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牛人那么多,为什么中国人只纪念他?

日期: 来源:一条收集编辑:一条

中国历史上,能和一个节日关系如此紧密的,

只有屈原一人。

为了纪念他,

导演郭小男耗时一年,

来到屈原的故乡秭归采风,

创造出大型话剧《屈原》,

日前在武汉、宜昌、北京三地巡演。

它打破了历史剧惯有的演法,

呈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屈原。

▲由湖北长江人民艺术剧院湖北三峡演艺集团联合制作的《屈原》打破了历史剧惯有的演法

2小时的剧长,

不仅浓缩了屈原40年的政治生涯,

更充分展现了他的诸多名篇如《离骚》、《天问》、《九歌》……

时间和空间都不是一条直线,

不同时期的屈原、楚怀王、张仪会同时出现,

《九歌》中描绘的诸神,

与站在汨罗江畔的屈原进行对话……

“如果把这部话剧,单单处理成‘政治宫斗’场面,几乎是对楚文化和屈原的大不恭。”

▲导演郭小男接受一条采访

公演前夕,

我们到武汉采访了郭小男,

他一出道就被誉为“上海导演界的新星”。

以下是他讲述的话剧《屈原》的创作幕后。

自述:郭小男

编辑:陈 星

责编:倪楚娇

▲武汉东湖公园里伫立着屈原雕像

说到屈原,我们会有印象,他是一个投江的人。可能不知道他的经历、生平、时代,但他的死一直通达到今天,为什么全世界都知道屈原?原因是什么呢?

去年年初,我接到这个项目,花了一年多的过程,做案头工作。对剧本的研究,田野考察,看的资料浩如烟海。

这段历史看过去不陌生,但春秋战国历史阶段的戏,距离当今2000多年,楚韵、楚风、楚辞,拿捏它的韵味很吃力。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做案头工作

在采风的时候,我们去了他的故乡秭归。秭归在层峦叠嶂的山里,靠近长江,江面特别宽阔,看不见一点波浪,一点湍急。

我突然感觉到这的确是帝王之乡、神明之乡。一个人出生、成长在这里,胸怀真的是不一样,是屈原能够问天问地的场景。

▲湖北博物馆的楚国八百年展览,访客络绎不绝

一路这么走过来,宜昌博物馆、荆州博物馆、湖北博物馆、郢都的废墟,非常意外,真的是不见其物,不生其思。

楚国的青铜器、祭祀的工具,乐器编钟、磬,当时铸造冶炼和艺术的工艺,今天的人都做不到,就像看外星人的文明一样。这一切,为什么能在楚国生发呢?很神秘。

我特别想把这种“神灵感”捕捉在戏里,把梦幻,诡异的精神元素贯穿全剧。

▲把梦幻,诡异的精神元素贯穿全剧

历史剧常常是一个顺时针的写法,宫斗戏的格局,表达为了权,为了利益、为了党朋,势力等等,不同的团体之间一次一次的戮杀。

但《屈原》如果单单处理成“政治宫斗”场面,几乎是对楚文化和屈原的大不恭。这次的剧本,内容可能更落在文化冲突、价值观冲突的相互撞击上,写法相对现代。

这次的舞台设计,其实是个祭坛,带有楚巫的奇异的风格。

某种意义上,演出也是一种仪式,我相信观众应该能在看戏的过程中,有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对屈原精神的一种祭奠。

▲王洛勇饰演屈原

编剧黄维若写的是,屈原在投江的那一刻,对他过去40多年人生的倒叙回忆,从公元前316年到277年,屈原不断被打击,不断被抛弃,不断被人们不接受的过程。

第一场戏,就发生在汨罗江畔,已经流放了20年的屈原,在梦中和他《九歌》当中的诸神相会。他们各自唱出《九歌》中的一句话,一种精神交流的感觉。

我用这场戏,定下一个基调,这是现实、虚幻,相交织的一部话剧。现实中的楚国、未知神秘的宇宙,屈原在里面穿行。

▲剧中不定时实现灵魂对话

时间、空间,都不是直线的了。不同时期的屈原、楚怀王、张仪有时会同时出现。人与人对话,人与神对话,人与鬼对话,人与灵魂对话。

为什么这么设置呢,因为我想塑造屈原的另外一面。

他的爱国主义形象,是一定的,是大家公认的,是从郭沫若先生那版《屈原》里就奠定下来的。

但我们可以把坐标系再放得更广袤、更宏大、更深入一些。

屈原除了是一名爱国政客,终极理想是“明君贤臣共兴楚国”,脑子一根筋似地跟楚怀王争了一辈子。

在这之外,他还是中国第一位浪漫派诗人,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橘颂》,他还是楚国的大巫,承担着通神明的祭祀工作。

