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张良杰:风筝情歌 永远的旋律

日期: 来源:潍坊融媒收集编辑:潍坊融媒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风筝的城、风筝的歌,作为本土作曲名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奎文区文化馆原文艺部主任张良杰的创作根植潍坊这片热土。歌唱祖国、赞美家乡、憧憬未来是他心中永远的旋律,而风筝更是频频出现在其作曲的歌中,他的个人作品音乐会亦是以“风筝情歌”为名。时光知味,岁月沉香,走近张良杰,听他讲述与音乐的情缘。

张良杰

  “打鼓的小孩”音乐表现力强

  张良杰1942年出生在潍县城西门里(今潍坊市潍城区东风西街与月河路附近),从小受家庭影响,喜爱音乐,尤其对锣鼓情有独钟。七八岁时学会打锣鼓,很多成年人不知其名,提及时都叫他“打鼓的那个小孩”。

  他走上音乐之路很大程度受家庭影响。七叔张继忠是“少年之家”(潍坊市少年宫前身)副主任,八叔张继厚是我国著名京胡演奏家,一家人经常在家里吹拉弹唱,格外热闹。八叔拉京胡,张良杰就在一旁听。八叔看他喜欢,也有这方面的天赋,便用心教他。音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他又自学板胡、二胡、军号、风琴、小号等多种乐器。母亲见他喜欢二胡,便凑了七元钱,给他买来一把,他视若宝贝。

  学生时代的张良杰已在音乐方面展示出较强的表现力,小学四年级会看谱唱曲,会用老师的脚踏风琴给同学们演奏;是潍坊三中文工团二胡演奏员,经常参加各种节会庆祝活动。1956年,“少年之家”小伙伴艺术团到青岛进行文化交流,潍坊三中乐队担任伴奏,这是青潍两地之间的演出,参与者是两地优秀青少年。张良杰第一次在这样的演出中伴奏,丝毫没有紧张,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

  这一次,张良杰站上了新的起点。

  单位文艺骨干身兼数职

  打下创作基础

  初中毕业后,张良杰分别到潍坊廿里堡烤烟厂、羊口盐厂等单位就业,无论在哪个单位,都是文艺骨干,担任演奏员,大家看他伴奏好,又让他干乐队队长、指挥,这些经历,让他的音乐素养和技艺有了很大提高。

  1969年,张良杰调到潍坊市机械局,局里挑选有一定水平的文艺爱好者成立宣传队,大部分节目都是自编自演,搞得很红火,人称“潍坊第二文工团”,张良杰开始学写表演唱、独唱等歌曲,歌颂厂矿企业的先进模范人物、好人好事。

  1970年12月征兵期间,潍坊市机械局要求宣传队排练动员社会青年参军的节目,并成立编导组。词作者赵志祥连夜创作《送子参军》,由张良杰谱曲,编排成表演唱。新兵入伍大会上,乐感较强、形式新颖的《送子参军》一搬上舞台,立即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博得满堂彩,此节目也成了历届宣传队必演的保留节目。

  从1969年至1976年,张良杰在参加潍坊市机械局宣传队的同时,还参加了潍坊市宣传队、昌潍地区宣传队,参加省汇演,这段经历为他以后从事音乐创作和群众文化工作打下了基础。张良杰这位“新星”引起了关注,文化部门便前来“挖”他。

  调入文化馆

  真正走上音乐创作路

  1976年调到潍坊市(县级)文化馆,张良杰真正走上了音乐创作道路。

  出手即不凡。“蒙山高哎沂水流,梯田层层云中修……”高亢、辽阔、山歌风的《书记挑担云中走》创作于1977年,时任潍坊市(县级)群众艺术馆馆长、潍坊市著名音乐家石歌作词,省歌舞团独唱演员杨松山、徐菁茹演唱,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灌制成唱片,还入选了《山东三十年歌曲选(1949—1979)》。

  地方民歌是地域文化的呈现,多由老人掌握,如果不及时挖掘,很可能会失传。为了做好这一项工作,文化馆把采集、挖掘、整理潍坊地方民歌、民谣的任务交给张良杰。他骑着自行车,到今潍城区北关、南关、西关及奎文区东关等地走访,老人们唱,他记。他还到高密、诸城、青州、平度等地采集地方民歌、戏曲,多次观摩演出并参加音乐学习班。

