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五一”假期北京舞台百花齐放

日期: 来源:北京发布收集编辑:北京发布

吕思清等名家带来“弓弦盛宴”音乐会,2023年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启幕。

  “五一”假期,北京的舞台真可谓百花齐放: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时隔一年重启,口碑话剧《惊梦》再度登台,歌剧《青春之歌》、音乐剧《觉醒年代》、话剧《海鸥》等新戏首演……繁忙的日程排期、丰富的演出类型、人流如织的地标剧场,成为节日的美丽风景。

  据悉,“五一”期间,全市147个演出场所共举办293台、1170场高品质演出。一次次大幕起落间,一声声鼓掌喝彩里,“大戏看北京”的名片越发闪亮。

  好戏登台 名家大作齐聚北京

  舞台上,张艺执棒的中央芭蕾舞团室内乐团铺垫出丰富的音响,吕思清、黄蒙拉、王小毛、黎雨荷4位小提琴家与中提琴家苏贞、大提琴家秦立巍分立左右,各自高光不断,《庆丰收》《新疆之春》《牧歌》《玛依拉》《欢庆歌舞》5首中国作品联奏节拍热烈,优美喜悦的旋律涌动叠加,把夜晚的气氛推向节庆的高潮——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弓弦盛宴”。从傍晚到深夜,从巴洛克经典到家喻户晓的《梁祝》,5月1日和2日,多位提琴名家带着精心编排的十几首作品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两晚登台,拉开了2023年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的大幕。

  “我和观众们都非常期待接下来的精彩演出。”五月音乐节艺术总监吕思清说。他预告了今年音乐节的阵容安排,上海四重奏、鲁道夫·布赫宾德等闻名世界的中外音乐家都将在这个5月接连来到国家大剧院,作为演艺之都的北京,向来是艺术大师的钟情之地。

  “陈佩斯老师的演技真的太棒了!”观众小鱼(化名)感叹道。5月1日晚,走出天桥艺术中心后,她仍然沉浸在话剧《惊梦》的余韵中,想要在朋友圈分享感受,但一段话写写删删,总是找不到最合适的形容。自2021年首演以来,《惊梦》正在锤炼为新的经典,它的故事发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昆曲班被裹挟在时代的洪流里,左支右绌,啼笑皆非。为了这部戏,小鱼专门从天津赶到北京。“五一”假期处处人潮涌动,“但能看到艺术家们这么精彩的表演,辛苦点儿也值了!”

  新作首演 中外经典题材交相辉映

  在搬演经典作品的同时,北京的舞台始终在孕育着“新”的灵感。

  “让青春之歌在天宇上飘!”历经亲友牺牲与苦难的林道静彻底觉醒,投身革命。大幕落下,歌声余韵不绝。4月27日至5月1日,历经多年打磨的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青春之歌》终于成功首演。作曲家张千一、编剧赵大鸣、导演王晓鹰等一线艺术家组成的主创团队携手宋元明、赵丽丽领衔的歌唱家,歌剧化再现了这部影响几代国人的经典作品。

  “无论历史和社会怎样发展,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对信仰的崇尚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张千一说。他用难度极高的手法,让全剧音乐始终保持着昂扬鲜活的状态,展现上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燃烧着信仰与热血的青春,戏中人的家国精神与当代观众深深共鸣。

  红色观演热潮同样“席卷”了世纪剧院,4月28日至5月7日,改编自43集同名电视剧的音乐剧《觉醒年代》在这里迎来首轮演出。两个半小时,33首原创音乐,刘思维、于晓璘、王培杰等青年演员再现了百年前风起云涌的时代画卷。曾在电视剧中把陈独秀诠释得深入人心的于和伟,被同行们投入的表演感动、鼓舞:“音乐剧和电视剧表达了同样的主题,就是在那样一个风云际会的年代,有一群理想主义者为了自己的信仰,不惜牺牲,勇往直前,他们永远值得我们最高的敬意。”

  在以当代审美、时代追求再现红色题材作品的同时,外国经典也在北京的舞台上被赋予新的表达。5月1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新排作品《海鸥》在曹禺剧场首演。《海鸥》是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对生活、人心的描摹和揭示具有跨越时空的影响力。“把一下经典作品的脉,当中都有一种关怀和怜悯。”导演濮存昕说。

