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男演员母亲因新冠离世,这4个扎心真相你该知道!

悲伤不论大小,都可能成为压倒一个人的大山。

天气越来越寒冷,奥密克戎还在传播、威胁着我们,尤其是脆弱人群的健康。

前两天,演员王劲松在社交平台发文透露:

他的妈妈因阳性去世,而93岁的父亲也已经高烧4天。除了祈祷父亲能熬过去,他不知该怎么办。

图源:微博@演员王劲松

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一些人正在面对的情况?

前几天,四川某高校一名32岁博士,为了不传染给妻子和孩子,独自隔离,后来深夜高烧离世。

广西贺州的一个10岁女孩,因为新冠高热惊厥离世。

年仅37岁的前足球运动员王若吉,也因感染新冠引发基础病恶化,不幸去世。

图源:微博@北青体育

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人在默默承受新冠带来的伤痛。

中国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预测:今冬新冠感染率在10%~30%,而病死率预估在0.09%~0.16%之间。

即使只有0.01%,那落到个人身上也是一座大山。

但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很可能要面对这样的现实: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要重新架构在新冠病毒之上,我们终将要学会和病毒共处。

所以,我们要学会稳住自己。

认清现实,做好长足的准备,不断地总结、纠错,才能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安全感。

别把新冠

只当成大号感冒

如今,随着自己或身边的人经历了阳性,有些人不再把新冠当回事。

确实,对于很多人来说,感染奥密克戎一般7天转阴。

但去一趟医院你就会发现:喘不过气、高烧不退、高热惊厥、肺部感染等情况,绝不只是个例。

甚至不分年龄、基础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那个万一。

所以别仰仗自己年轻、健康,就放松防护,狂妄自大。

而且,真不是感染过了就能金刚护体。

前段时间,网红博主刘梓晨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已经第三次感染。

在他的身边,也有多次感染的例子。

他前两次的症状也很轻微,可第三次感染,他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图源:微博@海豚佩佩

《自然医学》上有一篇论文写道:

与仅感染一次的患者相比,如果重复感染,死亡风险将增加1倍。

不仅如此,住院和患肺部疾病、心脏病的可能性也将高出3倍。

专家给出的概率是宏观的,但对个人而言,生与死只有0和1的区别。

如今我们能做的就是打起100分的精神,做好自己和家人健康的负责人。

理性地听从专家的意见,保持积极的态度。

但也绝不能一概而论,过于乐观。

虽说建议轻症居家,但当持续高热不退、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时,一定要立即前往医院。

如果你还没有感染,那一定要足够重视,做好保护措施,能晚尽晚、能少尽少。

坚持运动,补充营养,定时体检,提高免疫力。

将自己的健康调整到最佳状态,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未知的伤害。

未来几年,稳住健康的人,才能稳住人生。

阳性阴性

都不如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最近我发现,有些人被这个病毒“绑架”了。

阴性的在“幻阳”,阳性的在“幻复阳”。

没病的在提前吃药,有病的在害怕过度吃药。

这个病毒已经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人甚至患上了“新冠焦虑”。

但其实,无论阴性还是阳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可能每个人都会经历。

过度焦虑,不如实际一点,提升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一切变化,每个人都要先做好基本的储备。

家中的食品、生活必需品要理性囤货,应对常见疾病的药品要提前储备。

过去“断舍离”的生活,都是建立在“想买什么就立刻能买到”的基础上。

可如今,有时候会出现有钱却买不到东西的情况。

关键时刻,手里有货,才能心里不慌。

而除了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之外,和新冠病毒的较量足以让我们清醒:

没有什么真正的稳定,什么都不如手里攥着钱来得更踏实。

有人失业,有人被裁,有人公司倒闭……新冠可以让你的生活暂时停滞,却无法暂停你的房贷、房租和贷款。

所以未来几年,人生下一步的每一个选择,都要保持理性。

收起任性,丢掉幻想,放下赌性,降低欲望。

踏踏实实地去工作和学习,这时候,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另外,请记得给自己留出一笔风险应对金。

