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导演李漠:“装腔”没有顶,爱情需验证

日期: 来源:影视独舌收集编辑:影视独舌

这个夏天,当都市剧普遍在女性议题和贴地飞行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时,拍暧昧、讲拉扯,聚焦都市人爱情复杂心流的《装腔启示录》以迥异的风格,闯入了观众的视野。

从故事背景来看,《装腔启示录》显得并不那么“现实主义”。毕竟以投行和律所为行业背景的都市剧,大多逃不开“悬浮”惯性。但《装腔启示录》却做到了将投行精英和红圈所律师之间的爱情较量先掰开揉碎,再撒进国贸CBD的夜晚和清晨、街道和写字楼的夹缝间。

这种极致浪漫和现代性的表达,让不少观众表示“她/他在演我”。在评论区,挤满了剧迷诸如“一点都不装,全是社畜的真实”“疲惫又共情”“上头上头上头上头”的评价。

《装腔启示录》是李漠导演近三年来,继《我在他乡挺好的》《买定离手我爱你》《三悦有了新工作》后,第四部与观众见面的作品。相对前三部作品,《装腔启示录》里对都市生存和职场生活的白描少了些,对当代人复杂爱情心绪的演绎多了些。如此的重心选择,让《装腔启示录》风格化了,但也圈层化了。

为什么以“装腔”为关键词切入爱情主题?从《他乡》到《装腔》又有怎样的升级?影视独舌近日对话了导演李漠,听他详聊了《装腔启示录》的创作心路。

以下是李漠导演的讲述。

李漠

装腔是个比较级

第一次读到《装腔》的小说,就让我非常有共鸣。

作者柳翠虎的文笔细腻又犀利,通过一种极致物欲、装腔格调拉满的都市生活,完成了对消费主义的讽刺,还输出了很多深度的价值表达。

但它不是一个靠情节推动发展的故事,事件与事件之间没有强情节牵引,人物线之间也没有明显交集,比如刘美玲的人物线原本与主线关联不大。

书中关于爱情部分的描述也很短,如果只聚焦爱情,可能三集就讲完了。

李漠在片场

它所探讨的两个主题我都不舍得放弃:“装”和“暧昧”。前者是都市人的行为方式和面具,后者是都市人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必经过程。

是讲一个物欲横流、装到极致的故事,还是把都市打工人的艰辛不易和被迫伪装、让人产生共鸣的故事讲出来?这是我要面临的改编选题。

我选择了后者。

因而《装腔》的改编确定了一条主线:以装腔为噱头,探讨情感关系;主线通过情感主题来串联,装腔则作为话题和手法穿插其中。

那么,如何装呢?

首先,要有形形色色的装腔。各种奢牌哐哐砸,让主角们拼命地“卷”格调?

不,我想讲的并不是真格调,而是装有格调。

因而,他们每次装腔的时候,我都设置了一些漏洞,但这些漏洞只有段位更高的人才能看出来。

比如,威士忌到底加不加冰球?

其实怎么喝都可以,个人口味不同罢了。唐影(蔡文静 饰)也不是真的爱喝威士忌,在家她就喝气泡酒。但她偏要将威士忌加不加冰球说出个一二三,来显示自己“懂”。

这种装腔,只有比她段位高的人才能看出来,而比她段位低的,比如徐家柏(代云帆 饰),就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还有许子诠(韩东君 饰)选定的所谓小众的香氛品牌、刘美玲(倪虹洁 饰)每天秀的奢侈品包包等,其实都不算很高级。但重点不在高级,在于装。他要是真高级了,就不是装了,对不对?

有一次看到飘过的一条弹幕,“拿个马鞍包还来装?”我都急了,对啊,她在装啊!

装腔这事,是一个比较级,没有顶。这也是我们想通过装腔所表达的反消费主义启示:装腔和比较没有顶,所以从本质上讲没有必要去追求。

情绪驱动叙事

都市打工人的真实职场生态,是装腔的另一个侧面。都市人的万家灯火下,是孤独和疲惫。

我这样模拟投行人许子诠的一天:早上六点起床,穿着安踏,背着羽毛球包,去北五环外的羽毛球场陪领导打球。为什么不穿耐克?因为领导穿安踏。说是打球,其实是捡球和递水。

打完球换一身衣服,跟智能算法、新能源这种科技创业公司找项目,跟虎扑直男们吃饭聊直男话题。下午换成西装,回公司跟自己团队的小朋友开会布置任务。晚上陪老板去跟客户应酬,半夜回来还要在健身房吭哧吭哧健身,然后才能疲惫地睡下。

