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播劳春燕:和丈夫分居15年,孕期仍坚持上班,风光背后有心酸

01前言

2020年,劳春燕成为《军情时间到》的新主持,在取代了之前男性主持风格的同时,创造出了刚中带柔的新风格。

自从劳春燕进入央视之后,从《焦点访谈》到《新闻1+1》,总能带给我们许多惊喜,而且在观众面前也总是神采奕奕的模样。

然而,人前的风光“隐藏”了劳春燕背后无限的心酸。

结婚之后选择和丈夫两地分居15年;怀孕期间依然坚持到岗主持...

劳春燕为什么这么选择呢?如今她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02

1972年,劳春燕出生在浙江绍兴。

她的父亲是一名新闻记者,母亲没有固定工作,主要在家相夫教子。

家庭的经济重担全部落在了劳春燕的父亲身上,虽然工资不多,但是也足以保障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由于劳春燕父亲工作的特殊性,经常出差不在家。

小春燕常常问母亲,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这时,劳春燕的妈妈就会打开收音机,告诉她:“等广播结束,爸爸就回来了。”

小春燕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同时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往新闻工作的种子。

有一次,她看着在书桌前正在写稿子的父亲,说道:“爸爸,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把了解到的事情告诉全国的人。”

劳春燕的父亲哈哈一笑,回应道:

“爸爸支持你,那你现在应该多读书,以后才能实现你自己的梦想。”

之后,小春燕牢记父亲的话,把读书当作爱好培养,在别的小朋友在嬉笑打闹的时候,劳春燕则窝在家中,捧着书本。

虽然劳春燕的手中时常捧着一本书,但是爱读书、爱思考的品质,也让她在班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随着时间的推移,劳春燕儿时的梦想成为了她未来奋斗的方向,中考的时候,她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当地的重点高中。

上高中之后,劳春燕通过老师了解到复旦大学的新闻在全国是排第一,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入复旦大学。

不分日夜拼搏了三年,让劳春燕没有辜负自己的梦想,在她18岁那年,凭借全市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进入复大的校园;

通知书拿到手的那一刻,她激动对父母说:“这是我最好的成人礼,爸爸妈妈我做到了!”

劳春燕的父母看着优秀的女儿,眼中同样浸湿了泪水,说道:“我的好女儿,真是劳家的骄傲!”

很快就到了开学季,劳春燕带着自己的梦想再次启航。

当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她发现这里许多同学都和她一样,心中怀揣着梦想,这更加激励了劳春燕。

她还像之前那样严格要求自己,规定每个月必须读2本书,在学校的图书馆中总能看见劳春燕的身影;

除此之外,她知道大学是提升综合能力的好机会,所以在完成学业之余,劳春燕总会积极参加学校的晚会活动、勇于报名主持人、出演话剧、投稿校刊等等活动。

这些活动丰富了劳春燕的大学生活,同时还让她找到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当主持人。

梦想的激励加上明确的目标,让劳春燕每天的生活都很丰富多彩,很快她就凭借自己实力争取到了复旦大学的电台广播主持。

在这里,劳春燕第一次感受到了当主持人的神圣和威严,她非常珍惜,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广播。

因此,她也成为了学校的“小红人”,许多同学都对她的主持非常认可。

在听到同学们的认可之后,劳春燕没有骄傲,而是继续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由于劳春燕日日对自己的鞭策,让她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修完了四年的所有课程。

但是,在毕业之际,劳春燕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就业方面犯了难。

学校的老师告诉她,她可以在公务员、出版社、高校老师中选择一个职位就业。

这三个职位中的任何一个对于女生来说,都是非常体面且稳定的工作,但是劳春燕却十分苦恼。

她从小就梦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和父亲一样,为新闻工作出一份力,而且随着上学深造,劳春燕的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变成了当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思虑再三之后,劳春燕选择放弃学校提供的岗位,追随自己内心的梦想,决定去上海电视台面试。

最终,劳春燕凭着多年的知识积累,和临危不乱的能力,成功和上海电视台签约。

03

1994年,大学毕业的劳春燕来到上海电视台,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

虽然她非常优秀,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依然是一个新人,所以电视台开始的时候只是让劳春燕担任编辑记者。

劳春燕知道自己作为新人要多磨练,所以哪怕没有立刻担任主持人,也没有气馁,而是脚踏实地地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

她不仅高质量提前完成工作,而且还在工作之余不断练习发音技巧,只为了在以后能够胜任主持人一职。

很快,领导就看到了劳春燕的努力,并交予她一档新闻类节目《今日报道》。

劳春燕非常开心,她觉着自己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特别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录制,并且对每一条新闻播报都非常严谨;

