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港乐”:几乎没有“香港人”的香港管弦乐团

香港管弦乐团(港乐)HK Phil

“港乐”=“广东歌”“粤语歌”?

在香港,本地人一般称由香港本地音乐人创作、演唱的粤语歌曲为“广东歌”或“粤语歌”。“港乐”指的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

于2012年推出的标志勾勒出指挥动作,提起指挥棒时,犹如挥动着魔法棒,创造和建构出无数令人沉醉的音乐体验

香港管弦乐团的前身是1947年由中英学会成立的中英管弦乐团,1957年脱离中英学会独立并改名为香港管弦乐团,首场音乐会于同年10月31日在香港大学陆佑堂举行。港乐最终于1974年完成职业化,多年来持续展现生生不息的艺术涵养与音乐活力。

唯一入围的亚洲乐团

香港管弦乐团(港乐)获誉为亚洲最顶尖的古典管弦乐团之一。2019年英国《留声机》杂志颁奖典礼中,港乐现场录制的华格纳巨著《指环》歌剧专辑打败了其他九个世界知名乐团,成为唯一由观众投票选出的重量级大奖“年度管弦乐团大奖”,港乐更是亚洲第一个赢得此项殊荣的乐团。

“港乐”并非如此“香港”

港乐虽是香港交响乐团的标志,但并非如此“香港”。

港乐音乐总监、荷兰指挥家梵志登

首先,在乐手的组成上,港乐越来越依赖“非本土”乐手。譬如,现任港乐音乐总监梵志登(Jaap van Zweden)是来自荷兰的指挥家、小提琴家。再如,有文章指出,港乐98名全职乐手中只有18名是在本地出生的“香港人”,其他80位音乐家来自五湖四海,包括占乐团最多席位的33名中国内地乐手。此外,外国乐队绝大多数乐器首席都是本地人,而港乐只有中提琴首席凌显祐是香港本地人。当然,此结论有待查证,作者对“香港人”的界定暂不明朗。

港乐“贺百年·庆回归”音乐会

其次,港乐虽然是亚洲的一支老牌交响乐团,其演奏风格呈现出“欧化”的特点,即面向欧洲发展的趋势。这与港乐独特的历史和“非本土化”的乐手组成有很大关系。几十年来,这个乐团历经数任欧美音乐总监的训练与雕琢,技术风格与艺术风格逐渐向欧洲转化。其次,如上文提到,团内有相当比例的欧美及世界籍演奏家,这也不难怪现场演奏中体现出欧化的特点。港乐现任音乐总监梵志登就是带给港乐欧化风格的关键人物之一。“这位荷兰指挥家音乐品位极高,他对乐团的把控及训练,都有着欧洲前辈指挥大师的真传痕迹。因此,在他的掌管下,“港乐”欧化的“提纯”力度大大增长,其演奏也愈加富有“高贵感”。

乐手眼中的多元“港乐”

乐团首席客席指挥、资深指挥家余隆在香港跨年音乐会上曾坦言,将五湖四海的文化融于一个乐团属实不易,别有秘辛。

余隆

“因为每个人他的生活习惯,他的艺术表现力各方面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个性在这里又变成一个群体。交响乐团大家在一起合作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叫聆听。如果他相互之间不聆听的话,他是奏不出美妙的音乐的。其实我觉得这个社会也是同样情况,相互之间要能聆听,要能倾听,然后大家互相尊重,才会有一个和谐的社会,所以乐团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港乐第二副首席小提琴手王亮则形容港乐是一个“小联合国”,他认为中外音乐人、资深音乐人与青年乐手间的交流,让这个乐团更为多元和国际化。

王亮

“比如我们要演奏一首法国作品,那在排练的时候,我就会下意识去观察我的一位法国同事,然后你可以看到他对作品特别的了解,当他自己有独奏的时候会非常的自信。对我来说,可能我们的演出曲目更注重中西结合,可以让我们的眼界更加宽阔。”

港乐首席长笛手、澳大利亚乐手史德琳认为好的音乐不分国界,来自不同背景的乐手一同成长、磨合、进步,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美妙旋律。

澳大利亚乐手史德琳

“音乐非常棒的一点就是它的普世性,它是一个普世语言,你从哪儿来、是谁在弹奏并不是很重要,只要音乐足够棒,人们自然会有回应。乐手们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乐手们的集体意识创造了美妙的音乐。”

“港乐”与“广东歌”的交融

三十多年的发展中,港乐也常常与本土歌手合作,打造了一系列“港乐”系列的“广东歌”“粤语歌”。譬如,张学友是首位与港乐合作的本土歌手,1996年在红馆与港乐合作《爱与交响曲》演出对于香港的音乐节有积极推动的影响,起到了古典音乐在香港年轻一代中的普及推动作用。张学友与叶咏诗所指挥的香港管弦乐团配合默契,更有许多音乐内行人士认为张学友清晰自然的声线就像其中的一种动听的乐器。而主办单位原本准备让张学友用中高音演唱,但在排练时张学友同叶咏诗决定使用普通的流行唱法演唱,并决定所有曲目全部选自流行音乐,开创了一个管弦乐同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先河,并大获成功。

《爱与交响曲》演唱会专辑

在此次演出成功后,宝丽金唱片公司(环球唱片)的一些其他歌手亦同香港管弦乐团合作推出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相互结合的演出,包括陈慧娴(两场),李克勤(四场),谭咏麟(六场),叶蒨文(四场),林忆莲(两场)。

张敬轩港乐交响音乐会

据了解,并不是所有歌手都可以和港乐合作,港乐合作的筛选存在门槛。当然,在和港乐的合作中,歌手的现场发挥或是对歌曲的改编都会对最终的效果产生影响,水准不一。

声生不息的“港乐”

港乐每年在为期四十四周的乐季中演出超过一百五十场音乐会,把音乐带给二十多万名观众。在音乐厅外,港乐时常通过转播及录播影片开放大众欣赏,让更多观众能享受到音乐艺术。此外,乐团以多元的教育及外展活动、社区推广活动等方式,积极联系社区和培养本地音乐人才。每年,超过四万名学生、教师及大众参与活动,享受音乐的乐趣。

港乐在港铁

疫情期间,港乐与民同乐,在网络流媒体平台推出实况演出的录影,让居家防疫的观众能感受艺术。单是2021年到2022年,乐团已经拍摄并推出了梵志登、驻团指挥廖国敏、客席指挥吴怀世、齐亚齐亚尼尼(Mariano Chiacchiarini)、卫道安(Dorian Wilson)等音乐会的演出,并且将音乐会制作成影片在网上广播。

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交响乐团,港乐近年来也积极在韩国、日本、澳洲、欧洲的多个城市进行巡演,也曾登上世界知名音乐厅维也纳金色大厅进行演出。

港乐欧洲巡演之维也纳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