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17岁早逝,14年后丈夫又离开,一生坎坷的艺术家王晓棠怎样了

1992年这一年,王晓棠的丈夫言小朋因为积劳成疾加上郁郁寡欢倒在了病床上,

医院里,王晓棠满含热泪的无助地拉着丈夫的手,祈求着丈夫:

“你不要走,小群已经走了,你一定得好好地。”

小群是王晓棠和言小朋的儿子,他的生命早已经停留在了17、18岁的年纪。

听到深爱着的妻子再一次提起儿子,

消瘦的不成人样的言小朋想要睁开浑浊的眼睛,却怎么也睁不开,只能不断地涌出浊泪,

此刻的他有活着的意志,却怎么也抵不住病魔的折磨,最终还是闭上了眼睛,

这一刻的王晓棠就像是被全世界抛弃了一样,

儿子走了,丈夫也走了,历经磋磨的她只能一个人去面对残酷的世界......

王晓棠必须称得上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

年轻的小伙伴们可能不知道她,但生活在五六十年代的人们,一定会知道王晓棠是谁。

现如今王晓棠已经88岁的年纪,获得了金凤凰奖、华鼎奖、金鸡奖等多个终身成就的大奖,少将军衔。

但这一切的成就,身边却没有家人能够分享,

而她的这些成就也可以说是用她一生的坎坷换来的。

王晓棠是1934年生人,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是一个八个月的早生儿,这也似乎预示着她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坎坷的一生。

由于王晓棠是早产儿,在她出生时就因为发育不全患上了眼病,

又是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导致王晓棠的父母产生了将她遗弃的想法,最后还是因为不忍心,没有将她遗弃。