看看ICU的诊疗费用就应该意识到:钱不是万能的,可是很多情况下,钱能救命。

不管在什么时候,有钱往往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权。

也许你曾经信奉“及时行乐”“提前消费”,曾经追求“奢侈”“情怀”。

但当黑天鹅事件突然侵袭,你会发现背着的贷款、下个月的信用卡,都是压在身上的一块巨石,你曾倾其所有追求的许多,关键时刻一无所用。

一旦不幸来临,一切都返璞归真。

兜里有钱,才能有安全感。

任何天灾人祸或未来的未知变化,我们都无法预判。

所以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准备好充足的“粮草”和“弹药”。

提升个人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才能让我们在危机面前屹立不倒。

面对冗杂的信息

要守脑如玉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大量信息,很多流言让人真假难辨。

我们的生活和选择,很可能被网上的不实信息影响,从而让我们感到焦虑,甚至失了分寸、乱了手脚。

今天去抢药,明天发现这个药无效;今天去抢货,明天发现又被带货的骗了。

有人因为害怕新冠,提前吃药进了ICU;有人看到那十几种新冠推荐药物,就盲目混药导致肝衰竭……

很多时候,在面对未知感到焦虑恐慌时,我们做的很多选择,根本不知道为什么。

稀里糊涂地就被裹挟其中,失了理性和基本的常识。

我们被裹挟的不只有智力,还有情绪。

现在奥密克戎还在传播,当焦虑被有些人放大,我们将再次陷入网络陷阱。

我们很容易被感动、被激怒、被诱导、被吓住,最终一次又一次失望、难过后发现,毁掉的只有自己的生活。

所以,面对冗杂的信息,每个人都应学会守脑如玉。

多读书,多看报,少上网,多睡觉,保持基本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将自己从网络冗杂的信息和情绪中摘除,回归真实的生活。

对未发生的事情,不要提前焦虑;对已成事实的事,要稳住心态。

不要想太多,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内心平静,相信科学和常识。

专注提升个人能力,过好自己的生活。

明辨是非,辨明真假,要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生活里安定地活着。

仔细甄别你的身边人

除了网上信息冗杂,人性的参差也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有个女生阳了,老公和婆婆带着孩子迅速溜走,家中的物资也都被打包打走了,一点不剩。

有怀孕的女生因为照顾丈夫而被感染、发高烧,结果丈夫把她丢在家里,喝酒喝到凌晨4点才回家。

但也有人驱车数千公里赶回家,只为了照顾独自一人在家发烧的妻子。

有人在卧室门口打了地铺,东西都摆在眼前,只为了随叫随到。

这或许让很多人都意识到:关键时刻身边有个人,是莫大的幸运。

但新冠也是一面照妖镜,是人是鬼都看得清。

可做人,最起码得会将心比心。

做夫妻,最起码也该相互扶持,共同面对。

这终让人明白:挑选伴侣最重要的是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人,会顾及家人的感受,有同理心。

有责任心的人,懂得帮助和包容,不会在遭遇困境时选择逃避。

无论是伴侣还是朋友都要学会甄别,选错了,也要降低沉没成本,及时止损。

把有限的爱花在真正值得珍惜的人身上。

趁爱的人还在,一定要好好珍惜。

写在最后

世事多变,一切都终将过去。

回想最开始,我们以为新冠也会如非典一样,在某一刻突然消失不见。

但没想到,我们未来也许要和新冠病毒共存。

病痛教会我们很多道理,也带给我们很多教训。

有些痛苦我们无法逃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稳住自己。

稳住自己的健康,让身体无病无恙。

稳住自己的情绪,在沸沸扬扬中安定地活着。

稳住自己的事业,维系生活,养家糊口。

稳住自己的家庭,相亲相爱,将心比心。

当有些事情无法改变时,我们不如去顺应它。

在顺应中,尝试去把控自己的方向。

在顺应中,过好自己的生活,活出精彩的人生。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任何困难即使现在没有过去,但终将都会过去。

活在当下,稳住自己,笑看人生。

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