▲剧中把屈原写的中国第一首咏物诗《橘颂》融合进去

而且屈原的出身是继承三皇五帝的,他和楚怀王是同宗同祖,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祖先神祝融跟他在血脉上都有某些联系。

史前的文化,在他的身上有一种传递和嫁接,使他跟别的历史人物区别开来,文天祥、郑成功、岳飞、杜甫,跟这些人相比 ,他的文化理念,哲学精神可能更加宏广,更加宽阔,所以塑造他很难。

这一层神性的一面如果不表达出来的话,你没法接通他的密码。

▲剧中屈原的青年形象是一个高雅、端庄的楚国贵族

所以他的青年形象,是一个楚国贵族男子,集高贵、清雅、端庄、干练等气质于一体,喜戴高冠、佩长剑,喜以花草为服饰,喜佩玉石,“以花为食”,身材高挑,气宇轩昂。

我们一直希望,找一个在武汉本地的楚国后裔来演屈原。

最后选了王洛勇,他还真是在这边生活过一段时间。洛勇体能很好,他做科京剧,又受过话剧的专门训练,在音乐剧的百老汇锤炼了那么长的时间,所以他的舞台技能的准备是很完整的,这样的演员确实不多。

排练时,他严格的自律,早晨跑步,晚上不吃饭,每天到江边去大段地去背台词。他在台词的表现上,舞台的动力上,机体的塑造上,已经表达得非常充分。

▲最后屈原自尽的戏份,是高潮

最后屈原自尽的戏份,是高潮,也是我最喜欢的段落。洛勇手边的道具不多,只有一个竹简,舞台上可以说空无一物,他能够借助的东西不多。

被放逐20年的屈原,顺着江一直走到湖南洞庭湖边,他有太多问题要问了。《天问》有374句,提出了172个问题,问天、问地、问苍生,宇宙混沌的开启,他都在发问。

洛勇也找我“吐槽”过,太难演了,因为这172个问题,要用不同的状态去表达,他就说:“溜大街我也演了,坐那一动不动的我也做了,边走边定也做了,甚至跳现代舞,我也跳了。”洛勇完成得非常好。

▲结尾,屈原朗诵《天问》段落

在20年被流放的过程中,屈原没有去写“少小离家老大回”,他也没写“飞流直下三千尺”,他写的是“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他在追问万物的起源。他想的是这些:祝融哪去了?后羿哪去了?

这场戏让屈原出类拔萃,突然让他无不可企及,突然让他具有一种神灵感。

▲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群雄争霸

故事贯穿了接近40年,各诸侯国之间你争我霸,其实是可以讲出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的。

比如秦国假称用600里商於之地,换楚国与齐国断绝,跟秦国联盟,结果只拿出了6里地。还有武关会盟,秦国以和谈的方式,把楚怀王骗到了秦国,导致楚怀王被囚禁,死于异乡。楚国败亡。

但我在排的时候,不是想表达是非,重点也不是戏剧冲突,也不在政治宫斗,而在于屈原和其他人之间的思想和认知落差上。

所以展现了很多对话,像对簿公堂一样。

可以说,剧中除了屈原以外的其他角色,都是俗人,都是以利益为先。

▲楚怀王跟屈原是君臣,也是好朋友

楚怀王,他跟屈原本来是最好的朋友,一起议国政、改国政、变法、抗秦,想让楚国大兴起来。

▲楚国王孙贵族因为屈原变法,触动了利益,对屈原百般刁难

结果,变法撼动了所有王孙贵族的利益,受到百般阻挠。楚怀王就开始担心不再有人附庸于他,就停止了变法,他在话剧里的台词说道:“如果没有人征战了,没有人去拓疆扩土的,我君王还叫什么?”大我和小我碰撞的时候,他就回到私欲上了。

▲纵横家张仪是屈原的对立面

像张仪,纵横家,他是鬼谷子的学生,拥有三寸不烂之舌。他能把整个楚国的君王都忽悠了,帮自己服务的秦国扩张领土,以谋得自己纵横家的政治利益。

▲郑袖的目的,是想让儿子子兰继承王位

另一位郑袖,是战争中俘掳来的一个姬,很怕失去自己的身份,所以想让儿子继承王权。编剧安排了一场戏,屈原跟郑袖说的是战略,但是她听不懂,她在乎的是后宫的维护。

这十几场戏的过程,其实是很像一个神和凡人的对话,说不到一块去的。

恰恰悲剧就在这里,当他的精神、维度,超越了本来的生存环境时,一定得到的是碰撞,一定得到的是别人的不接受,一定是孤独的。

▲在戏里,屈原总是纠结,总在吵架

在戏里,屈原总是纠结,总在吵架,在哪条路都走不通。屈原每一次行为,都有一次深刻的哲学思考。在这种程度上,他很像普罗米修斯,一个古希腊神话的悲剧人物。

编剧黄维若先生以一个独到的笔触,从客观的立场和观点来评述屈原。

表现出来就是好几场灵魂对话的戏,大家坐下来说说真话,洞察人生。

▲张仪的鬼魂,向屈原忏悔

张仪死后的灵魂,见到屈原,去忏悔:“在秦楚国政之间我扳倒了你,可精神上,我有一种深深的挫败感....”屈原反问他:“你说的是真话,还是舌头的话?”张仪回答说:“当然是真话。”

