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小生”孙翠凤,她也应该有一座视帝奖杯

歌仔戏演员陈亚兰喜提影帝奖杯,作为金钟史上第一位女性以反串男性角色拿到最佳男演员奖项的艺人,她开创了一个先河,让演员拥有更多可能性。

大家点赞陈亚兰优秀的同时,也开始纷纷提名历届反串表演出色的女演员们,不少网友惋惜《新白娘子传奇》没有生在好年代,否则叶童也能拿一座影帝奖杯。

其实,论女影帝“遗珠”,还有一位大神级的存在:“无敌小生”孙翠凤

她与陈亚兰一样是专业歌仔戏演员,以反串小生成名,陈亚兰获奖的剧目《嘉庆君游台湾》也有孙翠凤版,剧中她饰演的嘉庆相当经典。

影后叶童反串的许仙更偏文弱书生类型,孙翠凤反串的小生则偏偏硬朗挂,长相英气十足,仪态动作都大方自然,颇具古装美男神韵。

人物从内而外的飒爽感相当撩人,不少网友将她与天海佑希并列为反串界的蛊王,大家明知道她是女性,却又忍不住被舞台上的形象帅到。

反串小生形象深入人心,孙翠凤在歌仔戏行业的影响力颇大,可以说是歌仔戏行业的顶流巨星,《康熙来了》请孙翠凤当嘉宾,都会专门给她备一个巨星沙发。

但大多数观众认识孙翠凤更多是通过影视作品。

她参演的电视剧不多,出优率却极高,挑大梁的《女巡按》、《移山倒海樊梨花》播出时成绩相当亮眼,还是很多8090后的童年回忆。

《女巡按》里孙翠凤饰演江湖艺人出身的女主包秀秀,性格豪爽耿直,行为不拘一格,男装假扮巡按后毫无违和感,角色搞笑又帅气。

台词功底各方面都很扎实,多年歌仔戏反串小生练就的身姿总能让观众第一眼便被代入,不要说碾压当下的小生,在老一辈仪态好的男演员里也是翘楚。

《女巡按》在男主陈道明的魅力攻击下,孙翠凤仍旧不落下风,两位演员全程造型都很朴素,却苏到了很多观众,至今网上仍旧有对他们念念不忘的非秀CP粉。

《移山倒海樊梨花》则是樊梨花IP里最经典的一版,客观来说,这位女将实力很强人设却不怎么讨喜,原著里奠定的恋爱脑基础经常气到观众吐血。

但孙翠凤将樊梨花作为女战将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看过这部剧观众不一定能记住樊梨花与薛丁山的狗血爱情,却一定能记住孙翠凤的樊梨花。

两部主演的作品皆是让观众念念不忘的口碑之作,按理说孙翠凤完全可以转型专攻影视剧,但直到当下,她的影视剧作品仍旧寥寥无几,一心专攻歌仔戏。

这位演员的歌仔戏之路也相当传奇。

孙翠凤的家庭与歌仔戏原本是有深厚渊源的,她的父亲出身于杂技之乡河北沧州吴桥县,年轻时跟着杂技班在台湾讨生活,经常和歌仔戏班拼盘表演。

在这个过程中孙父认识了出身歌仔戏家庭的孙母,父亲擅长杂技,母亲懂歌仔戏,按理说孙翠凤可以像陈亚兰一样从小受到家族熏陶,拥有更好的学戏条件。

但当时社会对戏曲工作者的评价很低,出身歌仔戏家庭的孙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吃同样的苦,更希望后代能通过读书开拓新的事业。

于是孙翠凤从小便与歌仔戏隔绝开来,她本人对学习歌仔戏也没有太大的兴趣,大学时选择了会计专业,毕业后当起了普通上班族。

但人生很神奇,孙翠凤没继承家族事业,却因为母亲家族关系认识了歌仔戏团明华园创始人的儿子陈胜福,两人相爱结婚。


陈胜福是陈家子女里唯一一个没学过歌仔戏的成员,他的爱好是拍电影,夫妻档开公司制作电影也很红火,两人都未想过转行干他们从小便远离的家族事业。

但家族氛围逐渐影响了他们,一个接手戏团管理工作,一个有了学歌仔戏的念头。

众所周知,专业戏曲类演员基本上都有一身童子功,从小便开始练唱念做打,很多东西非一日之功,成年后再半路修炼成专业高手的存在屈指可数。

尝试转型学歌仔戏时,孙翠凤已经26岁,普通行业半路转行都需要很大的魄力,需要台下十年功的戏曲行业,更是难上加难,她面临的挑战可见一斑。

那时候孙翠凤连台语发音都不熟悉,完全是从0学起,因为台词无法速成,即使很多剧团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她家族里的晚辈,孙翠凤也只能从龙套做起。

一开始孙翠凤只能在台上演动物,《武松打虎》里永远是那只老虎,足足演了三年动作,孙翠凤才拿到只有一两句台词的路人甲角色。

在舞台上讲完台下背诵多遍的龙套角色台词后,工作人员都起立鼓掌,只有熟悉戏曲工作的他们,才知道孙翠凤从歌仔戏小白到能说台词需要付出多少。

当下很多艺人团队都爱走速成路线,快速地用手上的资源推出新星,快速地把他们做成主角,拥有了一波忠实粉丝,却总是在普通观众那里碰壁。

原因无他,演员有没有积累,有没有努力,观众看得见。

孙翠凤从动物到路人甲花了三年时间,从路人甲到找到合适自己的舞台定位,又是一段不断推翻自己重新磨练的过程,每一步都走得很用心、扎实。

功成名就之后,孙翠凤可以凭借自己歌仔戏大咖的地位轻松接到受众更大的影视剧作品,但如今已经62岁的孙翠凤,参演的影视剧仍旧屈指可数。

甚至,她参演的作品,大多是与歌仔戏有一定渊源的作品,比如《移山倒海樊梨花》,薛家将与樊梨花的故事,都是歌仔戏常见创作曲目。

是歌仔戏能给她带来更大的名利吗?显然不是。

歌仔戏作为传统戏曲文化拥有其宝贵的艺术价值,但从业者收入远没有影视剧演员那么优渥,艺人积累几十年的名气,可能还不如一个小流量的红利多。

但无论孙翠凤还是女视帝陈亚兰,她们身上都有很浓郁的传承与传统艺人精神,对歌仔戏的热爱、希望发扬戏曲魅力的责任感,总是能占居职业规划的上风。

陈亚兰辞去主持人工作卖房拍戏,孙翠凤封神后没有试图转型赚快钱,两人都默默耕耘着歌仔戏,初学时稳扎稳打,成名后不忘初心,艺人精神让人敬佩。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生活追求、压力,我们不一定需要像这些老艺人一样一生只为一戏,但或许,我们应该保留她们身上的一点专注,一点用心,一点责任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