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档真人秀几乎零差评?果然每集都有猛料

Hi~大家下午好啊~

最近我有个新爱好,叫“下班之后,来看看别人怎么上班”[狗头]

可能有UU已经猜到,我说的是职场综艺《跃上高阶职场》,聚焦熟龄阶段广告人打怪升级的。

这档节目除了代入感hin强,邀请的观察员嘉宾杨天真、陈铭、马伊琍、毛晓彤、徐志胜、何同学等的干货输出也很值得细品(经常一针见血),目前豆瓣评分7.5。[狗头]

虽然它作为真人秀免不了(明显的)剧本痕迹,但基本打工人都能在里面反复投射、思考自身。

你将看到包括但不限于难搞的“爸爸”、严苛的boss、拉胯的队友、催命的“死线”、沟通的灾难、职场瓶颈期的迷茫、被新人围攻的老鸟焦虑、职场“透明人”的无奈、社牛VS社恐......

比如被全网骂出圈的周莹,登场时履历光环爆棚、实操中Bug和锅都没停过。现在她已经是“你身边摆烂又抢功的糟心同事”代名词:

同队队友凡凡翻白眼的表情,过分真实了

再比如因“大言不惭”拒绝熬夜加班而引发讨论的八月。

再比如被赞“完美老板”的梁伟丰,沟通力和同理心都超彪悍,堪称“广告界蔡康永”。

社交网络上大家都在求同款boss

与之对应,教客户做人的视觉创意小龙,现在江湖人称“整顿职场的孤勇者”,网友们普遍be like:他完成了太多我不敢做的事......

不夸张,这档节目根本是踩着打工人的G点制作的,甚至偶尔还在打工人的雷区上蹦迪。
那今天就写写我从节目中get到的,不论高阶或初阶,都用得上的终极干货吧~至于节目里的细节知识点,推荐大家自行观看取需,不论老板或打工人、80后90后00后,都可以查收到思考的角度哒。

大家有感触的话,记得来留言区一起聊天分享哦[心]



Part.1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工作

节目第一集,“作妖”属性就很强烈了:面对给不出任何资料、没有任何方向却剑拔弩张的客户,小龙和队友直接甩出一个细数客户N宗罪的暴走PPT......在此之前,甲乙双方经历了一场窒息感爆棚的无效沟通。

很显然,教客户做人,只会火上浇油、而且没钱赚。

感受下老板看到PPT后,瞳孔地震的程度,眯眯眼都被吓大了[捂脸]

杨天真说出了问题关键:沟通有问题,是因为双方没有先解决情绪,就直接进入谈事情的环节——客户因为临时换了跟进团队而产生质疑,甚至不愿配合,创意团队一直被呛声,能不吃闭门羹吗?

广告行业大神老莫也补充:没有好客户或坏客户,只有好关系和坏关系。花时间解决客户的情绪,建立好关系,才能推进下面的事情。

做PPT的小龙和队友们,也是情绪上头地在职场摆烂。

而当boss梁看到后,尽管震惊,却依然保持情绪稳定,既没有骂人贬低、也没有再增加冲突或对抗。相反,他开始示范高端操作:

先激发认同+疏导组员情绪,然后才引导大家把“教对方做人”,变成了“我需要你的帮助”,并且从客户的角度给出需要这些帮助的理据,推进事情解决:

扬天真和陈铭在这part直接给出高赞:太会了!

梁老师多次表达过,广告就是说服人的艺术,需要情商。

在职场里,“气炸了”的情况一点都不少见,除了可能会遇到提出无理要求的客户,或者撞上白目的乙方,在公司内部的向上、向下、平级管理(情绪化的领导、消极的同事、暴脾气的下属等等),都很容易情绪上头。

如果带着暴脾气,有效的对话就很难展开,更别说找到双赢的可能,不仅无益于问题解决,甚至还要付出代价。

处理好情绪也不仅仅是为了服务爸爸或者他人,更重要的是能让你“演好自己的剧本”、不被你剧本里的“路人甲”打乱,走顺你自己想要的戏路:

尽管我们多少都能通过选择工种去避免一些社交、沟通或流程,但成人世界的工作和工作能力,建议还是要具备“做事”之外的其他为人处世的能力,这也不仅仅是“跃上高阶职场”的需要了,人生的打怪升级也离不开呐。

“打工人嘴替”徐志胜,之所以能被赞“高情商”,在于他善用幽默破冰、化解关系危机,本质还有尊重+真诚。



Part.2

卷到世界尽头的工作,

对你意味着什么?

