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医疗纪录片:从悲欢中来,向希望而去

日期: 来源:光华锐评收集编辑:光华锐评

前段时间,热搜上有一条让人痛心的消息:15岁女孩因不合理减肥导致重度营养不良、呼吸衰竭而去世,165厘米的身高仅剩24.8公斤体重。

画面来自于医疗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片中记录下了医生和女孩父母为救治做出的努力,让人在惋惜之余,再次探讨并呼吁健康审美。

观众是旁观者,在纪录片中看别人的故事,也反观社会和自身的观念。从前些年的癌症母亲张丽君,到如今这位“减肥少女”,由医疗纪录片引发大范围讨论的情况越来越多了。由个体命运延伸到社会现象,产生社会价值,医疗纪录片的路子越走越宽

医院里的人生百态

有句话非常贴切:机场比婚礼的殿堂见证更多真挚的亲吻,医院的墙壁比教堂听到更多虔诚的祷告。人类的生老病死都紧紧围绕医院这一场所,医院盛满了最真实的人生百态。

医疗类型纪录片多以医院为拍摄原点,无需刻意地煽情,不必谆谆地告诫,只用如实地呈现,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复杂且汹涌的力量。初生的喜悦,病痛的煎熬,治愈的欢欣,告别的伤感......一切最真实的情绪都在医院展现得淋漓尽致,让纪录片的优势被无限放大,观众置身于故事中,对他人的喜怒哀乐也能感同身受,继而引发向内的思考。

早在7年前《人间世》第一季第一集就戳中无数人的泪点。与大部分医疗纪录片着重刻画医生的妙手回春不同,《人间世》开篇就带来了两段抢救失败的经历:生日当天食用过多变质海鲜,刚满24岁的人生戛然而止;急性心衰、心脏多次停跳,第一轮抢救后恢复生命体征,病情很快又急转直下。医生们不眠不休,家属们悉心照顾,有时依然不能挽回曾鲜活的生命。

但除了失败与无能为力,更多时候,多方的努力付出都会带来新的希望。

在《人间世》第八集中,两台高难度心导管手术被安排在同一天,由于两位患者第一次手术均未成功,第二次手术尤为重要。医生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克服了身体的不适和技术的难关,手术终获成功。

人类面对疾病时,脆弱中也能生出坚强,残酷又真实,温暖又治愈。观众看后,无论是感知到健康的可贵,还是意识到珍惜家人的陪伴,抑或是敬佩医疗工作者救死扶伤的责任使命,医疗纪录片深邃的精神内核总能触碰到内心的柔软之处

闪光的医生,闪光的生命

专业、严谨、冷静,是人们对医生的普遍印象,但这些与立体的人物性格并不冲突。

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医疗纪录片《中国医生》,从多个视角呈现了医生职业的不同面向。长期作息不规律和高强度工作让朱良付医生开始担心健康问题,但他坦言自己不能死,因为还没有尽到家庭的责任,更不能辜负国家的多年培养。

为治病救人殚精竭虑的朱医生,在查房时会给小朋友带巧克力,也会和患者开一些轻松的玩笑。

在《闪闪的儿科医生》中,陈欣欣主任的个性尤为鲜明。从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工作30年,言行中带着“大佬”的云淡风轻和胜券在握,这一切都以精湛的医术为支撑。

“交给我,我保证她活”,医生口中的这句话,带给患者莫大的安全感。也难怪观众会说:“他好拽,我好爱。”

纪录片通过呈现各科室联合会诊的紧密配合、手术室里有条不紊的操作、病房内外不厌其烦的沟通宽慰,让医生的形象更加多元,也更加有血有肉

有时候,医生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不容许一丝一毫的差错和故障;而医护间的互动,让人感受到在治愈疾病之外的精神疗愈。

《生门》《急诊室故事》《共和国医者》……在医疗纪录片里,我们看到患者和家属对医生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尊重,也能看到医者仁心的无数个动人瞬间;我们看到医学在不断发展中的生命力,也能看到医术高超的医生和顽强求生的患者都是闪闪发光的。

