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唱家于淑珍:晚年带丈夫住养老院16年,背后原因令人感动

“您是于淑珍吗?您怎么也来了,您没有孩子吗?”

2006年,70岁的歌唱家于淑珍带着丈夫住进了天津的一家养老院,养老院的一位老人在认出她后,对她问出了这句话。

于淑珍听到老人的问题后立马表示:“我有一儿一女。”

老人听完后更加疑惑,连忙接着问道:“那您为什么会来养老院?是孩子不要您了吗?”

于淑珍听完后笑了笑,随后调侃道:“不是孩子不要我了,是我不想要他们了......”

作为我国非常著名的一位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唱了一辈子歌的于淑珍,绝对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一位老艺术家。

从《李双双小唱》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再到《月光下的凤尾竹》、《泉水叮咚响》、《月光照着太湖水》等等,她演唱的这些作品都深得大众的喜爱。

除了演唱歌曲以外,她还参演过《江姐》、《宦娘》、《向秀丽》、《刘三姐》等经典歌曲,是一位全方位发展的歌唱家。

让人意外的是,年轻时事业发展得特别好的于淑珍,虽说婚姻幸福儿女双全,晚年也有退休金,可她却带着自己的丈夫住进了养老院,而且一住就是整整16年,这是为什么呢?

晚年坚持和老伴住进养老院的于淑珍,一度导致儿女被骂不孝,对此无论是她的亲友还是大众都十分不解,直到得知她做出如此抉择的原因后,大家纷纷开始被她的选择给感动......

一、

于淑珍出生于1936年,是河北东光县人,她在一个农村家庭中长大,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在她下面还有8个弟弟妹妹。

原本家里的经济条件就一般,在她8岁的时候,她母亲还不幸因病去世了,为了照顾他们几个孩子,她父亲只好另外又娶了一个妻子。

幸运的是,和于淑珍的父亲再婚的女子对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人特别好,一直对他们视如己出,因此于淑珍虽然从小丧母,可在继母的关爱下,她小时候也享受到了应有的母爱。

因为家里的经济原因,于淑珍只上过一年多的学,后来便跟着父亲和继母去了天津生活。

一开始由于年纪还小,她只好在家里帮父母照顾几个弟弟妹妹,直到16岁那年,她才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了工厂做零工。

由于工作表现不错,于淑珍后来经人介绍进入了天津中大化工仪器厂,成为了一名学徒工,也正是在这期间,她走上了歌唱这条路。

为了弥补小时候没能读好书的遗憾,于淑珍当时白天在厂里工作,晚上去读工人夜校,并且为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参加了天津文化馆的业余歌唱班。

虽说每天忙忙碌碌地奔波着,可她每天都过得特别充实,对于这样的生活她感到特别满意。

1956年的一天,20岁的她在天津艺术馆给农民工演出时,恰巧天津歌舞剧院的领导来到现场观看演出,因为觉得她在台上的表现不错,便向她发出了邀请。

喜欢唱歌的于淑珍立马答应了对方的邀请,就这样成为了歌舞剧院的一名演员。

进入歌舞剧院没多久,于淑珍便跟着剧团的大队人马去了山东演出,她第一次登上专业的舞台便是山东大剧院。

从合唱队的队员,到民歌小合唱,再到独唱,以及后来的个人歌剧演唱,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歌唱天赋,她很快就成为了歌剧舞台中的佼佼者。

与此同时,她还在这期间收获了她的爱情,和一位姓闫的小伙子走到了一起。

二、

于淑珍和对方是在剧团三位老人的介绍下认识的,巧合的是,起初三位老人都分别说要给她介绍对象,后来她发现对方介绍的竟然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姓闫的那位小伙子。

于是在剧团三位老人的不断撮合下,于淑珍很快就和闫姓小伙成为了好朋友,随着相处的时间越来越长,两人还迅速走到了一起。

收获了爱情后,于淑珍一边努力发展个海沧事业,一边和对方谈着甜蜜的恋爱,情真意切的他们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剧团里的一对金童玉女。

在一起没多久,他们两人便在双方父母的催婚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并且在婚后生下了一儿一女。

为了让于淑珍安心发展事业,她那原本事业发展得还不错的丈夫果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安心在家照顾孩子,支持她的发展。

