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时评|李易峰嫖娼被拘:别让“辟谣”变“打脸现场”

9月11日,北京警方通报演员李某某多次嫖娼被行拘,经总台央视记者与相关部门核实,演员李某某系李易峰。之前,10日晚间李易峰及其工作室的两篇声明,看似字字千钧,实则句句打脸。随着@平安北京的通报,我们不禁疑惑,违法犯罪事实确凿无疑的情况下,明星及其团队嘴硬的底气在哪里?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连普通人都能想象到公然撒谎被官方证伪的风险,拥有公关团队的明星为何往往“不见棺材不掉泪”?解剖娱乐圈资本操作和商业逻辑,我们不难发现,作为娱乐资本打造出来的吸金利器,明星“负隅顽抗”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稳住代言品牌方等资本,二是为了稳住真心实意信赖偶像的粉丝,如此留得商业价值在,不愁风波平息后没柴烧。

但演艺圈的危机公关,不等于颠倒黑白。在明星团队眼里,连公检法权威都可以无视,甚至在犯罪事实确凿的情况下仍存侥幸心理,认为一切总有转圜的余地,这究竟是目中无人的傲慢,还是“可以摆平一切”的自信,更值得我们深思。

近几年,涉及违法行为“塌房”的明星不在少数,粉丝求锤得锤的反转也不止一次发生。这份“无条件”的信任在围观群众看来十分不可理喻。但若深究这份信任的根本,脱不开明星及其背后娱乐资本热衷打造人设的缘由。一步步地精心包装构建一个符合大众审美的象征性符号,再用谎言编织一张张蒙住粉丝双眼的网,困在信息茧房里的粉丝,难免变得盲目。甚至在昨夜,李易峰及其工作室还分别发布微博,一个字字恳切称被谣言困扰、一个底气十足要告网络用户造谣生事,如此双管齐下,犹如给了粉丝一针强心剂,甚至在群体内产生了更强的凝聚力。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更应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如此信誓旦旦撒谎的行为,与其说给了粉丝希望,不如说给了信任他的粉丝最狠的一巴掌。

当@平安北京 通告出来后,李易峰及其团队嘴有多硬打脸就有多狠。可以预见的是,从过去明星自己写小作文手动辟谣,到如今工作室声明称取证发律师函,甚至晒出警方的接报案回执单,明星维权的阵仗越来越大,声明及澄清的公信力却越来越低,这背后离不开一次次大型打脸现场的“助力”。

只有坦诚地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而非自以为能够“公关”一切,把“辟谣”“声明”当利益工具,试图逃脱法律惩罚与道德批判,“失效”的明星声明才能再次取信于公众。否则,当信任继续滑坡,演艺圈舆论环境进一步恶化为所有谣言都被视作“无风不起浪”时,伤害的绝不只有个别明星声誉这么简单。

新黄河记者:赵晓昕 编辑:吕冰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