我觉得这是每个打工人最终都要面对的终极问题,因为工作本身就是生活。

广告行业一直被调侃为“奴才行业”,尽管表面光鲜靓丽,但实际的工作强度和卷度都令人倍感窒息。有人爱这份工作的刺激和高速,有人爱这份工作的新奇与光鲜,有人将之视作赚钱的跳板,默认一卷再卷是理所应当。

而这次综艺,八月反其道而行,以反卷出了圈——甚至她是当客户面拒绝加班的(这点有待商榷)。相比于表面的浮华,她更在乎工作生活的平衡。

别人工作的目的是要尽快解锁年薪百万,而八月很清楚不能既要情绪价值,又要升职加薪,所以工作对她更重在过程体验和个人成长,所以她对自己的要求一直是:真实,尽力学东西,过程开心。

导师曾对她的职场道德+表现担忧,但她后续的工作表现都显示出过硬实力,不加班照样能出色完成工作并且绩效突出。在创意车轮战里,CEO点评“写出来的东西,就看得出是很懂生活的人。”

坚持自己的过程中,她的内心也始终强大,顶得住别人千卷万卷的压力,对自己的能力也很有信心。有网友从八月的笃定中获得力量,甚至有人说八月“治好了他的职场焦虑”。

她之所以可以做到,是因为坚持爱自己,始终补充着自己的能量。

而且作为两个娃的妈妈,她也不会被母亲就要牺牲奉献的传统观念束缚。她会努力提早完成工作,回家陪娃,但也在节目里半开玩笑“自曝”过:给孩子穿三十以下的衣服,好省着钱给自己买[狗头][笑哭]

先是自己,然后再是妈妈和打工人,这简直是当代女职场人之光~

八月先是自己要enjoy、进入到自己的工作好生活节奏才能高效输出,对待母职也同样

对待工作,一门心思想着赚钱也OK。像我就很喜欢一心贪图荣华富贵的安安,利益驱动就是他工作的最底层逻辑+驱动力。

所以,他对待工作的方式也很直接:

通过“降低对工作的情感要求”,控制工作带来的情绪负面影响。工作不是为了交朋友,“精神层面上使你感到愉悦的,都不在劳动合同的保障范围内。”赚钱才是王道。

换句话说,你也可以认清工作的意义,就是不要赋予它过多金钱之外的其他意义。它不过是你获得想要过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而已。

刘权是节目中另一个明显把金钱欲求写在脸上的人,而他采取的手段其实很极端——通过频繁跳槽达到年薪百万。他的处事逻辑还包括讨好型人格、社牛属性等,但从节目反馈来看,大家对他的这些方式褒贬不一。

文案能手妙妙,公认的天赋型选手,她从一出场就特别强调自己在乎穿衣自由、趣味生活,这是她选择广告行业的原因。而且,就算是广告行业加班狗,在日常生活里她也坚持享受生活仪式感,日子要过得有滋有味。

那么,你的工作逻辑和要素排位,又是怎样的呢?



Part.3

没有全才,做自己擅长的事

最后一点,也是我最想说的一点:工作很少有全才。那作为个体,把自己擅长的发挥到极致,就是维系工作生命力的长久之计。

首先,就算有些工作可以靠单打独斗完成,但整个工作的链条上始终会需要配合和协作。

广告行业就是最好的证明,“阿康”客户岗需夹在中间,是作为客户和内容输出团队的缓冲地带,创意岗(文案+视觉等)负责内容输出,策略岗做好战略军师、数据支撑。大家都做好自己擅长的,而不是用自己的短板强撑。

这也是为什么坑自己人的周莹会这么遭人反感,观察员直接批评:这样做事很蠢。

另外更重要的是:与其在职场中大包大揽、四处救火,不如找到自己核心的定位、硬核的长处。往更深的层次说,人最终的本质都是向内求索,而非像完成任务一样,回应外部的100种要求。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家要把自己围在一个舒适区里永远不出来。小龙其实问过冷酷马BOSS这个问题,马姐给出的回答是:1极致的技能为先;2辅助技能知道个逻辑门道,没有坏处。

职场综艺,是很有趣的人类观察,虽然有剧本痕迹、有剪辑操控,但每一个打工人最后都会从中去叩问自己内心的答案——又或者,发泄一通自己的职场负能量,也好呀!

最近有本叫《毫无意义的工作》的书很火,但书的作者伯格雷最后却说——这本书是献给每一个想实实在在工作的人的:“大胆审视自我,思考什么是值得的,什么是不做也可以的。时间一直是有意义的,尝试从无意义的生活中挣脱出来。”

我们明天见[心]

你爱看职场综艺吗?

有哪些职场干货或故事?

来评论区和我分享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