王晓棠的家庭在那个时代还算是不错的家庭,家里有姐弟三人,母亲也是大户人家的女儿,

父亲是个爱画画作诗的文人,曾做过民党上校,还曾经在重庆办过画展,家里还有两个佣人做活计,

就连舅舅都曾在复旦大学做过教授,更是甲骨文方面的专家,

只是这一切的美好,都在这场战乱里化为了硝烟。

从1945年开始,王晓棠才算过了十几年的安稳生活,

受父亲的熏陶,王晓棠从小就对诗书名著感兴趣,

《三国演义》、《春》、《家》等一些名著读了个遍,

在王晓棠12岁的时候,被父母安排进了巴蜀学校念书,

也是在这个学校,王晓棠第一次接触了表演,自此爱上了表演,

母亲看到女儿这么喜欢表演,也没有阻止,

恰好自己有个朋友是非常有名的京剧演员,

于是王晓棠在母亲的牵线下,有了第一个师傅——郎定一。

郎定一是荀派花旦,所以教给王晓棠的都是荀派名剧,

王晓棠也是一个有天赋的学生,更是一个努力认学的学生,短短的时间就能够将师傅教的东西吃透,

郎定一非常惊喜,对这个有天赋的弟子很是喜爱,

可惜,他们的师徒缘分太过短暂,

仅一年的时间,郎定一回到北京没多久,就因为疾病离开了人间,

第二次的生死别离,让王晓棠第一次觉得痛苦,

得知师傅噩耗的那一刻,王晓棠狠狠地哭了一场,这短暂的师徒缘分就此结束。

1948年是国内战争的最后一年,形势下父亲王叔惠成为了无业人员,带着一家人来到了杭州,并在杭州定居,

1951年,17岁的王晓棠因着对表演的喜欢,想要报名戏剧学院,

但王晓棠最中意的上戏,在这年并不招生,王晓棠陷入了迷茫,

后来又是在母亲的牵线下,王晓棠结识了黄宗英,黄宗英是当时有名的电影演员。

第二年,总政成立了剧团,来到上海招生,不过他们的招生计划是招成名的演员,

王晓棠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询问了黄宗英的建议,

她想去试一试,却害怕自己因为不符合条件,通过不了,

思想在去与不去之间来回摇摆,最后还是决定去了上海,

黄宗英也为王晓棠做了介绍,同年8月,王晓棠便如愿来到了北京,进入了总政京剧团。

然而王晓棠只学了一年的京剧,并不是专业的京剧演员,又加上年龄已经不适合重新学,

所以在王晓棠进入总政京剧团没有多长时间,就被调到了话剧团。

也是在总政团,王晓棠遇见了她的丈夫言小朋,

言小朋是1925年生人,北京蒙古族人,比王晓棠大了近10岁的年纪,其父亲是言派京剧创始人,“四大须生”之一。

言小朋对王晓棠应该算得上是一见钟情,

漂亮、大方、贤淑中又带着点泼辣,这就是言小朋对王晓棠的第一印象,

就因为这个第一印象,让言小朋再也无法从王晓棠身上挪开眼,

但两人初见时,王晓棠还不到20岁,年龄过于小让言小朋不敢袒露自己的心声,

只能自己一个人偷偷地躲在角落里,多看看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言小朋不知道自己也早已引起了对方的关注,对方也同样将这份感情暂时藏了起来。

直到1954年,王晓棠过完了20岁的生日,言小朋再也不想隐藏自己埋藏了两年的爱慕,

在王晓棠生日的那天晚上,就向王晓棠表明了心意,

王晓棠看着眼前小心翼翼,满眼爱意的男人,听着他笨拙地告白,

内心里乐开了花,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言小朋的爱意。

1955年,爱情上迎来春天的王晓棠,在事业上也迎来了春天。

这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正在为了《神秘的旅伴》中的“小黎英”惆怅不已,

因着总政话剧团的推荐,最终通过视镜,决定让王晓棠出演该角色,

1956年初始的时候,该影片就呈现在了全国观众面前,

王晓棠也因此一炮而红,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报刊杂志全都是王晓棠的报道,引来无数的影迷慕名而来,只为看一看王晓棠的风采。

而此刻的言小朋无比的庆幸,自己早已将这个“优秀”的女孩拥到了怀里,

原来两个人早在《神秘的旅伴》拍摄完毕之后,就在北京结了婚。

随后,王晓棠又拍了《边塞烽火》等影片,再一次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甚至还获得了第11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的青年演员奖。

就这样王晓棠趁着红火事业的微风,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将事业推上顶峰,

又先后主演了《海鹰》、《英雄虎胆》等多部经典影片,

饰演的“金环”、“银环”、“阿兰”等角色成为了无法超越的经典荧幕形象。

这期间,王晓棠和丈夫言小朋从总政团进入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并在1958年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取名为“言群”。

王晓棠和丈夫言小朋可谓是夫妻之间的典范,

随着王晓棠的事业越发的红火,言小朋从来没有过不满或嫉妒,

反而会在王晓棠因为演戏遇到困难时,帮妻子一起解决,

两个人非常的志同道合,每次对方提出的点,另一个人总能延续下去,

他们也会因为一些细微的不同观点辩论,但从来就没有吵过架,

是夫妻、是伴侣、又是知音,用举案齐眉、相濡以沫来形容他们再合适不过了。

除此之外,在工作上,两个人也都是相互扶持,

当王晓棠外出工作时,她对家里照顾的就少了许多,有时候忙到连儿子都照顾不上,

言小朋就做起了王晓棠身后的保障,

为了能够让妻子好好地演戏,不管家里的大小事他都包揽了下来,

儿子照顾的也是面面俱到,从来没有过抱怨,

当言小朋外出工作时,王晓棠就支撑起了家里的一切,

她还会时不时的给丈夫写信,告诉他家里一切都好,会让丈夫安心拍戏。

经过不断地努力,言小朋逐渐在工作上赶上了妻子的步伐,

像《分水岭》、《雷锋》、《冲破黎明的黑暗》等影片中,都能够看到言小朋的身影,

虽然不是主演,却也是影片中不缺缺少的重要角色,

夫妻两个就仿佛王晓棠是那脱颖而出的红花,言小朋甘愿做她身边陪衬的绿叶,

他们的儿子言群自然也没差到哪里去,完美的继承了父母的优良传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才子。

然而,王晓棠这十几年的幸福生活,在1966年被彻底打破,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代,王晓棠因为父亲的原因,