在面对节目的突发问题时,劳春燕同样也是反应能力迅速,巧妙地化解一次次的危机。

这一年,她仅仅22岁。

节目的播出让劳春燕受到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台里的领导同样认为她业务能力突出,于是又把《新闻透视》节目交给她主持,不仅如此,还让她担任该节目的责任编辑。

面对领导的如此重视,劳春燕知道自己不能骄傲,更不能因此懈怠,她更加勤奋,一心全部放在工作当中。

在她的指挥下,《今日报道》和《新闻透视》的收视率双双有了新突破。

由于工作能力强,1998年,劳春燕被调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工作,在这里她不仅把《人在上海》、《东方夜新闻》、《东方封面》等栏目主持的风生水起,而且还担任了《星期视点》的主编。

现在的劳春燕算是实现了当初孩童时期的梦想,但是在工作了几年之后,却认为自己的学识浅薄,她在工作期间又抽出时间回到复旦大学攻读硕士。

深造回来的劳春燕,在工作上比之前更加如鱼得水,并且在事业稳步前进的同时,她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也就是后来的老公:裘正义。

在一次工作过程中,劳春燕偶然认识了裘正义。

他和劳春燕都是复旦大学的优秀学生,裘正义还是她的直系学长,比她大8岁。

裘正义毕业之后,进入了《新民晚报》工作,之后更是凭借着自己独特的见识获得了领导了认可,升为副主编。

或许是同一学校,相同专业,让劳春燕和裘正义总有说不完的话,而且二人的观点几乎是如出一辙。

并且,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都觉着和对方有一种特别的缘分。

在深入接触之后,他们发现彼此之间还有相同的爱好,那就是读书。

就这样,二人展开了恋爱,他们不像其他人一样说许多的甜言蜜语,有时还经常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相见,但是心中却始终为彼此留下了最重要的位置。

没多久,劳春燕和裘正义就见了双方家长,父母们看着儿女找到了好归宿都非常赞成这门亲事。

二人在亲友的祝福和见证下,幸福的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婚后的劳春燕依旧在主持界大方光彩,裘正义也在新闻报纸行业发光发热。

在休息的时候,二人除了一起做做运动,回家看看父母,就是窝在家中看书,有时看到兴起二人便开始高谈阔论,互相交换各自的想法。

日子虽然平淡,但是充足又幸福,他们二人都认为彼此既是夫妻,又是知己。

但是,这个家的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04

2006年,央视的《中国法治报道》栏目在全国招聘主持人,劳春燕得知此消息时,心中有些蠢蠢欲动。

她想去试一试。

她把想法告诉了家人,但是除了她的丈夫以外,其他人都非常反对。

理由很简单:劳春燕已经成家了,生活不仅仅只有工作,也应该为家庭考虑一下,如果面试成功,那就要离开上海,去北京工作。

但是,劳春燕觉着央视的舞台是所有主持人的梦想,她愿意为了梦想奋力一搏。

“不行,你要是去了,正义怎么办?”

劳春燕的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然而,劳春燕心中决定好的事情,却无法改变。

但是,她在提交报名表之前,还是犹豫了一下,裘正义看出来妻子的迟疑,他轻抱着妻子,说道:

“我支持你,央视的平台比这里高,并且人才济济,去了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爸妈这边你不用担心,做你自己就好。”

听到丈夫的话,劳春燕的内心十分感动,她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丈夫的理解,所以她在面试中拼尽全力,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

没有意外,劳春燕顺利通过了面试,成功担任《中国法治报道》节目的主持人。

劳春燕带着行李,和丈夫分别之后,独自一人来到北京,由于这时的她不是正式工,所以食宿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

劳春燕就在单位附近租了一个二十平米左右的小房子,虽然环境简陋,但是她还是置办了一张书桌,方便自己读书。

即使这时的劳春燕已经在主持界有了一席之地,但是在央视还是需要重新开始。

她拿出了对工作120分的热情,在她的努力下,《中国法治报道》节目的收视率不断高升,观众们也逐渐记住了这个新主持人。

劳春燕的工作能力逐渐被央视领导认可,逐渐把《焦点访谈》、《新闻1+1》等黄金时间段的节目交给她主持。

而劳春燕也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不仅没有让观众反感换主持人,而且还用自己的主持风格征服了观众,自己也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很快,劳春燕就在央视站稳了脚跟,同样在上海的裘正义,也在事业上步步高升。

虽然是喜事,但是小夫妻工作都十分忙碌,导致二人见面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少。

从开始的两个月见一次,到后来的一年见四、五次。

不过,二人都没有抱怨,每天坚持通电话报平安。

有时裘正义来看望妻子时,发现她居住的环境简陋又潮湿;

出租屋内除了一张床和一张书桌,还有必要的生活必需品以外,就没有了。

裘正义有些心疼,于是他和妻子商议,他辞去在上海报社的工作,陪着她一起北漂,这样以来,二人也有个照应,而且也不用再分居两地了。

但是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劳春燕否决了。

劳春燕认为丈夫在新闻报业辛辛苦苦闯荡多年,为了自己要放弃事业,她不忍心。

她再三劝说丈夫:

“我来这里是因为我的梦想在这里,我不觉着哪里苦;你的梦想不在这里,我不想你因为我放弃多年的事业,只要心在一起,又何必在意朝夕呢?”

