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口碑8.3,谁在给《宇宙探索编辑部》打5星?

日期: 来源:极客电影收集编辑:极客电影


你可能都没注意到,由孔大山导演、龚格尔制片的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累计票房已经(默默)超过5700万,票台预期总票房能突破6200万。


同时,影片上座率稳定坚挺,显然有一波忠实观众在持续“用脚投票”。



作为小成本科幻,《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票房成绩肯定不可能跟首日票房就逼近5亿的《流浪地球2》相比;但它的好人缘和好口碑,却让它成为中国科幻“不容忽视的另一种可能”。


△ 本片在平遥影展斩获四个奖项,上映20天依然守着8.3的高口碑


郭帆作为本片监制,据说没让孔大山为商业操心,甚至没要孔大山去见任何资方。


△ 身为《流浪地球2》的B组导演,孔大山(右一)陪着郭帆(中)路演


如果说“小破球”代表的是中国影视工业对科幻想象力的追赶,那么“编辑部”则代表着中国科幻对“人心”的思考。



精神病开大会,“民科”往事荒诞又浪漫


开场五分钟,就被精神病到了。


“伪纪录片形式”的80年代采访片段,一上来就给足了《走进科学》那味儿,“好这口”的观众立刻就能被孔大山导演“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恶趣味”俘获。



阿波罗热水器来和杂志社谈合作,主编唐志军却被卡在宇航服里差点憋死,狼狈不堪——此处隐喻非常明晰,老唐是个被执念困住的人。



老唐的宇航梦最接近实现的时刻,是被消防车吊在半空成功转运出窗外,配合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和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交响曲第二乐章,高雅与土味、严肃与“沙雕”的冲突和割裂从此开始贯穿全片。


一个荒诞不禁的“民科”故事由此展开。



唐志军虽然穷到交不起暖气费,但又一次在网上发现超自然现象的视频后,他还是执意和一帮“都有点病”的社会边缘人组队一路向西、深入蜀地,砸锅卖铁也要和外星人千里相会。



导演孔大山在路演中多次提到“以西游记的方式解读人心宇宙”。


队伍里一路骂骂咧咧的秦彩蓉是“猪八戒”;身为体制内气象工作者,却每天捧着大绿棒的酒蒙子那日苏,承担了任劳任怨的“沙和尚”的角色;


被唐志军视为线索、和外星人有联络的乡村文艺青年“孙一通”是孙悟空,他头顶铁锅的造型自然是受到80年代举国上下“气功热”的真实素材启发,那时气功信徒们认为头顶铁锅可以帮助接收宇宙能量。



孙一通不食人间烟火,身在农村,爱好写诗,认为“数学就是太确定了”,不适合他——他是“诗性”的代表;


而唐志军与他完全相反,他是“科学”的信奉者,将吃饭理解为“生命体征维持餐”,他认为“艺术只是人类社会问题的缓冲方案,只有科学才能解决问题”。


他们两个恰好是当下现实社会中,对科学艺术持不同态度的两类人的缩影。



片尾,“理性代言人”唐志军在山顶获得顿悟,他放弃了宇宙的宏大叙事,开始关注人类个体的私密情感。


本片讲的正是“一个崇尚绝对理性的人,最终学会了写诗”的浪漫故事。



票房一波三折,谁在给《宇宙探索编辑部》打5星?


戴锦华老师曾在自己的年度电影观察里点评说,“《宇宙探索编辑部》如果找到了它的观众,应该能成为一部叫好叫座的电影”。


豆瓣口碑8.3,票台评分9.2,影片好口碑毋庸置疑;然而本片票房起起落落、一波三折,或许和该片的文艺气质浓厚,受众限于特定影迷群体有关。


△ 图片来源:猫眼专业版


┃ “这种艺术对人类来说还是太早了”


一位小红书网友看完影片的评价是,“这种艺术对于人类来说还是太早了,哈哈哈。”