  艺术普及 家门口也能看大戏

  艺术从不设限。精彩的演出不只存在于城市的核心地段,也可以来到观众的家门口。

  5月1日和2日,天津交响乐团由指挥家董俊杰执棒,连续两天午后登台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亮相台湖星期音乐会。第一天,“黄河”和“梁祝”两部最为著名的中国协奏曲奏响,前者豪迈雄壮,后者柔婉凄美,截然不同的风格张力十足;第二天,柴科夫斯基3部芭蕾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天鹅湖》的音乐接连上演,格外悦耳动人的旋律赢得全场喝彩,音乐家三度返场,感谢观众的热情。

  许多观众趁着假期带孩子来感受艺术启蒙,家住通州区的蒋先生就是其中之一。近几年,主打艺术普及、票价低廉的台湖星期音乐会越发成熟,蒋先生是这个演出品牌的资深回头客。“我的女儿正在学钢琴,所以我经常带她来听听音乐会,看看名家们都是怎样表现音乐的。”蒋先生说。不久前,他和女儿还观看了郎朗在台湖剧场讲解的钢琴大师课,从基本的手型到对音乐的理解、对钢琴的热情,小朋友受益匪浅,这一次,她非常喜欢钢琴家万捷旎与天津交响乐团一起演绎的“黄河”协奏曲。(来源:北京日报)

相关阅读

  • 石家庄火车站将迎“五一”返程客流高峰

  • 自“五一”小长假铁路运输以来(4月27日至5月2日),石家庄火车站共发送旅客105.5万人,日均发送旅客17.6万人。截至目前,预计节后客流将于5月3日达到返程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18.6万
  • 北京城区公园商圈热度高 交通场站再迎客流高峰

  •   今天,高速公路继续免收小客车通行费用,机动车尾号不限行。各条高速公路通行车辆仍然较多;5月4日是假期后首个工作日,早高峰交通压力突出;5月6日是不限行工作日,预计全天通行压
  • “靓”出个性!泰山·新青年音乐节展青春潮流

  • 5月2日至3日,泰山·新青年音乐节在泰山脚下举办,带来一场关于青春和潮流的视听盛宴。现场的音乐人与乐迷,甚至工作人员,都精心打扮而来。作为音乐节上的“时尚先锋”,现场乐迷开
  • 听!烟台与迷笛在山海间奔赴

  •   今年烟台的“五一”假期有什么?  有“迷笛”!  没错,千呼万唤,万众期待,这个春天,音乐节的风终于吹进了烟台。  4月27日—5月1日,烟台黄渤海新区举办迷笛奖颁奖典礼以及
  • 今年“五一”这10大景区人最多!

  • 有人说,“五一”假期,看了山和海,也看了人山和人海。据大数据统计,五一假期杭州西湖游客量居榜首。4月29日零时至5月1日16时,全国景区游客量排前十的景区分别为:杭州西湖、南京夫
  • 北京建都,要从870年前的这件事开始讲起

  • 1153年4月21日(金贞元元年三月二十六日),海陵王完颜亮将金朝都城从上京(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南迁至燕京(今北京),取名“中都”,寓意其居五京(金朝五都)之中、天地之中。他把宫廷、宗庙
  • 今年五一这些景区人最多,你去打卡了吗?

  • 今年五一这10大景区人最多 你去了热门景区还是小众景点?有人说,“五一”假期,看了山和海,也看了人山和人海。据大数据统计,五一假期杭州西湖游客量居榜首。4月29日零时至5月1日16
  • “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5月播出资讯

  • 5月,将有《龙城》《温暖的,甜蜜的》《外婆的新世界》《无间》《文物里的北京》《乡村一定行》等多部“北京大视听”重点文艺精品项目播出。其中《龙城》触及多个家庭生活话题,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五一”假期北京舞台百花齐放

  • 吕思清等名家带来“弓弦盛宴”音乐会,2023年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启幕。  “五一”假期,北京的舞台真可谓百花齐放: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时隔一年重启,口碑话剧《惊梦》再度登
  • 石家庄火车站将迎“五一”返程客流高峰

  • 自“五一”小长假铁路运输以来(4月27日至5月2日),石家庄火车站共发送旅客105.5万人,日均发送旅客17.6万人。截至目前,预计节后客流将于5月3日达到返程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18.6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