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中国共双方士兵的山东老乡情令人印象深刻

近日《大决战》热播,笔者有时间就看,感觉这部电视剧与从前的战争片相比有一个大进步,那就是对小人物细节的刻画更复杂、更细致、更真实。

比如淮海战役中碾庄之战中具有中国人特色的老乡情。

在华东野战军攻击国民党黄百韬兵团的外围阵地时,解放军的班长王元章的排长牺牲在炸地堡的前方,王元章试图抢回排长遗体,遭到了地堡中国民党兵机枪的扫射。王元章向后翻滚,战士小郑接着去抢排长遗体时中弹牺牲。

王元章悲愤交加,一边痛哭小郑还没娶媳妇就牺牲了,一边大声痛斥国民党兵玩阴招,有本事出来拼刺刀!

王元章的山东潍县口音居然被地堡中的一名山东寿光国民党兵听出来了,他让同伴不要开枪,并对解放军大声说你们把遗体运回去吧,我们保证不开枪!

王元章身旁战友觉得对方使诈,不让王元章去,可是王元章还是上去了,国民党兵果然没有开枪,王元章运回了排长遗体。

后来王元章和战友攻下了地堡,进到地堡就大声问谁是寿光老乡?

那名国民党寿光籍士兵站出来,以为要杀他,王元章却说谁说要杀你?俺是记着你上回不开枪的情。

说完王元章又积极动员地堡内的国民党兵参加人民解放军。

这一段故事相信许多观众都印象深刻。

山东文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武有《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行侠仗义,山东汉子很重感情、重义气。老乡观念是其中之一,“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谚语在齐鲁大地流传甚广。

那名国民党寿光籍士兵地堡中看到解放军战士拼命也要抢回战友遗体,觉得这是“仁义”,山东人对行仁义的人很崇敬,再加上对方是邻县的老乡,所以觉得如果自己再开枪就是不仁不义,他从小在视“仁义”为信仰的家乡淳朴民风中熏陶长大,如果开枪就违背了他从小视仁义为信仰的价值观。

看《大决战》,对于这场内战颇多感慨,抗日战争国共双方是“兄弟阋于墙”共御外侮的,日本侵略者被打败赶走后,中国人民本想过上和平的生活,谁曾想蒋介石根本就不顾共产党为了和平谈判一再让步的诚意和人民期盼和平的意愿,悍然发动了内战,最后落得个一败再败,败逃到了台湾!

《大决战》中国共双方山东老乡士兵上演的这段老乡情结故事,让笔者感受到的是中国人传承几千年的仁义思想文化,而人民解放军从弱到强并最终能够战胜具有数量和装备优势的国民党军队,是因为人民解放军是一支仁义之师,这支军队身后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支持,而祖祖辈辈的中国人民是视仁义为终生信仰的民族!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