哪有时间谈恋爱?跟谁说说体己话?没有。回到空荡荡的住处,甚至没有时间感受孤独,就累得倒下。在红圈所当律师的唐影也是这样。

这不是我的凭空想象。我跟着投行的朋友上了半个月的班,观察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取景也是在CBD真实取景,拍摄期间在wfc和ffc两个楼上各租了一间办公室,我每天早上6点就跑去“上班”。

慢慢地就会产生疑问,CBD再高大上,跟我有关系吗?我每天面对的就是地铁和工位,以及地下一层的食堂。唯一产生关系的可能就是每天下班,换上高跟鞋,穿着风衣,一手星巴克,一手笔记本,在国贸通道里走向地铁站的那一会儿。

我很喜欢一部韩剧是《我的解放日志》,它与《装腔》一样,关注的都是在都市里“半死不活”的这群人。但它讲的是出世和出逃,《装腔》则是“知世故而世故”,跟生活死磕。

“死磕”的这股劲儿,我们没办法通过硬核的工作场景来展现,也展现不了。所以我的解法是用情绪推动叙事,用氛围复刻他们在职场产生的各种情绪。被直属领导甩锅的委屈,项目暴雷的失落,通宵加班的崩溃……这也是让观众共情的最有效的方式。

职场部分,我借鉴了美剧《摩登家庭》和《继承之战》的拍摄方式,镜头“啪”一下甩过来后推进,本想通过镜头的呼吸感和心跳感营造工作时的紧张氛围,也能让观众更有沉浸感。但它需要掌机的摄影师跟剧本、演员有高度默契,我做得可能不够成熟。再加上美剧通篇都采用这种拍法,我只在职场戏份这么拍,观众冷不丁就会觉得有些突兀。虽然这次尝试不算成功,但我也不会放弃这种尝试。

《装腔》的主色调是棕色、黄色、灰色,还有一点点金色。这也是北京在我印象中的颜色。

金色是阳光的颜色,北京的光感跟南方的不一样,北京的阳光是刺眼的,它不温柔,直视着每一个想要在这片土地扎根的人。而这群人可能往往也没有白天,只能在通勤路上看到黄色的、闪着金边的朝阳和夕阳。

音乐风格是剧本出来前就已经确定了的,西海岸爵士。但又不能太西海岸,它得融合其他元素,音调再降一点,才会像北京。

片头曲的初始版本非常简练,只有“咚咚咚”的脚步声,经过改良后加入了许多琐碎的声音,叮叮当当,磕磕碰碰,相当忙碌,有点乱七八糟,但向前的脚步声有条不紊。

这也是我想讲的《装腔》的状态,即使生活里很多琐碎,也要有条不紊地往前走。

两个独立的圆

情感主题是串联全剧主线情节的关键,每一集都有一个明确的情感递进任务,和相对应的开场形式、伏笔铺垫、高潮段落和结尾悬念。但大体上,关于爱情我们主要想讲两个主题。

一是“棋逢对手”的两性关系。

原著中只有唐影的视角,许子诠的视角并不存在。他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谈过几段恋爱?跟朋友相处时性格如何?这些都是空白的。既然是唐影棋逢对手,就也要把唐影的对手讲明白。于是我们重新书写了许子诠,不仅写两人交往过程中他的心态,还要写他的个人生活。

只有这样,唐影和许子诠才是两个独立的圆。看到最后会发现,他们俩除了前部分工作上有短暂交集,一直到最后也没有在事业上帮助对方什么。

这也正是都市爱情最理想的模样,一个独立的圆寻找另一个独立的圆,实现1+1>2,而非一个不完整的圆寻找另一个不完整的圆,企盼对方恰好能治愈自己。

二是爱情治愈胆怯。从很唯心主义的角度来说,验证真正爱情的唯一方式,就是遇见那个人,并经历一系列过程,才能验证究竟是不是他/她。没经历过这个过程讲纯爱,是无稽之谈。

什么样的过程?

经历相处,经历底线,经历彼此最糟糕的一面,经历卸下心防和防备之后的不堪,经历更好的选择。

外化到唐影和许子诠之间,就是极致暧昧拉扯。事实上,两个人的爱情主题就是胆怯,害怕进入亲密关系,害怕进入一段责任,害怕被入侵的生活,需要无数次确认再确认,摸透了才会卸下防备进入。

有些年轻观众还在上大学,看完剧后灵魂发问,入了社会套路都这么深吗?还有观众带有感情洁癖,觉得许子诠的海王做派太渣了。

但没有验证过的感情,真的靠得住吗?

