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版《疯狂动物城+》,刻板印象玩得真6

2016年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爆火,但观众看得意犹未尽,期待续集的呼声从未停止。

影片的核心作者拜伦·霍华德和瑞奇·摩尔也讨论过把《疯狂动物城》做成系列的可能性。

饭制《疯狂动物城2》海报

不过《疯狂动物城2》还遥遥无期,而基于这部经典动画的衍生剧《疯狂动物城+》却让观众从另一个角度重温了动物城的趣事。

《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继《大白!》之后出品的第二部动画剧,由两位迪士尼动画师特伦特·科雷和乔西·特立尼达创作。

乔西·特立尼达(菲律宾裔)和特伦特·科雷

特伦特·科雷本来计划了10个小故事,最后砍到6个,每集一个,和原作既有联系又独立存在。

这6个故事分别以朱迪的父母、大先生的女儿、黄鼠狼威斯顿公爵、大先生年轻时、豹警官和水牛局长以及树懒Flash为主角。

虽然好莱坞和迪士尼天天喊着“种族平等”和“消除刻板印象”的空口号,但实际创作中还是用刻板印象来制造冲突。

朱迪的父母是典型的美国农民形象,大先生和北极熊的黑帮发家史表面上致敬了《教父》,但过程更像《美国往事》里的意大利犹太移民。

在美国人眼中,意大利裔仍然带有黑手党发家的刻板印象,帮手则是北极熊。而北极熊代表哪个北方大国大家应该都能看出来。

大先生的经历更像《美国往事》里的“面条”

再看大先生女儿这集The Real Rodents of Little Rodentia(小型啮齿动物镇的贵妇生活),标题借用的是2010年开播的真人秀《比弗利娇妻》(The Real Housewives of Beverly Hills)。

这部真人秀展示了一些住在洛杉矶比弗利山富人区名媛的生活,节目中有她们之间的撕逼与内心戏,这类人同样被贴着纸醉金迷的贵妇标签。

《比弗利娇妻》最新一季剧照

还有那位黄鼠狼威斯顿,取了个“公爵”的讽刺绰号,其实他代表了美国社会阶级中的White Trash(穷白人)阶层。

White Trash这个称谓和美国的种姓制度和种族主义有关,这些穷白人在名著《飘》里就有形象地表现,为南方种植园主阶层所不齿。

所谓“白人垃圾”一般指那些没有自己土地和财产,挣扎在贫穷边缘给高等白人打工的白人。

这些人的形象大都是瘦削肮脏,满身疾病,地位低微,生活状态还不如高等白人家里的高级黑奴。

一个地方什么情况越严重,这个地方就喊什么口号,而且也只能停留在喊口号层面,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好莱坞和迪士尼天天喊着消灭种族歧视,但这些东西已经深入DNA成了集体无意识,不经意就会在作品中流露出来。

本来《疯狂动物城》原作的价值观是反对刻板印象的,这部衍生剧又倒退回去了,或者说整个世界都在倒退。

-END-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