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从地理高原到文化高地:公共文化服务的神木品质

日期: 来源:文旅中国收集编辑:文旅中国

华灯初上、夜色正浓,广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大礼堂文化惠民演出有声有色、掌声如雷,城市书房里温馨静谧、书墨飘香……在陕西神木,人们行走在城市街头、漫步在公园里、徜徉于湖光水色间,享受着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带来的精神体验。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更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自2021年获得陕西省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资格以来,神木这座能源城市在文化的浸润下有了更多可供描摹的精彩华章。


近年来,神木市紧抓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机遇,按照“整体西部一流、局部全国领先”创建目标,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发展”“创新突破”“品质提升”,努力实现从地理高原到文化高地的跨越,展现出神木历史底蕴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的城市面貌,彰显其独特的文旅魅力。


▲神木风光


文化惠民花样繁多


“你也来、我也来,咱把那酒曲唱起来……”自今年神木大礼堂文化惠民活动启动以来,每周的演出都座无虚席。“每场演出都很有看头,不用花钱就能欣赏自己喜欢的戏剧和歌舞,真是让我大饱眼福。”神木市民张丽说。


▲神木大礼堂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启动现场


神木大礼堂“惠民剧场·百姓舞台”文化惠民演出是神木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神木市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市的生动实践。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每周六19:30在神木大礼堂举行,地方戏曲、歌舞、歌剧、音乐、曲艺、音乐会、演唱会及文艺联欢晚会等轮番登台,以“文化惠民”擦亮了“精神共富”的底色。“我们每周都会提前审核演出节目,为的就是能让老百姓欣赏到地方优秀文艺节目,尽享文化惠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负责文化惠民演出的工作人员贾波说。


▲惠民演出进社区现场


“戏曲进乡村”也是神木市文化惠民的举措,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戏曲精髓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每个月都会有戏曲团队来村里演出,剧情特别精彩,演员特别专业,这样的文艺演出我们爱看。”在村文化广场观看戏曲《三关点帅》演出的高家堡镇高家堡村村民高小小说。“把舞台送到百姓家门口,我们已经演了好几个年头了,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神木市梨园晋剧团的负责人说。


近年来,神木市按照陕西省“戏曲进乡村”工作要求,坚持以老百姓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全年在各镇街安排“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150余场次,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迈出坚实步伐。同时,这种方式也倒逼神木的文化演艺团体扎实提升业务,以精湛的艺术服务基层群众,满足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


阵地建设日臻完善


“注意指法,放慢节奏。”在近日举办的“一人一艺”惠民培训班上,神木市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孩子们讲解古筝指法;图书馆内,一本本带着油墨清香的书籍吸引众多市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博物馆里,观众在“小小讲解员”的带领下细致地参观麟州城与杨家将、汉画像石等专题展,了解神木历史文化;杏花滩公园城市书房内,学生捧着书,沉浸在阅读的乐趣中……每到周末、节假日,神木人打卡公共文化场所已成为新的风尚。


▲神木大剧院鸟瞰图


为让群众享受公共文化大餐,神木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近年来,神木市财政累计投入50多亿元,推动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升级。神木市图书馆、文化馆建成国家一级馆,神木大剧院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体育中心、体育馆可举办国内、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此外,神木市还建成设施优良的城市展览馆、青少年宫、家风馆、工人俱乐部等公共文化阵地,建成文化馆分馆12个、流通服务点13个,图书馆分馆39个,城市书房、书吧、微自助图书馆8个,主题展馆30余处,文化广场50余处,社区(村)文化活动场所320余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总面积达5.5万平方米,平均每千人拥有面积超43平方米,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覆盖全面、城乡互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让老百姓玩有文化阵地、读有阅读场所、唱有文化设备、演有文化舞台,形成了优势突出、布局均衡,城乡联动、主客共享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文化品牌亮点纷呈


日前,“神木文旅大讲堂”如期开讲,这是自2023年3月17日启动“神木文旅大讲堂”后的第三期讲座。


作为神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举措,神木每月邀请一名国内文旅方面的专家教授进行授课,提升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贡献力量。“课堂上,专家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指出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和文旅融合发展的方法路径,我觉得这样的讲座意义非常大。”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丁夕珍说。


近年来,神木市在巩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市文化馆每年都开展舞蹈、书法、剪纸、音乐等极具地方特色的公益培训,方便广大群众按需报名参加,服务效能得到明显提升。


家住店塔镇的居民张艳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孩子到店塔镇图书馆分馆去看书。张艳说:“现在看书、借书很方便,而且图书种类齐全。在我印象中,城区才会有这样标准规范的图书馆,想不到在镇区也有了这样的阅读空间。”多年来,神木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展览馆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每年服务人次达50万。市图书馆每年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1000余场次,并配备24小时自助图书借还机,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借阅服务。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达万余件,馆内实现文物线上浏览服务。市文化馆积极开展VR、智能棋桌等数字化服务,与图书馆的流动服务总里程达46000公里。2022年,神木市推进基层阅读工作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报道。


▲神木城市书房一隅


同时,神木还大力发展文化志愿服务,文旅系统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7支800多人。神木市图书馆志愿服务队现有注册队员460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7748小时。市图书馆志愿服务队2020年被评为“陕西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市图书馆2021年被评为陕西省“学雷锋示范点”;2022年,“小蜜蜂阅读”志愿服务项目获陕西省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


文化传承保护绽放光彩


神木市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入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陕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规划之中,充分彰显神木独特的“一山二水三城”自然地理标识和“华夏文明之光”的历史文化标识,积极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神木市第六小学的非遗课堂上,神木市酒曲非遗传承人屈德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酒曲教唱课。“以前不了解什么是酒曲,通过这节课,我对酒曲这项非遗产生了浓厚兴趣。”学生刘骁东说。“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将神木酒曲传承下去。”屈德斌说。