林心姿(包上恩 饰)与徐家柏的结合,就是唐影和许子诠的镜像对照。徐家柏是林心姿“统计表上得分最高的男人”,真心对她好,从不养鱼,愿意掏空积蓄买房,完全符合林心姿的择偶标准。但经过验证,两个人不合适,控制欲极强的感情模式也并不是她想要的。

当然,也不希望大家因为许子诠而对金融男产生某种刻板印象。许子诠与唐影的初恋对象十分不同,就是想跟大家讲,当你遇到那个人时,那个人可能跟你一开始的设想大相径庭,你心里预期的爱情也未必是你想象的样子。

这是《装腔》最基本的情感逻辑。

“近历史”和“近未来”两手抓

每次构思一个新项目,我第一个想的往往不是剧本,而是音乐。

《他乡》采用人声合唱、哼唱、吹口哨,《装腔》用了爵士,现在手头在筹备的一部剧是《180天陪产计划》(剧名可能有改动),是一个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所以风格可能是民乐,用丝竹等传统乐器进行合奏。

《180天》看起来讲的是生育,但内核是亲情和家庭。它决无意对大家进行说教,也不探讨是否鼓励生育,而是想通过一个生命的孕育,让大家回忆起生命诞生之初的美好。

这三部剧也是我的“三部曲”,《他乡》重友情,《装腔》讲爱情,《180天》论亲情。相较于其他都市剧,我着重刻画的就是亲密关系。我的剧中推动故事发展的往往不是情节,而是情绪,用情绪和氛围勾着观众心里的念想,产生感受的共鸣。

我觉得这是另外一种“强情节”。

接下来有两个项目在做研发,都是与世界强烈摩擦的故事,但时代背景很是不同。

第一个故事有点“近历史”,也事关当下。主角是00后,赶上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最蓬勃的时代,也经历了封闭的三年大学生活,走出校门才发现,社会留给他的机会竞争非常激烈。机缘巧合之下,他进入畜牧业,搞养猪事业。

这也是之前我提到过的农村畜牧业题材故事。当年轻人在都市找不到出口时,是否能在农村找到?

另一个是“近未来”的故事,时间设定在2040-2045年。这是一个普通人摸爬滚打成为宇航员的故事。现实逻辑上是通的,今年年初有条新闻是一位北航教授,成为了第一个非军籍宇航员。但这不是一个上天的故事,而是“贴地飞行”,讲一个被社会摧残、丧失梦想的普通人,如何怀揣着航天梦,一步步到达自己的目标。

这两个故事对我来说都是很新鲜的尝试,我也会在故事情节、视听语言上做新的探索。我不怕新的尝试可能像“印度运镜”一样不成功,但我认为如果一直停留在舒适区,对作品而言也是伤害。这是我不断尝试得到的启示。

【文/时一、铁皮小鼓】


相关阅读

  • 第六届咸安故事大赛圆满落幕,95后女生摘得桂冠

  • 极目新闻记者 成昱勋通讯员 刘丰华 李婷婷实习生 刘慧璇 柯铃敏8月29日,百姓故事汇暨“温泉杯”第六届咸安故事大赛圆满落幕,决赛舞台上,各路选手真情流露,讲述身边的感人故事。
  • 红色Citywalk 打卡学习有创意实践教育效果好

  • 日前,石家庄卷烟厂服务中心党支部开展了以“红色Citywalk”为主题的实践教育活动,通过寻找红色印迹、见证时代发展,把家乡事、身边事作为鲜活教材,用镜头或文字讲述革命故事,展现
  • 金昌市举办2023年“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

  • 8月29日上午,由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金昌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金昌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金昌市2023年“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在金昌市传媒大厦举行。来自市、县、区融媒体
  • 近30位选手同台共讲书院故事

  •   日照日报/日照新闻网讯 8月26日,首届“听我讲书院(讲堂)的故事”演讲大赛(日照市选拔赛)在日照市图书馆举行。来自全市近30位选手参加比赛,通过选拔,共选出6组选手参加省决赛。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导演李漠:“装腔”没有顶,爱情需验证

  • 这个夏天,当都市剧普遍在女性议题和贴地飞行的道路上一路狂奔时,拍暧昧、讲拉扯,聚焦都市人爱情复杂心流的《装腔启示录》以迥异的风格,闯入了观众的视野。从故事背景来看,《装腔
  • 还有谁能成全周冬雨的野心?

  • 时隔4年,《燃冬》是周冬雨自2019年《少年的你》后交出的第一部主演电影,由新加坡导演陈哲艺执导,电影选择在七夕上映,网友将这部电影形容为:“三个人鬼鬼祟祟不知道在干嘛”。截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领导深入学生公寓走访慰问新生

  •   8月30日晚,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敏贤麟带领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辅导员、新生班主任走访慰问2023级新生,与同学们亲切交流,欢迎各位新同学的到来并送上新学期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