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日媒:上海话走红的背后

日期: 来源:环球时报收集编辑:环球时报

日本共同通讯社网站5月12日报道,原题:因电视剧而意外走红,上海话究竟是怎样一种语言? 因为一部电视剧大火,上海话意外地在中国年轻人中走红。在上海当地,还出现专门的上海话学习讲座以及脱口秀表演等。

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后各地人口流入上海,形成这种独特的地方语言。上海话与汉语普通话差别很大,比如普通话中打招呼使用“你好”,而上海话却是“侬好”,无论写法还是发音都不相同。

因普通话推广的需要,1992年当地中小学校不再使用上海方言。如今,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太会讲上海话的背景下,这种地方语言能否重焕生机备受关注。2023年年末,一部描述上世纪90年代发展故事的电视剧《繁花》在中国大火,独特的上海话版本跨越语言差异,意外地在全中国走红。这一热潮也带动了脱口秀等行业。

在一个坐满200多人的脱口秀现场,脱口秀演员用上海话说着上海男性怕老婆的段子,引来场内观众会心一笑。有观众说:“因为听得懂上海话,所以觉得好笑。下次要约上朋友一起来。”还有观众表示:“上海话让人觉得很是亲近,希望亲戚的孩子们也都能学学上海话。”

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约有60%的中小学生能用上海话交流,如今比例可能更低了。目前,上海市一些公立小学通过开设上海话课程以及面向外地学生的讲座等方式推广上海话。对于电视剧《繁花》引发的上海话热潮,上海大学的钱乃荣教授认为:这种氛围对于中国方言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作者柴田智也,严格译)▲

#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阅读

  • 精!彩!直击上海大学书院文化节!

  • 悠悠岁月,见证华章。2024年5月9日,“三十载翰墨传薪火,新时代书院展华章”上海大学第二届书院文化节在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校党委常委、副校
  • 不止于荣誉!他的征途是“绿水青山”!

  • 以初心为驱动,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服务与引领协同,当志愿服务的组织者潜心“双碳”领域,争做前沿研究的探索者投身创新实践竞赛,做“两山”理念的践行者让我们一同走进第二届“上
  • 黑土之声|龙江优品占上海

  • 时间:5月,花开时节;地点:上海,黄浦江畔;活动:2024年中国品牌日;主题: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国货潮牌,品筑未来。全国各地的好东西都来了,龙江的黑土优品和九珍十八品也来了,好吃的,好看的,好玩
  • 巨星陨落!曾深耕上海电气集团60多年

  • 汪耕院士,一路走好!中国共产党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汽轮发电机专家,上海电气集团上海电机厂有限公司原副厂长、副总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兼职
  • 扬子时评 | 上海首提“年轻老人”概念有何深意

  •   近日,上海启动全国首个“年轻老人”健康生活秀活动大赛。主办方表示,上海借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结合中国老年人群退休实际情况,在全国率先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轻老人”概
  • 沪苏湖高铁定名!沿线8座车站名称确定

  • 扬子晚报网5月6日讯(记者 笪越)根据长三角铁路消息,明确新建上海经苏州至湖州铁路线路名称为沪苏湖高速铁路,简称“沪苏湖高铁”。车站名称为:上海虹桥(既有)、上海松江、练塘、苏
  • 北特科技在上海成立机器人公司,注册资本1亿

  • 科技边角料获悉上海北特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日前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潘磊,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由上海北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天眼查App显示,该公司经营范围含人工智能硬件销
  • 祝贺!同济,三项特等奖!

  • 近日,第四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名单揭晓,同济大学获得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此外,同济大学被授予“优秀组织奖”。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上海
  • 全国荣誉,同济+2!

  • 近日,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同济大学共有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五一劳动奖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日媒:上海话走红的背后

  • 日本共同通讯社网站5月12日报道,原题:因电视剧而意外走红,上海话究竟是怎样一种语言? 因为一部电视剧大火,上海话意外地在中国年轻人中走红。在上海当地,还出现专门的上海话学习讲
  • 特朗普排除黑利引发猜测

  •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杨 征 本报特约记者 王 逸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推选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到底会选谁作为他的竞选搭档备受瞩目。法新社11日的报道列出了颇具可能性的人选——
  • 刺杀案,加拿大逮捕第四名印度人

  • 本报特约记者 达 乔据路透社12日报道,加拿大警方逮捕了第四名涉及去年印度裔加拿大人尼贾尔遇刺案的嫌疑人。尼贾尔遇刺事件曾引发加拿大与印度之间的外交危机,他被视为锡克教
  • 时隔6年半,韩国外长今起访华

  • 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 莽九晨 本报记者 赵 霜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韩国外长赵兑烈将于5月13日至14日访华。韩媒称,这是韩国外长自2017年后时隔6年半再次访问
  • 印智库:中国再成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 本报特约记者 白 元印度报业托拉斯12日报道称,根据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计划”的数据,2023—2024财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报道称,在2023—2024财年,中印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