被暂停了演艺事业,那些惊艳众人的影片也都被埋藏了起来,

那段时光,应该说是王晓棠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段时光,

失去工作的王晓棠和丈夫带着儿子只能挤在九平米的鸭棚里,

挡不住风,遮不住雨,睡觉都躺不下三个人,

但这种苦日子,王晓棠不是没过过,她觉得没什么,一家人都在就是最好的,

后来王晓棠和丈夫被安排到了林场当工人,

为了不让儿子跟着自己受苦,特意将儿子寄养在了城里的亲戚家,让儿子可以继续上学,

只是没想到,这一分别,竟成为了永别。

1974年,年仅17岁的言群,因为缺少营养和不健康的作息,被确诊为肝炎,

那个时候的王晓棠和丈夫言小朋依旧在林场里当工人,不经过允许根本没有办法及时赶到儿子身边照顾,

无人照顾的言群,病情越来越严重,一直到病倒在了床上,王晓棠和丈夫才得以赶到儿子身边。

此时的言群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王晓棠想要将儿子送去医院治疗,

却因为开不了就诊证明而被医院拒收,一番折腾下来,言群的病便更加严重了,

在言群生命的最后的三天里,王晓棠只能蹲在儿子的床前,

眼睁睁的的看着儿子一点点消瘦下去,一点点的失去生命体征,

无药可吃,无处可医,王晓棠很是绝望,无助,

这段时间里,王晓棠无数次的在丈夫面前责怪自己,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拖累了儿子,如果不是我,儿子一定能够得到救治。”

丈夫言小朋看着自责不已、满脸泪水的妻子,也无计可施,唯有紧紧的抱住她,给她安慰,开导她,

言群又何尝不知道母亲的自责,

在弥留之际,言群轻轻地拉着王晓棠的手说到:

“妈妈,不要自责,我不怪你,你吃点东西吧,吃饱了才能奋斗到胜利。”

这是儿子言群对王晓棠说的最后一句话,然后便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王晓棠和言小朋深受打击,那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他才17岁,多么美好的年纪,就这么定格了。

儿子走后,刚开始的时候,王晓棠就像是丢了魂一样,总觉得儿子在呼唤自己,

一转头什么也没有,她便又想到儿子已经走了,眼泪瞬间充满了眼眶,

丈夫言小朋和妻子一样,只是他知道自己身为家庭的顶梁柱,不能就这么消沉下去,

忍着悲痛,将妻子和自己一步步地拉了出来,将这份伤痛深深地藏了起来。

在王晓棠37岁时,她和丈夫重新回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并转行做了导演,

似乎是想要将这些年受到的伤痛,全都转换为动力,

王晓棠开启了没日没夜的工作状态,丈夫有心想要和妻子再生一个孩子,转移妻子的注意力,

但看到妻子没有这种想法,甚至忙到经常看不到人,也就此歇下了这个念头,

1988年,王晓棠凭借着一股毅力,终于再一次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为八一制片厂的厂长。

丈夫言小朋就这么一直陪伴着王晓棠,直到他也躺在了病床上,

这年也是1988年,言小朋67岁,陪伴着王晓棠走过了近半生,

在王晓棠成为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之后,

王晓棠一直以为丈夫会继续陪着自己走过剩下的余生,却没想到丈夫倒下的这么突然,

言小朋的病是长时间的积劳成疾,又因为当年儿子去世思虑过多,

再加上一直担心妻子的身体、情绪,而忽略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慢慢变得郁郁寡欢,

直到身体承受不住,病来如山倒,没能在起来,

目送着丈夫的离世,这一次的王晓棠表面上看着非常的平静,

她没有像儿子离开那样撕心裂肺的哭过,只是轻轻地、默默地流着眼泪,

整个人就好像只剩下了失去灵魂的躯壳,机械的帮丈夫整理最后的仪容,

仿佛外界的一切都已经与她无关了,任谁喊也不动,

或许是经历的离别多了,丈夫离世后,王晓棠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让自己振作了起来,

因为这一次她知道,已经没有人能够站在自己的身后拉住自己了,

重新回归到岗位上的王晓棠,消瘦了很多,也憔悴了很多,

她却不愿意休息,不断地告诫自己,“就剩你了,不能倒下!”

此后她将对丈夫离去的痛苦,以及对丈夫的思念,与儿子埋藏在了心底最深的一处,

将所有的情绪化成了动力,不断在影视行业造就新的成功,

身边却再也没有人能够听一听自己的絮叨,分享自己的成功,

一晃几十年已过,如今88岁的王晓棠获得了多个终身成就奖,

但每个午夜梦回的夜里,王晓棠都会将心底的思念拿出来,然后在梦里哭醒,

她或许也曾无数次的想过,“如果儿子和丈夫还活着,该多好啊!”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