  经过到各地的挖掘和整理,张良杰编辑油印了《放风筝》民歌集和“四大景”民间乐曲集。他还曾到云南、贵州、山西左权等地采风学习,学民歌、学戏曲,这些民间音乐素材的积累,为他的音乐创作奠定了丰厚的基础。

  1984年,张良杰受邀到潍城区大虞乡则尓庄(今奎文区北苑街道芝尔庄社区)辅导群众文化,看到农村变化以及农民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他非常感慨。村里想请他们给写首村歌,他与词作者范作军共同创作《请到我们村里来》,在山东省广播电台《每周一歌》栏目播放,与《花季》《放蜂女》《啊大哥》同时被收录进《超越时空:中国优秀精典歌曲汇编》。

  在文化馆,张良杰有了更多接触专业人士的机会,多次到两年一届的“上海之春音乐舞蹈月”(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前身)观摩学习;到北京参加中国音协举办的音乐理论高级论坛、合唱指挥培训班等;在职进行中国函授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音乐,有探寻人心灵的能力。张良杰谱曲的作品《把情歌唱给祖国》(刘志毅作词),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深情地道出对祖国的爱恋;《点燃明天的太阳》(郭岐作词、第十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主题歌)唱出喧腾的春潮中,潍坊人民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张良杰深耕潍坊这片热土,《友谊花开风筝城》(范作军词)、《风筝情歌》(郭歧词)等欢快、热情的歌曲,用音乐旋律涵养家国情怀,用声音传递风筝文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张良杰教学生。(资料图)

  一首曲牵出与著名作曲家的缘分

  张良杰出版过三部歌曲集,《心中的旋律》《喊乡音》是由著名作曲家、音乐社会活动家赵恕心作序的,而两人的交往,是从一支曲子开始的。

  2002年11月,张良杰接到《音乐编辑报》特约编辑赵恕心的电话,说他创作的歌曲《花季》被选中了,赵恕心先生认为“这首歌曲基础好,但如果要发表,有个别音符还须调整”,于是两人有了一番交流。2002年底,张良杰到北京参加沈尊光主持的“中国音乐家迎新年高级论坛”研讨会,见到了赵恕心,并与他谈论了有关音乐方面的事。

  这次短暂的交流,张良杰“在创作态度上一丝不苟的精神”给赵恕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怕是一个音符、一个附点、一个和弦,他都会反复推敲之后才落笔。”

  赵恕心在《心中的旋律》序中写道:“都说文如其人,他的作品也和他的人一样,每个乐句,甚至每个音符都是实实在在的,既不浮躁,又具特色,可以看出这一切都是与他自幼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和多年的刻苦努力所打的基本功分不开的。”并为该作曲集题词“勤奋自强成功之本”。

  张良杰为著名军旅词作家邬大为《山村姑娘》谱曲获全国征歌二等奖,2014年参加全国千名音乐人唱响庐山大型音乐活动时,他与邬大为先生深入交流,邬大为对张良杰的曲作大为赞赏,不断寄来歌词由其谱曲,其中《这就是我的祖国》《庐山之梦》等多首歌曲在全国获奖。

  乔羽、阎肃、高守信、张枚同……在张良杰的歌曲集里都能看到这些名字。

  全家总动员举办作品音乐会

  在张良杰心里,音乐永远是第一位的。他从事音乐工作近50年,创作出了各类音乐作品1350余件,获奖150余件。《盛世中华》等20余首歌曲获全国征歌金奖,《中国畅想曲》等获全国词曲比赛特别奖,《平安相伴》获中国音乐家协会《歌曲》杂志2005年“晨钟奖”……2002年退休后,他的创作最为活跃,大量的作品发表在《歌曲》《中国乐坛》《儿童音乐》《军营文化天地》《音乐周报》等报刊杂志上。可他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办一场作品音乐会。

  2011年,潍坊电视台成立百姓艺术团,张良杰被聘为副团长,得知他想办作品音乐会,电视台帮他解决了场地、灯光、音响等问题。可办一场音乐会谈何容易,于是张良杰全家齐动员,家人分工合作筹办。