作为伪纪录科幻喜剧,影片贡献了太多堪称神来之笔的高级笑点。“口味过于嬉皮了”——但熟悉这种审美趣味的人,一定会立刻被电影抓住。


△ 影片编剧、孙一通的饰演者王一通小红书账号,网友直呼不像是演的


对喜欢这种“精神病美学”的观众来说,影片的每一个笑点,甚至每一张海报的字体都精准打在他们的审美上。



不论是开场的宇航服高调亮相大失败,还是戏谑郭帆导演“流浪的球”剧组莅临参观,亦或是“致敬”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的“金箍棒”型假外星人腿骨;


高级感一转身便跌落到土气,一本正经交接给胡说八道,观众跟着在有意义和不着调之间反复横跳。



观众需要和主创们“网感”相近,才能迅速get到全片各种恶趣味烂梗,get到的人会觉得那都是不带恶意的俏皮话,看不懂的人甚至会感到被冒犯。


将展示底层人物生活碎片的粗粝画面,配上精致提炼的“高雅艺术”;看似对立的两者在极限拉扯中达到内在张力的平衡。在这种荒诞的缝合感之下,核心内涵是邀请观众思考,成长于不同背景的人之间的共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电影的“high点”是非常挑观众的。


能和影片主创们共享审美趣味的观众,肯定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能和老唐、那日苏、晓晓、孙一通这些“怪咖”小人物共情,才格外喜欢这部电影。


正如孔大山导演提到,“民科”是属于全民狂想的八九十年代的时代产物,如今这些人如何完成他们的精神自洽,这便是他拍摄《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初衷。


科幻固然是尝试幻想未来世界的另一种可能性,但其本质依然离不开“人”本身。


《宇宙探索编辑部》用充满温情的方式,去关怀他们的内心世界,表面是寻找外星人,实际是唐志军个人的自我接纳之旅——自我接纳的道路,是不分教育和成长背景的人,都要走过的修炼之路。



那些表示“看哭了”“5星推荐”的观众,一定是经历过这场修炼的人吧!


┃ 评价两极化,国产科幻电影“地板砖”?


尽管戴老师说“这部电影门槛并不高,好可爱,好可笑” ,但还是不出意料看到了很多认为影片看不懂想表达啥、太装逼做作之类的一星差评。



特别是现在上映过半月的节点,越来越多因网传好口碑才买票的观众,开始发声,表示看不出好在哪儿。


△ 口碑平台讨论区


《宇宙探索编辑部》文学性很强,充满自我表达,有网友评价它为“《路边野餐》科幻版”,出现两极分化的评价也在预料之内。


首先,“伪纪录片”这种看似不够精美的形式,本身就在削弱商业性,抬高了观影门槛;古典乐、诗歌、哲学主题、底层记事等严肃内容可能会让一部分观众觉得太沉太累了;为了保证纪录片质感和笑点抖包袱效果而选用的大量跳切,也晃得人头晕。


对于不少影迷而言,本片大概不能满足他们对一部集“国产科幻 + 郭帆 + 豆瓣8.3”三个标签于一身的作品的预期。


而且大部分观众对科幻的执念,是关于高精尖技术、先进武器、恢弘壮阔的外太空想象这些元素的;但《宇宙探索编辑部》又“村”又“土”,还在和你讨论哲学而非科学。


所以,连导演孔大山自己都戏称这是“国产科幻电影的地板砖",“一点都不科幻”。


△ 导演孔大山在上海参加路演


但是,身担“探索国产科幻电影的另一种可能性”大任,《宇宙探索编辑部》定位本就与硬核重工业科幻长篇不同,它对标的是姜峯楠(电影《降临》原著小说作者)充满人文关怀、重叙事技巧与人物塑造的软科幻。


没有烧钱的视觉特效,本片是中国科幻从视觉奇观、技术想象,转向兼顾形而上思考的另一种新尝试。


当《流浪地球》系列的大制作让中国科幻有了自信,铺垫好科幻的文化土壤和工业基础;接着像《编辑部》这样的软科幻才能开始在此基础之上讲好一些小而美的故事。



月薪三千,就爱关心宇宙


有些宇宙天文类短视频博主在提及《宇宙探索编辑部》时,评论区会出现“月薪三千,就爱看这个,怎么办?” “看完之后觉得自己好渺小,更加不想上班了”这样的留言。


伴着壮丽音乐看完宇宙起源的编年史,亿万年浓缩在5分钟的视频里,沧海桑田,人们很难不被这种朴素的煽情打动。


就像老唐认为自己的电视机出现雪花点,是受到了宇宙微波的干扰——“这不是普通的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不得不说,这台词本身就蛮感人的。



