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吕铭康:粤人与京剧

日期: 来源:民进网收集编辑:民进网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尽管是发源于北京,但在全国各地都拥有广大京剧爱好者,京剧确实是受众极为广泛的戏曲艺术。

  我原籍广东新会,早于1950年代七八岁时就开始酷爱京剧,经常斗胆一展歌喉,学唱几句花脸选段。1956年起,还多次登台票戏。也正如此,我在广播电台主持了14年京剧节目;还于2007年起走南闯北奔波一年,终于写就了《青岛与京剧》一书出版。也鉴于此,我格外关注起我们广东人与京剧的关系问题来了。

  很自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的前辈同乡——广东新会人梁启超(1873—1929),是他在百年前高度赞誉京剧泰斗谭鑫培:“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事实雄辩地证明,伴随着百年来京剧的发展和对世界的影响,“伶界大王”谭鑫培之名,不仅没有消散于历史尘埃之中,反而熠熠生辉,至今回响不绝。梁启超是蜚声中外的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与康有为合称“康梁”。可见,当时蛰居京城的梁启超肯定是位京剧迷,而且还是谭鑫培以及谭派老生的“粉丝”。

  再就是著名京剧剧作家罗瘿公(1872—1924),祖籍广东顺德。程砚秋后来能够以“四大名旦”之一而名满天下,罗瘿公可谓是功不可没。早年,程砚秋卖身荣蝶仙门下学戏,才资优异,13岁即成名角。但不幸的是,在发育期程砚秋的嗓音发生了“倒嗓”,而师傅兼老板荣蝶仙仍强迫程赴上海演出,眼看一个很有前途的艺术生命就要毁于一旦。当时的京城名士罗瘿公很是欣赏程砚秋,于是将程从荣家赎身出师,并亲自教程砚秋识字、读诗、练习书法,帮助指导程养嗓练功,又请名师王瑶卿、阎岚秋、乔惠兰、张云卿等教程京剧、昆曲、武功。两年后,程砚秋不仅嗓音恢复,而且创造出程派新腔,风靡一时。罗瘿公于1921年至1924年病逝前的三年中,亲自动笔为程砚秋编写出《龙马姻缘》《梨花记》《花舫缘》《红拂传》《玉镜台》《风流棒》《鸳鸯冢》《赚文娟》《玉狮坠》《孔雀屏》《青霜剑》《金锁记》等12出戏,多为程早年常演剧目。

  一般说来,京剧在上海影响颇大,票友众多且高水平。其中有“票界老谭”美称的罗亮生(1889—1971)非常引人注目。其实,他是广东大埔人,旅居上海,曾在金星保险公司等处任职。他幼年酷爱京剧,民国初年主持雅歌集票房、工老生。20年代研究谭派,为陈彦衡十大弟子之一。他曾演出《举鼎观画》,轰动沪上;1925年为高亭唱片公司灌制谭派名剧《空城计》等唱片;1930年代与名票江梦花、徐凌云共组“谈戏聚餐会”,专事京剧研究评议。并与汪桂芬、孙菊仙、余叔岩等名伶均有交谊。罗亮生著有《上海京剧票房及票友》《戏曲唱片史话》等。

  据我所知现有两位女性京剧旦角名家也是广东人,并且我看过她们的戏。

  一位是李世济(1933—2016),她祖籍广东梅州,长于上海。专工京剧青衣。自幼喜爱京剧,5岁学唱《女起解》,得到程砚秋、芙蓉草的指教,13岁跟程砚秋,学演青衣,后向梅兰芳、赵桐珊、王幼卿等问艺。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打下基础。1950年,肄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于1952到各地参加巡回演出,1953年成立“李世济剧团”。1956年调入北京京剧团,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合作,大大提高了表演水平。李世济的唱腔委婉圆润,善于细致刻画人物,韵味宗法程派。

