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节不保!陈小春2年拍5部网大,这是要取代陈浩民成烂片之王?

我发现,香港艺人已经被分为了三个等级。

第三等是真“惨”。

“胖头陀”车保罗,参与过40余部作品,巅峰期与周星驰、成龙、周润发均有合作。

没成想,人到60却转行做起了菜市场管理员,对他而言“影帝”之名还不如一条石斑鱼来的实在。

“梁非凡”麦长青,2010年拿下亚洲电视大奖最佳男配,戎马一生,贡献了“沙僧”、“庄聚贤”等多个经典角色。

岂料步入天命之年,竟先后遭遇官司和失业危机,人生风雨飘摇。

如今一把年纪竟然还要学习自媒体创业,在车上举着盒饭狼吞虎咽...

还有“腾翼”黄文标,在《寻秦记》中屡立奇功,与项少龙甘苦与共生死相交。

而戏外,古天乐已经贵为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一个人就代表了整个香港电影,反观黄文标——

竟落得一把年纪转行,给菜市场送海鲜。

而这些还只是香港演艺人的冰山一角。

还有卖猪肉的王志狄、装修工赵乐贤、做运输工的陈国峰和莫家淦....

“艺人”仿佛跟他们已经没有任何关系,比起知名度,摆在他们面前更多的需求是生存。

反观第一等,是真“赶”。

吴镇宇今年上了6部戏,张家辉今年上了4部戏,刘青云今年上4部戏,刘德华每年都有2-3部,最牛的莫过于古天乐——

2019年6部,2020年1部(疫情),2021年5部...

而今年,据专业媒体推测,包括主演、制片、参演的电影,古天乐将会有整整13部作品上映。

人们总说:“香港电影没人了吗,来来回回就是他们几个。”

但事实是,除了他们,别人还真挑不起大梁。

这就引出夹在中间的第二等。

等级最差的没名气只能另谋生路,等级最好的忙到连轴转,而夹在中间的高不成低不就,去打工经济状况还不至于,拍电影又没人要。

所以,直播带带货、综艺卖情怀就成了固定路线,而作品上他们也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

网大。

网络电影,已经被港星垄断了。

黑帮大佬汤镇业、足智多谋吴启华、阴狠毒辣李子雄、男扮女装的徐少强...

这些昨日的金牌配角今天在各个网大中批量复制那些熟悉的银幕形象,而同时入股的苑琼丹、谢天华、任达华、钟欣潼、钱小豪....等等也开始频频试水。

王晶更是把整个事业重心放到网大,一部《倚天屠龙记》用超豪华阵容拉高天花板。

当然,这个圈子也有三六九等,陈浩民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被号称为“网大一哥”,是最早全身心投入网大的香港演员,2019年更是一举创下一年拍11部网大的神话,轻松入账3000万。

但很快,这个“网大一哥”称谓恐怕就要易主了。

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在以连续五部的高产量向冠军进发,以第二梯队领头羊的姿态高歌猛进。

下一个烂片之王,哦不对,是网大一哥,很可能就是他——

陈小春。

他来了他来了,他又带着新片《猎海日志》走来了。

一、

陈小春,绝对是陈浩民的最有力竞争者。

论产量,从去年五月份的《无间风暴》开始,到今天他已经上线了五部网大。

你可能觉得不多,但我告诉你,这五部电影春哥可都是一个造型一张脸,连发型都未曾变过,很明显是在短时间内同时拍摄的。

五部电影一张脸,陈浩民有这魄力吗?

《再战江湖》

《环线》

《重装战警》

《无间风暴》

《猎海日志》

论质量,更是不遑多让。

四部电影均为稳定发挥,没有一部超过4分,《再战江湖》甚至企图跌至2分线。

主演的电影都是3分,陈浩民有这个魄力吗?

至于这部新片的质量更是毋庸置疑,光看一个信息就稳了:

演职表只有一个人。

是的,没有导演,没有编剧,没有制片,甚至连其他演员都没有。

偌大的演职表仅有陈小春一个人踽踽独行,而海报中也仅有几位演员的信息,就这么短短几行字,陈小春还被反复强调两次。

片方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我这部电影,就是卖陈小春的脸。”

目前,豆瓣评分虽然没出,但评论区已然是一片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这工整的一星队列完全不亚于军事演习。

这一次的发挥,又稳了兄弟们!

二、

作为一部网大,《猎海日志》仅有75分钟,刨去片头片尾不过70分钟,精简精简都不如一集电视剧的体量。

我没想到的是,它的信息量还真不如一集电视剧。

故事呢,就是《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的山寨集合体。

话说上古传说有物名叫“归墟”,它封印着海底巨兽,解开封印就能获得永生。

而解开的秘诀分别藏在乾、坤、人三册中,两大帮派猎海参军钓海渔夫一正一邪,为三册争斗数年。

而故事的主角叫“吴邪”,哦不对,是“吴秦”(陈小春饰)正是猎海参军的一员,祖上世袭参制,以保护海神为己任。

一次任务,吴秦和女伴“若水”摸到了归墟,但由于钓海渔夫突袭,二人掉进深海。

吴秦侥幸逃生,若水生死未卜。

五年后,猎海参军领头人“潮爷”唤其归队,又踏上寻找归墟的路途,而中途突然加入的女孩琉璃竟与若水形同饼印。

经过一番稀里糊涂的探寻,吴秦等人找到了归墟,同时猎海参军内部兵变,二把手篡位杀死了潮爷,等待吴秦发现归墟时坐收渔翁之利。

结局谜底揭晓,琉璃正是五年前失踪的若水,被二把手洗脑掌控,而电影最后吴秦在归墟的帮助下打败了二把手。

是不是很无聊?