然而, “看完之后更加不想上班了。”


代表人类求知精神极致的科学,和探索宇宙本身富有的诗意,和我们在鸡零狗碎的现实生活中动弹不得的境况,产生了强烈的对比。


老唐一厢情愿地卡在80年代,其实内心是希望自己可以被嵌在探索宇宙这样的宏大叙事里,把他从世俗生活中拯救出来。


他和那日苏都是没有找到日常生活解决方案的人。


给《宇宙探索编辑部》打5星的人,一定能对此与他们产生共鸣。


老唐一厢情愿地卡在80年代,其实内心是希望自己可以被嵌在探索宇宙这样的宏大叙事里,把他从世俗生活中拯救出来。


他想向在他看来“代表更先进文明的”外星人请教那个他无法释怀的问题:“人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意义?”


“诗人”孙一通反问:“如果外星人也想问我们这个问题呢?”


理性发展到极致之后,必然导致无尽的虚无;是投身虚无,还是去关心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在这个时空里好好驻足一次?


抖音评论区刷到过一段意味深长的互动:


“宇宙这么大,却卖我7万一平。”

“宇宙这么大,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只有地球,卖你7万一平便宜了。”


所以,要珍惜生活在地球的机会啊!



- END -

相关阅读

  • 认知偏差:为什么一些人拒绝保持社交距离?

  • 编者按:认知偏差是人们在知觉自身、他人或外部环境时,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觉结果出现失真的现象。在疫情扩散期的危险时期,世界范围内仍有不少人会选择放弃保持安全的社
  • 自从得了“神经病”精神好多了

  • 最近电影市场可谓是迎来了“大复苏”,《忠犬八公》《铃芽之旅》等电影纷纷上映。在众多电影里,有一部从导演到演员,再到片名都看起来十分“小众”——《宇宙探索编辑部》。但是
  • 紧绷的风筝线“锋如刀”一碰就伤

  •   山西晚报讯(记者 宋俊峰)春暖花开的好时节,很多人喜欢去户外放风筝。不过,最近屡屡发生因风筝线引发意外,进而导致人员受伤的情况。4月17日,山西消防提醒,看似“柔弱”的风筝线
  • 阿列克谢·斯塔罗宾斯基︱天文名家录

  • 4月19日阿列克谢·斯塔罗宾斯基Alexei Starobinsky今天是俄罗斯天体物理学家,宇宙学家阿列克谢·斯塔罗宾斯基(Alexei Starobinsky)75岁生日。斯塔罗宾斯基曾在莫斯科国立大学
  • 出汗能排「盐」?运动1小时能排几克「盐」?

  • 本文约 1000 字,阅读约需 2 分钟高盐饮食的危害,相信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以往大家都关注“少吃”,口重的朋友就比较痛苦,吃饭都不香了……如果“少吃”做不到,那“多排”有没有
  • 怪才涂:赚钱门道最重要

  • 想赚钱什么最重要?徒弟小胡问。怪才涂一直觉得门道最重要,懂得赚钱的门道,才能更好的赚钱。懂了赚钱的门道,也就事所谓的开窍了。不开窍,做不出大结果。赚钱涉及到方方面面:信息、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口碑8.3,谁在给《宇宙探索编辑部》打5星?

  • 你可能都没注意到,由孔大山导演、龚格尔制片的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累计票房已经(默默)超过5700万,票台预期总票房能突破6200万。同时,影片上座率稳定坚挺,显然有一波忠实观众在
  • 长三角铁路“五一”假期运输方案出台

  • 交汇点讯 4月20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长三角铁路“五一”假期运输方案近日出台,此次“五一”假期运输期限自4月27日起至5月4日止,共计8天。在此期间,预计发送
  • 老旧小区焕新+1!这里解锁苏式新生活

  • 焕然一新的住宅、精致典雅的苏式小游园、宽阔整洁的道路……近日,苏州吴门桥街道南环花苑小区综合整治工程进入了尾声,小区正以全新的面貌奏响居民幸福生活的新乐章。据悉,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