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走进中国科幻的“前世今生” 名家齐聚共话科幻记忆

日期: 来源:封面新闻收集编辑: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深秋10月的成都,伴随着《Come and Get Your Love》的音乐声响起,当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联合主席陈石将法槌交与2024格拉斯哥世界科幻大会代表文森特·多切蒂手中,这场为期五天、全世界科幻迷瞩目的盛事,正式在天府之国画上了圆满的句点。

活动现场

可在这片土地上,关于科幻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10月29日,“‘成图·图书馆之夜’科幻故事会——最有趣的科幻历史光影切片”活动在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举行,谭楷、董仁威、吴显奎、杨枫等多位大咖齐聚一堂,共话中国科幻的“前世今生”,回忆道数十年前与之结缘的契机,更谈到了亲身参与其中的中国科幻历史,追忆其发展的气象万千,也畅想未来科幻的发展蓝图。

在科幻行业沉浸40余年的大咖,当初怎么与之产生连接?于1979年正式问世的《科幻世界》,又如何在中国科幻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场数位资深科幻大咖的讲述中,那些尘封的往事慢慢浮现在众人的眼前。值得一提的是,现场通过视频连线了科幻作家刘慈欣,实现了读者与他的跨时空交流。

走进过去的岁月

聊聊中国科幻历史的“趣事儿”

行至当下,科幻在我国发展已过百年,其间历经坎坷,但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科幻文化已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开枝散叶,结出硕果。在这背后,中国科幻历史走过了怎样的路途?又发生了哪些故事?活动现场,从一套书籍切入展开,那就是《中国科幻口述史》。

《中国科幻口述史》

“本书通过深入历史、采访关键人物,解密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科幻往事,可以使我们感受到中国科幻人的坚持和热爱以及历史中人性的温度。”作为该书的编著者,中国科幻口述史项目发起人、成都八分光文化创始人、CEO杨枫来到了现场。

在杨枫的介绍中,得以看到这套共110多万字,500多幅珍贵图片的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邀请中国科幻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名家接受访谈,从人生旅程到科幻之路,构画科幻文学发展的历史全貌,跨领域、多视角地展现中国科幻半个多世纪艰难而辉煌的历程,充分见证中国科幻人历久弥坚的执着与情怀。

活动现场

说起中国科幻历史的发展,自然离不开一本杂志,那就是《科幻世界》。将时光倒回1979年,《科幻世界》的前身——由四川省科协在成都创办的《科学文艺》问世。现场,《科幻世界》首任总编辑谭楷说道,自己到杂志社当编辑那一年,正好36岁。当时因为办公条件简陋,没有正式的办公室,于是自己用网兜把稿件装着,带去一家茶馆中把前几期杂志办了下来。“所以,今年在成都举办世界科幻大会,当我看到外形像飞碟一样的成都科幻馆时,我真的有种在做梦的感觉。从以前用网兜(装稿子)办公,到现在看到的成都科幻馆,我觉得成都这40多年的变化,真的比科幻还要科幻。”

有趣的是,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联合创始人、科普科幻作家董仁威,也是在《科幻世界》上开启了自己的科幻生涯。1979年,他在《科学文艺》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从而开始科普科幻小说创作,40多年未曾间断过。“我的专业是细胞学,本来想走科学家的道路,可惜没有走成。所以我想把我学习的科学知识献给大众,于是就开始写科普文章,后来受到了关注,参加了杂志社组织的笔会。当我带了一件作品《分子手术刀》,后来发表在《科学文艺》第三期中,这就是我跟科幻打上交道的开始。”

“世幻”后的中国科幻将何去何从?

现场与刘慈欣跨时空交流

就在不久前,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科幻馆圆满闭幕。这场仰望“星云”、向未来发问的盛会,让世界看到了成都这座城市对于科幻的无限热情和潜力。而在世界科幻大会结束之后,中国的科幻又将走向何方?四川省科普作协理事长、著名科普科幻作家吴显奎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说到了自己的见解。

科幻名家们与现场的科幻迷合影

“成都是中国地理上的洼地,却是中国科幻的高地。”吴显奎表示,高地的打造离不开一大批充满想象力,热爱科幻的科幻迷们。“中国科幻走到今天,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第一个是《科幻世界》的创刊,第二就是银河奖的设立。”

同时,在吴显奎看来,在成功举办了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之后,中国的科幻事业和被称为“科幻之都”的成都,都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走到了“世幻后阶段”。“中国科幻该怎么走?我想有4个方面。第一是要从原创作品的平台上进行发力,就是平台构建;第二要在理论上进行构建;第三在作品上构建;第四要在文化方面构建。总而言之,要在成都要营造一个面向未来的文化。”

“我相信,我们绝不会只出一个刘慈欣。”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谭楷也说到中国科幻的未来发展。“中国的每一个科幻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们从成都开始出发,中国大量优秀的科幻作家,会在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而作为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两位荣誉主宾之一,本次活动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实现了读者与科幻作家刘慈欣的跨时空交流。“科幻小说从来没有想象过一个单一的未来世界,他的本质是对未来多种可能性的排列,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不要以直线思维方式对待未来世界的预测。”当谈及他眼中的未来世界时,刘慈欣这样畅想。

(本文图据成都图书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相关阅读

  • 逐季回升 稳步向好 成都经济支撑力有看点

  • 进入生产运营模式,这是行业内首个数字孪生工厂……近段时间,又有一批重大项目不断传来好消息。今年以来,成都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六个一批”专项行动,做实做细项目
  • “博士乘组”将31日返回地球

  •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截至目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
  • 32岁的她,评上正高

  • 19岁,本科毕业24岁,博士毕业32岁,成为当年中核集团最年轻的研究员级工程师她就是汪量子华龙一号、玲龙一号这些核能领域的国之重器都有她的贡献汪量子的父亲是一位中学物理老师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乌尔禾消防启动“119消防宣传月”活动

  • 11月9日是第32个全国消防日,今年消防日的主题是“预防为主,生命至上”。为切实做好消防宣传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消防的浓厚氛围。10月28日上午,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消防救援大队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