像这样的非遗课堂,在神木市各中小学校已经成为常态。近年来,神木市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剪纸、酒曲、杨家将武术等特色非遗项目引入课堂,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进行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此外,神木市常态化开展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进厂矿等活动。与此同时,每年还有2000多名学生走进市文化馆非遗展馆,了解神木丰富的非遗。


在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方面,神木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方针,秉持“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的新理念,扎实做好非遗抢救、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截至目前,神木市有省、市、县各级非遗项目87项,其中省级7项、市级23项、县级87项,非遗传习所13所。2016年,神木市被命名为“面花之乡”;2022年,神木手工地毯传习所被评为省级非遗工坊。


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神木将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制定出台了《神木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神木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等制度。编制完成了《神木市国家级陕北生态保护试验区规划》《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剪纸、酒曲、柳编等非遗资源的开发利用纳入市政府重点项目,让非遗传承有经费、有保障、有效果,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让神木非遗成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活态外在表现。


文艺精品创作出圈出彩


“今天在大剧院看了《酒曲人生》,非常震撼,没想到咱神木能有这么精彩的情景音乐剧。”家住神木滨河新区的居民单慧芳在家门口享受文化文艺大餐已成习惯,这是神木市民在愈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中享受文艺熏陶的缩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艺精品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的必需品。近年来,神木市坚持弘扬社会主旋律,紧贴时代脉搏和群众需求,创编了10余部具有神木特色,有温度、有力度,有看点、有亮点的文艺精品力作。《母殇》获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和文华编剧奖、文华优秀表演奖;现代剧《人间正道》入选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并获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文华表演奖。《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歌从黄河岸边边来》分别获第十八届、第十九届中国文化艺术节群星奖。2022年,神木市新编创了陕北地方音乐剧《酒曲人生》,该剧以神木酒曲为创作背景,以《一对对鸳鸯水上漂》为主旋律音乐,讲述了神木四代人在“清末民初”“抗战时期”“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大时代背景下的人生抉择。通过全新的创作和演绎,表现出酒曲在神木历史的长河中所弘扬的不屈精神和蓬勃生命力,2022年,该剧成功入选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 群星奖获得剧目《歌从黄河岸边来》剧照


高质量发展示范“三年行动”


2021年,神木市成功获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创建资格后,神木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神木市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示范市实施方案》,提出“整体西部一流、局部全国领先”的创建目标,为高标准、高质量落实创建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神木市根据市域实际,出台了《神木市文旅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神木市支持文旅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编制了《神木市文化生态保护区高质量发展规划》《神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规划》《神木市村(社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乡村文化振兴先行示范村评选与管理办法》等,启动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案例征集,对全市326个村社文化建设情况开展全面普查和建档立卡工作,以完善的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品质发展、均衡发展、开放发展和融合发展;先后实施了文旅产业“建设年”“提升年”“发展年”三年行动,持续完善市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紧密型文化共同体,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目前,神木市创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市顺利通过省文化和旅游厅中期验收。麟州街道、店塔镇分别入选首批和第二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


下一步,神木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战略部署,依托神木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自然地理标识和历史文化标识,将神木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国家长城主题公园建设、国家陕北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有机融合,统筹推进神木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资源共荣共生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一山二水三城”为主要特色、以“四区三带一库”为主要内容的山水城相辉映、区带库相融合的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让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相融共生、联动发展,加快构建“城乡联动、优化均衡、文旅融合、普惠共享、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新格局,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广大群众,让群众共享公共文化建设的新成果。

(图片均由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提供)


2023年6月27日《中国文化报》

第4版刊发特别报道

《公共文化服务的神木品质》

↓ ↓ ↓ ↓ ↓ ↓ ↓ ↓ ↓


责编:张海宁

相关阅读

  • 科技照亮文化 探元计划2023启动

  • 6月21日,“探元计划2023”在北京腾讯总部启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党委副书记王勇强
  • 岷县文旅局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 近日,文旅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消防队、应急局共同行动,对全县企业经营场所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专项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1家单位存在电线外露、未设置独立的安
  • 甘肃会宁:“端午经济”升温 提升消费活力

  • 6月25日会宁县为期五天的“迎七一、话端午”系列活动在会宁朝阳农产品交易中心圆满落下帷幕为百姓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秦剧盛宴也通过农特产品展销、美食节等活动激活会宁
  • 甘肃会宁:秦腔惠民演出圆满落幕

  •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6月21日——25日西安三意社在会宁朝阳农产品交易中心五天十场秦腔惠民演出圆满落下了帷幕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了

热门文章

  • 实力女神周海媚亮相《实力派》,谈人生聊表演

  • 当影视行业逐渐摆脱了流量控制,开启最本源的以内容为导向的竞争态势之后,那些在演艺圈努力打拼数十年的优秀演员,再度迎来了全新的春天。于是影视界“叔圈”“姐圈”频频破圈,成

最新文章

  • 从地理高原到文化高地:公共文化服务的神木品质

  • 华灯初上、夜色正浓,广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大礼堂文化惠民演出有声有色、掌声如雷,城市书房里温馨静谧、书墨飘香……在陕西神木,人们行走在城市街头、漫步在公园里、徜徉于湖
  • 开通在即!2号线海信桥站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

  • 大众网记者 毛道光 青岛报道6月26日,青岛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海信桥站顺利通过初期运营前安全评估,具备初期运营条件。本次评估历时两天,来自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轨道交通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