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后伞下》第6集:他,让我想到《甄嬛传》的陈建斌

《王后伞下》越来越刺激了。

中殿(皇后)相信的医官,居然是两面派……

大妃(太后)和殿下(皇上)关于皇权的争夺……

皇子们的斗战……

惊心动魄、高潮迭起。

然而,除了这些让人肾上腺分泌的情节,我还注意到一点,正片虽然没有着墨很多,但却让人很受启发,那就是殿下(皇上)和中殿(皇后)的夫妻情谊

01

看《王后伞下》让我想起《甄嬛传》,一茬一茬的秀女争芳斗艳、用尽阴谋诡计,很容易让人忽略陈建斌饰演的皇上。

可当反复琢磨剧情,却发现,陈建斌看似隐身,却无处不在

他的诠释鞭辟入里,把那个多情、多疑又善变的君王,演绎相当生动。

《王后伞下》有点相似,重点放在妃嫔的养育、女人的明争暗抢、大臣的阴谋算计,殿下(皇上)似乎出场不多,但我不得不说,饰演殿下的崔元英,演得真是不错。

片中很少关于他与后妃相处的段落,前面几集的他,除了在朝堂与大臣议论政事,就是在皇子的学堂督导孩子。

他是明君。

疫情当前,权势大臣提出抗议以最少的牺牲,保全大多数人。

他拒绝。

他会保护每一个臣民的生命。

为此,不惜得罪权臣。

可悲剧就出在,殿下登上王座的方式并不名正言顺。

他不是嫡出,之所以登基,靠的是母亲和权贵大臣的联手,暗箱操作才登大寳。

这就决定了他的为难之处,母亲和权臣,可以把他推上去,同样也能把他拉下来。

对于一个想要有做作为的君王来说,个中孤独和艰难,有谁可以诉说?

02

按理说,母亲(大妃)把他送上帝位,她应该是他最好的后盾。

但事实上,母亲虽然政变成功,身居大妃(太后),但始终没能摆脱前朝庶妃的阴影,这也是为什么她一直容不得中殿(皇后)。

因为,如今的中殿,不是她的选择,而是被权贵大臣逼迫而任命的。

是她妥协的结果。

某种程度上,中殿的存在,就随时在提醒她:无论你现在拥有什么,你就是没法随心所欲,你无法掌控一切,你有弱点。

所以,她一直看中殿不顺眼。

有时候也是奇怪。

功名利禄都解不了的心魔。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自己却战胜不了的,是自己。

之于大妃(太后)来说,此生最重要的,不是孩子,是掌控欲,她太想要这种稳操胜券的感觉了。

以至于,她把自己亲生儿子——殿下(皇上),都不过看做一枚棋子。

所以,在大臣们齐齐跪在地上,逼迫殿下做决定时,这位母亲没有坚定地跟他站在一起,反而,泼了他一瓢冷水。

不如如此,她直言不讳,说出身为殿下的他,不敢诉诸于口的心中忌惮,还拿他最忌讳的继位之耻,相威胁:

这个决定,不得不说,直接让母子关系产生危机。

大妃之于母子亲情的忽视,一步一步,如此精准地把亲生儿子往外推,推向哪儿?

中殿。

她的儿媳妇。

03

就在殿下踌躇,没法肆意自主时,

她,中殿,出现了。

他的正牌皇后。

她舌战群臣,掷地有声,斥责他们逼宫。

她冒天下之大不韪,处于一片护子心切,说出了连殿下都不敢说出的话。

殿下和中殿,他和她,

他们都爱自己的孩子。

也共同抚育出了无可挑剔的优秀储君。

《王后伞下》并没有对俩人的相识、相恋、相处做回顾,但从中殿有5个孩子就可以看出,俩人绝对感情不浅。

危难之时,俩人虽然没有进行提前沟通,却如此心意相通。

当中殿被指责违反宫禁时,霸气的殿下挺身而出:是我的命令。

她说的,就是我的意思。

——把一旁的大妃,直接看傻眼了。

在媳妇的支持下,他有了勇气,去对抗全天下。

就问问大妃,你服不服?

而这位殿下的感情是如此深沉,而不流露表面。

得知爱子逝世,他感同身受中殿的苦,每夜路过中殿的寝殿,却又犹疑着最终没能踏入。

因为他太理解她了,想安慰却又知道,在这种时候,说什么、做什么都没用。

接下去剧情发展,中殿被算计,差点被拉下马,是他无条件的信任,救了他。

她问他:孩子没了,你不怪我(没尽到照顾责任)吗?

他说:你已经受到最重的惩罚了。

这一句,真的打到我心里了。

真的是懂老婆的男人,才说出这样的话。

曾经,因为我母乳喂养的问题,孩子身体出现一些问题,作为母亲的我,焦灼、自责,承受的压力和煎熬,不足为外人道也,自己都急得智齿发炎,还不能用药。

而孩子的爸爸却没有体谅到这点,反而一直在指责我,自作主张,不顾孩子安危。

那种委屈,都五六年了,我现在提起来,心里还特别疼。

王后伞下。

这位无私的母亲,用一己之力,为那么多孩子撑起一把伞。

庆幸,她的丈夫理解他、支持她。

好剧啊,我要继续追[流泪]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