  另一位是云燕铭(1927—2010),原名罗钜壎,祖籍广东南海。她自幼随母新兰秋学花旦,8岁即登台演出,9岁入南京厉家班,曾先后拜冯子和、吴富琴、王瑶卿为师,同时得到梅兰芳、欧阳予倩、赵桐珊、雪艳琴等名家的指点和帮助。1939年后在北京、上海、南京、济南、唐山、天津、沈阳等地演出。先后与麒麟童、高盛麟、李少春、袁世海、杨宝森、周啸天、盖叫天、马连良、叶盛兰、高百岁等合作,声誉鹊起,名震京、沪、鄂等地。解放后参加戏曲改进局京剧建国后参加戏曲改进局京剧研究院(后为中国京剧院),并拜王瑶卿和梅兰芳为师。其间,先后跟李少春、张云溪、张春华、李宗义、李洪春等人合作演出了许多新编历史剧,如《三打祝家庄》《兵符记》《三座山》《猎虎记》等戏。1958年调至哈尔滨市京剧团。她的唱腔柔婉甜润,表演细腻洒脱,善于刻画人物。

  还要提及的是,著名粤剧大师薛觉先(1904—1956),广东顺德人。而他也是非同一般地酷爱京剧。1920年代中期,他在上海拍电影的过程中,发现京剧技艺精湛,就对人说:“今日的戏剧艺术,应随着时代同行并进,才不致落伍泯灭。”于是下决心学习京剧艺术。他跟著名京剧红生林树森学习,并粉墨登场客串京剧《古城会》扮演关公,无论行内行外,都一致好评。薛觉先取京剧艺术之长,来丰富粤剧艺术,并不断创新,提高唱、念、做、打水平;他在腔调方面,借鉴京剧婉转和谐的唱腔,创造出一种字正腔圆,韵味浓郁,节奏感强,善于表达情意的“薛腔”。

  由此可见,我们广东人与京剧确实有缘。

  (来源:民进青岛市委会,作者系青岛民进会员,作家、文艺评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


相关阅读

  • 江苏东台:深耕长三角 融入大上海

  • 九月秋来,江苏省东台市“深耕长三角,融入大上海”喜获大丰收。9月5日,2023东台(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投资说明会举行,近200名客商嘉宾会聚一堂。现场签约产业项目18个,涉及先进制造业
  • “迎亚运”“教师节” 中国海影城特惠来袭

  •   通讯员 卓琳钧 徐婧   记 者 董小滋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即将盛大举行!山海之间,运动之美。滨海之城象山以三面环海、背靠青山的优势,承办杭州亚运会帆船和沙滩排球赛
  • “菜市场”成年轻人City Walk打卡地

  • 北京三源里、上海蒙西、杭州红石板……在一二线城市,菜市场正成为City Walk(城市漫步)打卡热门地。大众点评上,涌入菜市场的年轻人,或在评价区写下“菜场寻宝记”,或在攻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吕铭康:粤人与京剧

  •   众所周知,京剧是我们的国粹,尽管是发源于北京,但在全国各地都拥有广大京剧爱好者,京剧确实是受众极为广泛的戏曲艺术。  我原籍广东新会,早于1950年代七八岁时就开始酷爱京
  • 今天上午,潍烟铁路全线无砟轨道完成施工

  • 今天上午,由中铁上海局承建的潍烟铁路6标段福山南站路基段完成最后一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道床板浇筑任务,标志着潍烟铁路全线无砟轨道工程全部完工,为后续铺轨贯通和通车运营
  • 射洪市瞿河镇牛心村:高粱红了收割忙

  • 9月6日,记者在射洪市瞿河镇牛心村酒粮基地看到,村民利用晴好天气驾驶大型联合收割机抢收、转运高粱,呈现出一派丰收繁忙的景象。据了解,近年来,射洪市大力发展酒粮产业,在推进撂荒
  • 安徽歙县:片片桑叶助振兴

  • 种桑养蚕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的传统产业之一。2023年,歙县武阳乡与浙江工厂化养蚕企业合作,在洽河村实施桑叶制粉育蚕初加工项目,开发蚕食饲料,把秋蚕养殖结束后无人问津的桑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