以一个最开始与屈原最对立的人口中,得到对屈原的赞同,可能就是最有力量的真话。

▲排练现场

做《屈原》的过程,正好赶上疫情最严重的当口。

上年11月份,为了躲开疫情,我们到武汉70公里以外的农业园,集中在那儿搭台拍戏,结果恰恰那里的员工被传染了,我们就封闭在里面。

12月底,大家都阳的时候,正好是赶上了这个戏最后要上台的过程。我们服装在河北、北京那一带制作,当时工厂一边阳一边赶工期。

年后过了2月,大家重新再组合起来,把戏排好。我们体验了和感受了疫情最后阶段的这个当口,正好是我们做《屈原》的过程。

▲饰演楚怀王的郝平

饰演楚怀王的郝平,和饰演郑袖的王一楠,我们在十几年前曾有过一次非常愉快的合作,《秀才与刽子手》的演出也是在宜昌,当时也拿了表演奖。

这次宜昌和长江人民艺术剧院联合制作,大家觉得气场很合,就受邀过来演出。

编导音舞美灯服道效化,你要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大家在一致的水平上去认知,形成自己的系统,花花草草就要几个月的反反复复制作、淘汰。

大家的高度契合,才能奔赴那个状态,确保话剧弥漫出来的气息,符合韵味。

郭小男导戏经历超过40年

我入行排戏到现在,40年了。我排过不少历史剧,荆轲刺秦,还有岳飞。职业导演就是这样,你停不下来,生命已经放在里头这样一个循环,你回头看看无外乎是几台戏而已,但是总希望每一台戏为剧种、为剧团、为剧目留下一些什么。

我们看过去的楚国八百年,大概只留下了两个符号,除了青铜,就是屈原。在屈原的故乡宜昌,每年都要做一个多月的屈原祭祀活动。

郢都烧了,败了800年的楚国,没有人再去记那段历史,但是大家却记住了屈原。

▲屈原已经去世2300年,我们仍在怀念他

我们不指望它是一个通俗易懂的大众式的戏剧解读。特别是《离骚》、《天问》、《九歌》,他的观点能够从宇宙观,世界观,到社会观,到人际,相当可望不可即。

读他的楚辞,空间感和宇宙观与常人截然不同,人有多大的宇宙观念,世界观,才能写出这些。他会带出来很多命题,到今天仍然在解答。他这种启示度,爱国的精神,直到今天已经接近2300年。

相关阅读

  • 市北税务:倡导端午节飘“廉香”

  • 又到粽叶飘香时。日前,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市北区税务局干部职工在缅怀伟大诗人屈原的同时,通过开展廉政小课堂、发送廉政短信提醒、讲述身边廉政小故事等形式,将“廉洁”二字根
  • 今年的端午节,是浙大宁理味的

  •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的由来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四
  • 端午佳节,东湖听涛开展忆屈原传统民俗活动

  • 湖北日报讯(记者严芳婷、通讯员周翠兰、彭冲)6月22日上午,一场仪式感满满的端午文化节在东湖听涛景区举行。现场,百名汉服爱好者们相聚行吟阁畔,在屈原雕塑前行春秋大礼,赏东湖版
  • 中国端午在宜昌!

  • 五月佳期,今又端午采叶裹粽,香飘万里一枚枚小小的粽子联起中华民族同心一体的纽带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一艘艘迅捷的龙舟划出龙的传人团结统一的凝聚力中外华人,欢庆佳节一声声赤忱
  • 周星驰官宣!

  • 今天6月22日是周星驰61岁的生日,“星女郎”林允在今天零点准时送上祝福:“至尊宝,生日快乐。每一天,都快乐!”

    生日这一天,周星驰也给了影迷一个大大的惊喜——宣布要拍新片《少
  • 端午安康

  •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牛人那么多,为什么中国人只纪念他?

  • 中国历史上,能和一个节日关系如此紧密的,只有屈原一人。为了纪念他,导演郭小男耗时一年,来到屈原的故乡秭归采风,创造出大型话剧《屈原》,日前在武汉、宜昌、北京三地巡演。它打破
  • 海外多地举办丰富活动迎端午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到来之际,全球多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赛龙舟、包粽子、系彩绳,海外同胞与各国民众一同近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英国大
  • 前五个月电信业务总量保持较快增长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今年1—5月,通信业主要经济和业务指标总体稳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7.2%,累计完成业务收入7125亿元,同比增长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