虽说当时很多人对于他们夫妻俩这种“男主内女主外”的发展方式有议论,就连于淑珍自己也害怕丈夫会感到委屈,可她的丈夫却丝毫没有理会这些非议,一直在背后做她的后盾,这让她特别感动。

而在丈夫的支持下,安心发展事业的于淑珍也把自己的歌唱事业发展得特别好。

1959年,已经成为剧团独唱演员的她,出演了歌剧《向丽秀》,在剧中扮演一个位就公家财产而牺牲的制药厂女工。

1963年,于淑珍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张唱片,里面收录了包括《新剪窗花》、《李双双小唱》在内的多首歌曲。

虽说当时文艺事业发展得不是特别好,可她的这些歌曲却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尤其是在农村大队的广播里备受宠爱。

凭借这些歌剧和歌曲作品,于淑珍也迅速走红了起来,成为了大众熟悉和喜爱的一位歌唱家。

遗憾的是,走红还没多久她就遇上了十年特殊时期,在这之后的整整十年时间里,她的歌唱事业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在这期间,一家人几乎全靠她的丈夫出去工作维持着,由于于淑珍家里的经济条件也不好,也一度要靠丈夫去救济和帮助。

直到1976年,一股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文艺事业复苏后,这样的情况才有所改变。

三、

1979年,于淑珍为执导过《风筝》、《小铃铛》等作品的著名导演谢添执导的《甜蜜的事业》这部电影献唱了主题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为了邀请于淑珍演唱这首歌,谢添当时直接打电话给剧团的领导,点名要于淑珍去录音。

后来在回忆起这件事情时,于淑珍还表示:“1978年底他打电话给剧院领导,让我到北影厂录音,这首歌一共录过好几个版本,现在传唱的就是最后用电声伴奏的那一版。”

后来影片热映后,影片不仅获得了不少奖项,还得到了无数观众的支持,火遍了全国,而剧中的《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这首歌以及作为原唱者的于淑珍也自然而然的跟着火了起来。

在这之后,于淑珍的歌唱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相继带来了《韶峰红日照万山》、《月光下的凤尾竹》、《泉水叮咚响》、《合欢花,我心中的花》、《漓江谣》、《幸福歌儿永不落》等歌曲。

同时她也一直活跃在歌剧的舞台,陆续参演了《江姐》、《宦娘》、《洪湖赤卫队》等歌剧。

随着知名度和人气越来越高,只要有她的演出都会吸引大批的观众去支持,几乎每次都座无虚席。

由于当时于淑珍经常一出去演出就要离家好几个月时间,为此经常有人对她丈夫调侃道:“她现在名气这么大,你却天天待在家里围着孩子们转,你没有危机感吗?”

言下之意是说,于淑珍事业发展得这么好,他就不怕于淑珍会越走越远吗?

对此于淑珍的丈夫闫先生表示:“有啥危机感,她不是那样的人,我们俩的感情好着呢。”

为了让于淑珍安心发展事业,她丈夫不仅没有理会外界的各种非议,还安心地替她打理着生活中的一切。

就连最简单的家务活,于淑珍的丈夫也从不让她去做,而是自己包揽在身上。

在于淑珍心情不好或者遇到什么烦心事时,他也总会耐心地陪在对方身边,正是在他这种毫无猜疑的相信和支持下,于淑珍才得以一直安心地发展她的事业。

四、

一直在为歌唱事业奔波和忙碌的于淑珍,直到1998年,也就是她62岁的时候,她才正式从剧院退休回到了家里。

但因为热爱唱歌的原因,哪怕退休了,她也并没有淡出大众的视线,而是依旧活跃在各种大型活动和晚会上,只不过相比之前来说,她把更多的心思放到了家庭上面。

她退休的时候,她的丈夫已经退休多年,由于年纪的原因,她丈夫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老年人疾病。

而她的儿女们不仅早已长大成人,而且都已经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为了照顾好他们两位老人,她的儿女经常轮流着在他们的跟前忙前忙后,尤其是在她的丈夫生病的时候,每次都忙得非常疲惫。

有时候为了照顾他们,她的儿女只好扔下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安心他们身边,看到儿女们的孝顺,于淑珍在感到欣慰的同时,也特别心疼儿女们的付出。

为了不耽误儿女们的工作,也不给儿女们的生活带来负担,于淑珍和老伴商量后一致决定搬去养老院生活。

于是她便喊来了两个儿女说:“我和你爸老了,我们想去养老院,这样对你们也方便。”

听完于淑珍的话后,她的儿女全都愣住了,她儿子连忙说道:“爸妈,您们要干嘛?这是要陷我们不义之地呀,我们是不是不孝顺呐?”