张良杰作品音乐会(资料图)

  几经周折,2011年5月19日,由潍坊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潍坊市音乐家协会举办的“风筝情歌”张良杰作品音乐会在潍坊电视台演播厅隆重举行。著名词作家邬大为先生亲笔挥书“妙曲抒怀赞颂时代”为音乐会题贺,全国30余位著名词曲作家发来贺电、贺信及视频致贺。

  张良杰身穿燕尾服,站在指挥台上,乐队倾情演绎,两个儿子演唱男声二重唱《妈妈你不老》,时年11岁的长孙张乐千与他合奏《赛马》……观众台上座无虚席,连走道上都坐满人。

  举办公益培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不仅在歌曲创作方面成就非凡,张良杰还是器乐创作高手,二胡演奏《十五的月亮》、舞蹈音乐《哎哟哟舞会》《过山猴》等器乐作品反响都很好。

张良杰(右)与著名二胡演奏家王国潼。(资料图)

  一个痴迷音乐之人,成功背后离不开另一半的支持。老伴张雪莉也是音乐舞蹈爱好者,两人相识于潍坊市机械局宣传队,因共同的爱好走到一起。两人夫唱妇随一辈子,相濡以沫,他作曲,她编舞,合作不辍。

  音乐在老张家得到传承。张良杰启蒙自七叔、八叔,他也非常重视培养下一代,传承音乐文化,小儿子张斌博士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目前系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孙张乐千从6岁开始跟爷爷学习二胡,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二胡专业,现从事二胡、声乐、音乐理论等培训教学工作;侄子张昊宁跟着他学钢琴,目前就读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连续两次获得北京市政府一等奖学金。“张氏家族音乐文化后继有人”,张良杰十分欣慰。

张良杰在社区组织公益培训。(资料图)

  张良杰心怀群众文艺。在文化馆工作期间,组织辅导音乐理论、二胡、合唱指挥等培训班200余个,其中有多人考入各大艺术院校、从事音乐工作。退休后,在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多次举办公益二胡培训班,从最基础的音乐知识讲起,手把手教孩子们拉二胡;2017年组建樱园社区喜洋洋民族乐团;2009—2012年,连续4年在潍坊市新年民族音乐会中担任指挥。

  他以自身特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潍坊文艺发展。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英华/文图

  (张晓东、张晓强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陈晓芳

相关阅读

  • 去有风的潍坊赴一场缤纷之旅

  • “只要有风,潍坊的天空就变成了风筝的海洋!”5月1日,在山东潍坊世界风筝公园内,来自内蒙古的游客牟文平正体验放飞风筝,十分开心。不久前,他从网上刷到第41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放
  • 云浮郁南举办无核黄皮之夜·星空音乐会

  • 音乐会现场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杨再睿、通讯员叶锦生摄影报道:“百千万种人生,百千万种认真,百千万张笑脸,百千万种可能。”5月3日晚,云浮郁南西江水文化主题公园光影交织、歌声嘹
  • 潍坊安丘市:郁金香惊艳登场 花海盛景迷人眼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近日,在安丘市齐鲁酒地,各色郁金香绚烂绽放,放眼望去,郁金香仿佛自带油画滤镜。市民赏花游玩,陶醉在大美春光中。来源:安丘融媒责任编辑:陈晓芳
  • 听潍坊,知潍坊——《顺河楼》

  • 青州城西,阳溪水畔,有顺河楼。楼临水而筑,青砖黑瓦,亮窗出厦,古香幽幽。虽曰楼,却三楹单层,因踞数丈石墙之上,望之宛若楼台,故以顺河楼名之。数株古木缘楼而起,苍翠里透着精神。一株垂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张良杰:风筝情歌 永远的旋律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风筝的城、风筝的歌,作为本土作曲名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奎文区文化馆原文艺部主任张良杰的创作根植潍坊这片热土。歌
  • 创意视频丨物说新语:旱碱麦“奇遇记”

  • 我是一株来自河北沧州黄骅的旱碱麦,这里的盐碱地曾让许多农作物望而却步。不过我比较特别,因为我有传承了2000多年的祖辈抗盐碱秘笈。可即便是这样,过去我们的产量也一直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