在悲欢之外看到启迪和希望

和大部分医疗纪录片相同的是,《闪闪的儿科医生》带领观众思考生命的价值,增进医患间的沟通,改善医患关系。不同之处在于,《闪闪的儿科医生》在叙事上不局限于呈现医生和患者如何应对重症、疑难杂症,同时也着眼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生理与心理问题,让外行们不只是“看热闹”,还能调动生活中的经历、体会,获得启发。

第三集《青春那些事》,镜头对准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们。他们中有的因畸形审美陷入身材焦虑,有的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有的产生了情感的萌动,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正确的引导,往往为此付出了健康上的代价。医疗纪录片在此刻发挥了医疗科普的作用,提醒观众不要忽略成长中的“小事”。

医疗纪录片涉及的议题较为严肃,如果过度表现人类面对疾病的生生死死,很容易“致郁”,儿科的独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观众的紧张和不安

在另外一部聚焦儿科日常的医疗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中,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带来了一抹活泼的亮色。

怕打针,捂住眼睛耳朵又忍不住望向长长的针尖↓

怕光头医生,小病友间奔走相告,躲到床下↓

也怕妈妈为自己担心,悄悄告诉医生“嘘”↓

小朋友的可爱和懂事消解了病痛带来的过于悲伤的氛围,除此之外,《你好,儿科医生》还从家长的教育角度引发思考。“鸡娃” 妈妈只因孩子调皮不爱学习就踹伤他;孩子生病了,家长不送医,却说“男子汉,要忍着,要有担当”;用偏方治病,耽误了治疗......很多时候,父母也需要学习教育理念,掌握医疗常识。

疾病带来的困扰是医疗纪录片避无可避的话题,但除了生命所承载的悲欢,医疗纪录片正尝试拓展叙事的边界,将思考的触角从医院空间延伸至生活空间,去探讨生与死之外的领域,带给观众启迪和希望

所谓“疗愈”,既有医生的救治、医院内的治疗,还有回归生活的最终痊愈,以及各种疾病起因前探的预防。医疗纪录片正在尝试从更多维度给出疗愈的意义。


相关阅读

  • 医疗 为莘莘学子撑起医疗 卫生服务的“保护伞”

  • 本报讯 (记者 王洋) 十年寒窗磨一剑,6月7日至8日,莘莘学子迎来了高考,书写自己青春里浓墨重彩的篇章。在这重要的时刻,我市为做好高考期间医疗保障工作,十三个县(市、区)相关医疗单位
  • 我市“口腔种植”告别“万元时代”

  • 4月20日起,我市全面实行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牙冠竞价挂网“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措施,该措施降低了单颗常规种植牙的价格,减轻了患者口腔种植医疗费用
  • 沅陵: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 怀化日报全媒体讯 今年以来,沅陵多措并举,加快补齐基层全科医生人才不足短板,推进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该县认真组织开展农村订单定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医疗纪录片:从悲欢中来,向希望而去

  • 前段时间,热搜上有一条让人痛心的消息:15岁女孩因不合理减肥导致重度营养不良、呼吸衰竭而去世,165厘米的身高仅剩24.8公斤体重。画面来自于医疗纪录片《闪闪的儿科医生》,片中
  • 新龙江 新故事|“我要把双脚深深踏进泥土”

  • “朱主任,我家该用什么肥,具体怎么操作?”每年,村民们都会询问一下“朱主任”农业生产相关知识。朱主任名叫朱有利,是倍丰集团农化服务中心主任。自201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已经从事
  • 1—5月共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 6月7日,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5月份,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两省市党委、政府狠抓项目投资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实现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增”目标,继续抢抓当前施工黄金期,协调
  • 考场外那些暖心瞬间

  • 众人帮助受伤考生。爱心送考。助力高考,为梦护航。社区志愿者为考生提供服务。驻马店网讯(记者 高琳琳)守护、等待、帮助、坚守……6月7日,记者在驻马店市区考点看到,考场外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