“你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

妻子的话让裘正义的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他也同意了妻子的话。

二人都非常珍惜每次短暂的相聚,但是在分别之后,又继续在各自的事业里乘风破浪。

2009年,劳春燕的事业迎来了小高峰。

由于她的突出表现,台里领导决定把她调到国际频道,让她担任《中国新闻》和《今日关注》的主持。

劳春燕向领导保证不辜负期望。

但是,刚调过去没多久,劳春燕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05

升级做母亲的劳春燕喜出望外,在告诉完家人之后,就和平常一样去录节目去了。

但是,心中还是多少有些担心孩子的到来,会影响工作的进程。

劳春燕的家人得知这个喜事的时候,也同样十分开心,并且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的嘱咐,她的母亲更是让她向台里说明怀孕的事情,减少工作,安心养胎。

但是,一向本着对观众负责的劳春燕却坚持所有主持和往常一样,强忍着孕吐、腰酸等一系列妊娠反应,坚持出场每一次的节目。

有时候,工作结束之后,劳春燕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躺在床上丝毫不想动。

但是一想到肚中的孩子需要营养,她又不得不起身吃两口饭。

裘正义得知此消息的时候,都十分心疼妻子,每次打电话都说要辞职过来照顾她,但是劳春燕依旧反对。

她轻声细语地安慰着丈夫:“放心,我和宝宝都很健康,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裘正义害怕妻子孕中不开心,也就没有再提辞职的事情,不过他还是放心不下,只要工作不忙,就买票去看望妻子。

当他看着妻子怀着孕,人瘦了一圈,裘正义的心中隐隐作痛,眼眶也不自觉地湿润了起来,他眼泪大颗大颗的掉落,觉着对不起妻子,自己没有照顾好她。

劳春燕丈夫裘正义

劳春燕看到丈夫的样子,就知道自己没有嫁错人,她依然和以前一样安慰着丈夫。

整个孕期,劳春燕尽力克服了困难,怀孕7个月的时候,依然挺着大肚子坚守在岗位,没有一句怨言,心中只有节目录制得怎么样。

很快,劳春燕就临盆了,在北京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为阿宝。

阿宝的出生为全家都带去了欢乐,劳春燕还沉浸在母亲的喜悦中没有出来,孩子的哺乳期就结束了。

阿宝

虽然,她也非常想念儿子和家庭,但是劳春燕依然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

劳春燕不仅和丈夫又过上了两地分居的生活,而且还经历和儿子骨肉分离的日子。

虽然,她也非常想念儿子和家庭,但是劳春燕依然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

2014年,劳春燕获得了主持界的金话筒奖,之后更是在许多大型晚会、活动现身。

比如:在2019年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直播中,她字字激昂又大方优雅,言语间展示出了我们的自豪;

在今年的4月,劳春燕在为网友们现场直播冬奥会,虽然在现场有小失误,但是她却临危不乱,随机应变挽回了小事故。

在北京打拼了一段时间之后,劳春燕也慢慢和丈夫在北京买了房子,安了家,并且她还把儿子也接到北京上学。

本以为劳春燕就要和丈夫结束长时间的分居生活,过上三口之家的幸福生活;

但是,裘正义在上海的工作推脱不掉,只能偶尔在北京暂住一小段时间。

夫妻二人依然是处于长期分居的生活状态。

但是,这并没有导致劳春燕和裘正义感情出现裂痕,并且恩爱如初,或许他们不仅仅把彼此当作夫妻,更是当作知心知己。

二人都更加相信对方,也坚信有更美好的未来。

06结语

如今的劳春燕已经50岁了,在工作之余,就是自己一个人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和学习,她希望在自己的教育下,孩子也能有自己的梦想并坚定前进。

虽然现在她的成功被许多人羡慕,但是她在背后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深夜挥洒的泪水更是我们无法预料的。

当然,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劳春燕更是有一个体贴她的好丈夫,在背后不顾一切的默默支持着她。

希望劳春燕能够在主持继续闪闪发亮,也祝愿她和她的丈夫早日重温家的温暖。

原创不易、切勿抄袭、洗稿;如有必将深究;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48h内联系我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