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没钱开始说起,“智商检测”专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

如果不算张黎导演拍的另外一部被禁的电视剧,那么《大明王朝1566》,就是中国电视剧排行榜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当然了,由于我们国家本科毕业生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点四三导致的结果就是,这部电视剧很多人慕名而来,被碾压智商而去。凡是能看懂这部电视剧的人,都可以称为智商达标的人。

一部电视剧的评价可以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剧情,台词,演技,和电视剧想要表达的思想。而这部剧,除了女性戏份过于稀少,有重男轻女之嫌,其余几乎可以称得上满分。


一、大明没钱了,嘉靖生气气


电视剧开始第一集,是支线剧情,配角冯保登场。

一个在明史上有名的大太监--冯保,就打死了一个人,周云逸。有趣的是,这时候的冯保不是那个在万历年间的超级大boss,而是还未进太监最高层司礼监的普通太监。他打死的这个人,是清流,简单来说,是个好人,是太子的人。

冯保为什么要打死这个人?

这个就是剧情的高超之处,一部电视剧,要让你知道为什么,是不容易的,很多电视剧看完,高兴难过,幸福悲哀,都展示出来了,独独没有展示出来为什么。一件事情,没有为什么,就不可能出现。这个世界最根本的理论就是“因果论”。有结果,有原因,就是这部剧的第一要义,也是做事情的根本。

电视剧并没有直接交代冯保打死这个人的原因。而直接进一步交代了另外一件事,冯保报喜。

起因是北京城很久没有下雪了,嘉靖帝一生修炼仙道,把自己关在皇宫里面闭关,祈求上天赐予祥瑞。这个时候天降大雪,是不是代表嘉靖帝可以与上天沟通,是不是祥瑞?这种事皇上听了会不会开心?当然会。

所以问题来了,这件事应该由谁来汇报?

冯保汇报了。

冯保的汇报绕过了司礼监。

也就是职场上最忌讳的,越级汇报。

在权力的最中心,阴谋阳谋你都可以用,唯独不能有勇无谋。看不清形势,一味的往前冲,导致的结果就是,你想要取代的人,肯定先要做掉你。

几个司礼监的太监因为打死人和报喜的事,一心要搞死冯保。而司礼监一把手,吕芳,看到了冯保的潜力,力保了下来。

支线剧情戛然而止,主线剧情开启。

五千年来,我们的文化沉淀应该是领先全球。遇到事情我们也已经习惯了做一件事,就是开会。

内阁大臣们齐聚一堂,内阁首辅严嵩坐着,其他人都站着。年度核账大会上,大家开会只有一个重点,去年花超了,今年没钱了!

其实治国齐家,经济应该是第一位。如果大家都没钱花,那么大概率是治不好这个国家的。

而在这第一集中,朝廷势力被简单的分为两种,严党和清流。这当然是一种笼统的划分,我猜测,导演为了更好的戏剧张力,也让观众尽可能分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做的这种区分。不然的话,导致的结果就会像导演被禁的那部电视剧一样,看完了之后整个人都恍惚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根本分不清。

这种严党和清流的划分,是完全为了照顾观众,而最终,张黎导演并没有妥协,还是给严党里面放了两个人胡宗宪和高翰文,清流里面放了一个徐阶的儿子。实际上,整部剧只有两个半好人,两个好人是海瑞,李时珍,半个好人是王用汲。这是后话。

严嵩,这个只要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就知道,这可是奸臣中的奸臣,极品奸臣,在朝廷当内阁首辅20年而不倒,杀人,罢官无数。朝廷上下的清流,都恨不得杀之而后快。

那么问题来了,WHY?这么一个坏事做绝的人,为什么可以在这么重要的位置上屹立不倒?

其实第一集就给出了答案。当国家没钱的时候,清流只想一心搞倒严党,而严党已经拿出了拯救经济的方案。这就是水平啊,清流还在找原因,搞对立。严党已经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这样的臣子,谁能不爱?

如果你公司有这么一个擅于处理问题的人,你会舍得把这个人处理掉吗?

显然清流的准备是不足的。清流的逻辑是,朝廷没钱了,都是严党干的,搞掉严党,我们从头开始。而严党的逻辑是,朝廷没钱了,我们想办法再搞点钱。对于一心修仙的嘉靖来说,到底是一个可以给自己搞到钱让自己专心修仙的人重要,还是天下苍生重要?这从来不是一个问题。

二 改稻为桑

徐阶张居正等人,本想先让周云逸参严党的贪腐,然后再在年度总结大会上来一个致命一击,结果,被严党反咬一口,钱,都是给皇上修宫殿花的,你们有意见,是对谁有意见?你们是嫌弃皇上花太多吗?

这就是典型的“混账”。

100块钱,皇上只要花了10块, 你也不能问着100块钱该不该花。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个天下都是皇上的,现在皇上修个宫殿怎么了?皇上也不好女色,也不讲究吃穿,就想给自己修个宫殿好好修仙,不应该吗?

所以清流这一仗算是败了。而严党提出的“改稻为桑”变成了国策。

什么是“改稻为桑”?简单来说,就是把附加值低的稻田改成桑树。如果一亩地种稻米可以赚一两银子,那么种桑苗可以赚三两银子。如果把50万亩地改种桑苗,养蚕织成丝绸,那么可以多出来750万两白银。整个国家财政一下子就扭亏为盈了。

这就有一个问题了。大部分有田的老百姓,种稻田不是为了卖,是为了生活。本身生产力不足,给朝廷交完税费,剩下的就不够吃,这个时候突然改种桑苗,当年的生活就过不下去。

所以老百姓肯定不愿意改,老百姓肯定是要先活命。

所以严党就提出了让当地的丝绸大户去把土地买回来,然后统一改种桑苗。

从逻辑上来说,这是没有错的。但是,一个昏庸的朝廷,肯定不可能把政策执行的这么完整。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