这剧情光就算在短视频上都不会有人多看两眼,但凡看过一部《鬼吹灯》、《盗墓笔记》的人都会倒背如流。

而主角三人团的设定,一个老成持重,一个贪财贫嘴,再加上一个武力值拉满的女孩,简直是鬼吹灯的翻版。

剧情东拼西凑,台词更是让我怀疑编剧没有上完九年义务教育,比我小学时用象声词凑字还发大水:

——“你知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你才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网友看完只想表示:

“我不知道你俩在说什么。”

还有把“良禽择木而栖”说成“鸟择良木而栖”。

哥,下次写剧本前能不能翻一下初中课本?

当然,必要的擦边球也少不了。

比如,女主执行任务时,穿这样↓

生怕别人扯不坏你的裙子是吧?

再比如,女二下海前,穿这样↓

你是来捕鱼的还是来养鱼的?

制作方面更是拙劣。

他们下了无数次水,但只要上来就立马神清气爽,犹如自带烘干机。

水下镜头均是绿幕拍摄这也就罢了,毕竟这种小成本能把陈小春请来就已经被掏空,也别指望能拍实景,但最起码也得有点信念感吧?

陈小春下水后头发纹丝未动这是什么鬼?

难不成是用了潜水员专用发蜡?

还有女演员在水下受伤,张嘴大喊又是什么鬼?

张开嘴也就罢了,一个泡泡也没有这又双叒是什么鬼?

造就这一系列bug的背后,便证明了导演、演员、特效、后期以及剧组全人员的集体态度:

敷衍。

相较于前四部扑街的网大,陈小春这一部《猎海日志》可以说已经跌穿了底线。

它完全称不上是一部电影,一个作品,更像是一群自媒体爱好者拍的段子,只不过有点闲钱找来了陈小春。

说它是部网大,估计陈浩民都不同意。

电影存在的意义,或许只能是在陈小春履历上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

当然,凡事都要辩证着看,电影差归差,但主演这种烂片的陈小春就全做错了吗?

不全是。

反而,我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些“香港精神”。

什么是“香港精神”?

某度云“香港精神是一种刻苦耐劳、勤奋拚搏、开拓进取、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精神”。

香港巨星们有很多人都有过走麦城的经历,但他们从不来不会自暴自弃,亦或是被昔日的荣光绑架自己。

刘德华当年被封杀,一代五虎沦落平阳,他去做什么了?

剪头发。

梁家辉当年也被封杀,刚刚拿影帝就失业,他去做什么了?

摆地摊。

周润发当年拍电视剧如日中天,跨界电影却江河日下,一度沦为“毒药发”。

从高处跌落,他却不嗔不恼,在《英雄本色》的片场,有年轻工作人员尝了口盒饭,随即扔在地上满心厌烦。

结果竟有一位主演竟拿起盒饭,一边教着年轻人不要浪费,一边用勺子扒拉饭往嘴里送。

是谁?

周润发。

望着眼前这一幕,吴宇森物伤其类,而小马哥的加戏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香港精神到底是什么?

摆地摊时的梁家辉说,是骨子里的韧性,动作片的导演林超贤说,是打不死的小强,而香港电影发展局秘书长冯永说:

是适应性。

他讲起起自己的亲身经历:外婆为了能让菲佣听懂话,一把年纪了竟然开始学习英语。

上善若水,静水流深。

为了生存,他们能将自己变成任何形状,用最积极的心态处理各种艰难险阻。

说到这里,李小龙先生的那句“be water my friend”竟然脱口而出。

我又想起同样能代表香港精神的一部电影《岁月神偷》,母亲总是说:

“难也好,佳也好,日子总要过。”

人啊,最重要的是开心,不管日子过得如何,最重要的是有工开,有钱领,人人都能揾食才是重中之重。

就像人人都骂王晶烂,但人人也都夸王晶。

肥猫郑则仕曾评价王晶:

“香港电影最低潮那几年,是王晶导演一直坚持,一直坚持开工拍烂戏,才实实在在养活一大批幕后人员,这就是这些烂片才让我们有口饭吃。”

再说回陈小春。

拍烂戏,轧综艺,透支情怀,这有错吗?

有,对于影迷而言,一部浪费时间的电影诞生必然不是好事。

但又没有,机器一响黄金万两,能挣点奶粉钱又不偷又不抢何乐而不为?

大环境差,没戏拍,那就拍烂戏喽,没钱挣,那就跑综艺喽。

看烂片不会死人,但不拍烂戏真的会饿死人。

只是唏嘘,那个不可一世的鸡哥,如今也能知道柴米油盐贵。

而那份峥嵘往事,就只能回味了。

——全文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