“您们要是去养老院,别人会说我们不孝,您们还是留在家里住吧。”

于淑珍的女儿也表示:“照顾您们是我们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对于儿女们的劝说,于淑珍却表示:“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还要经常赶过来照顾我和你爸,太累了,我看着不忍心。”

“再说了,你们也不可能天天过来,我和你爸还是住养老院比较方便。”

因此无论于淑珍的儿女怎么劝说,心意已决的于淑珍最终还是带着老伴住进了养老院。

2006年,当她第一次带着老伴来到养老院时,很多养老院的老人对此都感到不解,还担心是不是于淑珍的儿女不要他们,后来经过于淑珍的解释才知道是于淑珍不想耽误孩子们的生活。

而起初对此不解的亲友以及外界媒体和网友们,从一开始的纷纷骂她的儿女们不孝,到在她的解释下,也终于理解了她的选择。

在得知这是她和她老伴的决定,大家更是为她和她老伴的选择所感动。

值得一说的是,晚年带着丈夫住进养老院的于淑珍,把生活过得非常不错。

五、

进入养老院后,由于养老院的基础设施特别完善,无论是生活还是医疗方面都可以满足需求,因此于淑珍和她的老伴便很少再去打扰他们儿女的生活。

至于经济方面,因为她和老伴都有退休金,而且在养老院的开销并不大,因此他们也基本上能做到了自给自足,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自己能够养活自己。”

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于淑珍在养老院除了每天唱歌以外,她还进入了当地的老年大学学习画画和书法。

通过几年时间的不断学习,虽说她画画和书法的水平还没达到大家的程度,但也可圈可点,颇有韵味。

闲暇之余,她还会带着养老院的其他老人一起唱歌,免费教学。

而对于外界想要交钱求她去教的人,她则明确拒绝对方,原因是她觉得不应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挣钱,对此她还表示:“我能唱歌但不一定适合教学,我怕误了你们。”

她的老伴虽然没有她这样的闲情雅致,但在养老院也过得特别开心,没事和几个老人下下棋,聊一聊年轻时的各种趣事,把生活过得既安逸又舒适。

看到他们在养老院确实过得非常不错以后,起初担心他们老两口在养老院过得不好的儿女们也彻底安心了下来。

但出于孝顺,以及对两位老人的担忧,儿女们经常会在假期到养老院去探望他们。

随着年事已高,于淑珍近些年已经很少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但热爱歌唱的她,依旧会现身在一些大型的活动和晚会上。

六、

例如2015年2月,79岁的她受邀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和雷恪生、张凯丽、韩童生、佟大为、关悦等人一起表演了开场节目《四世同堂合家欢》。

时隔四年时间后,2019年2月,83岁的她再次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和郭淑珍、李光曦、胡松华等歌唱家一起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

同年9月,她还再次受邀登上了央视的舞台,在央视中秋晚会上和歌唱家汤非一起演唱了《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

如今已经86岁的于淑珍,一边享受着和老伴在养老院相伴的幸福生活,一边继续在为她热爱的歌唱事业发挥着她的余热。

虽说很多人一开始并不理解她有儿有女并且有退休金还要住养老院的选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看到她和老伴在养老院把生活过得那么好,也终于理解了他们的决定。

他们老两口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不想影响到孩子们的生活和成为孩子们的负担罢了。

都说“养儿防老”,可他们老两口却偏偏反其道而行,在晚年的时候不成为儿女的负担,这一点,真的令人既感动又敬佩!

如今距离于淑珍和她的老伴住进养老院已经过去了16年,这16年来,他们老两口一起携手活成了他们想要的模样,过上了他们喜欢的生活。

没有成为儿女负担的他们,活出了和大多数老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友情提示:创作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文章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