不然,又是不尊重老领导老前辈,又将严重违背慰问老领导的初衷。

副部还能说什么,只能顺从回答:是,年富力强。

好了,既然周秉义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金主任就不用顾虑了,可以直接给出要求了:

我大小也算是一个领导吧,跟着老郝也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干部的任用,我有一点经验,我觉得把一个干部放到他喜欢的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去,就能发挥他更大限度的潜能

对周秉义同志,我觉得你们还了解得不够,很不够,在任用他的问题上,你们有一点惯性思维,北大哲学系毕业的就一定要去搞理论研究啊

请注意,但凡“我的一点意见”、“我的一点经验”或者“我的一点看法”出现,不用怀疑,这就是对方的真实想法,接下来的话就是他的要求。

什么叫“了解得不够”?

目前的工作安排,无法让周秉义发挥最大的潜能。

调整工作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副部的拒绝态度也只能越来越明显,要不然,回去没法交代:

秉义同志干得很好

什么叫“干得很好”?

周秉义同志的潜能发挥出来了,这就是明确的反驳啊!

好了,金主任的智慧巅峰来了,既然正路行不通,那就只能绕个弯达到目的:

太清闲了,每天就一杯茶一份报纸,不接地气,不知道基层现在是什么样子,好多事情我都比他知道得多,对于秉义,我了解他,他想干实事,他也能干实事,能干大事,我们省啊,目前正处在改革专项的阵痛期,积重难返,百业待兴,从国家到地方都急需一些年富力强的干部,去勇于承担一些责任,我自己要像当年革命家庭送子当兵,把秉义再往前线上推

国家急需周秉义这样的干部,我就发挥大公无私的精神,亲手将自己的女婿推到前线,勇于承担责任,我看你如何回答我。

拒绝?你敢否定我“送子当兵”的奉献精神!

同意?那好,目的达成,我们来聊聊周秉义同志的工作调整吧!

副部彻底无语,只能妥协,但仍然留下了一个陷阱:

金主任,您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单位吗

我哪有什么具体的单位和目标啊,我都退休这么多年了,我什么都不知道啊

对方都答应了,金主任为何又退了一步,没有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要求呢?

话没说出口,你就是这句话的主人;话说出了口,你就会成为这句话的奴隶;目的达到就行,真把话说透说明,反倒会落于被动。

不明确目标单位,周秉义调整完工作,金主任还能有个满意不满意,还能继续提出要求;明确了目标单位,如果对方无法满足,对方不好意思,自己脸上挂不住;更重要的是,真明确了目标单位就暴露了金主任的早有预谋,就等于明晃晃地伸手要官,影响不好,有损形象。

我明白了,金主任,我回去就向部长汇报

你这样汇报,你说周秉义同志是一个年富力强又有能力的好干部,应该把他放到基层去干实事

虽然没有明确目标单位,但“基层”和“实事”组合起来就是具体要求,就等于圈定了具体范围,甚至明确了具体职务。

什么都没说,可又什么都说了;没提任何要求,但要求又如此明确;说和不说,提与不提,就在“语言艺术”的保驾护航下,完美转换,顺利达成目的。

本文仅基于电视剧《人世间》的台词分析,烦请甄别阅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