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顶不住传统帝国的进攻,却可以抵挡现代入侵,有四个原因

阿富汗曾历经多个帝国扩张,而近代以来则有英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对阿富汗发动了入侵,但是英国阿富汗的三次战争和苏联入侵阿富汗都没有取得完全的成功。阿富汗因此也被作为“帝国坟场”而为人熟悉。

苏尔坦谷地的阿富汗游击队

不过事实上这忽视了阿富汗历史上曾经被多个帝国所占据,在伊斯兰化之前就有阿契美尼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帝国、孔雀帝国、帕提亚帝国、贵霜帝国控制过阿富汗。贵霜帝国之后则有寄多罗人、嚈哒人、伽毕试-犍陀罗王国等则先后控制了现在的阿富汗境内。伊斯兰化后,阿富汗处于萨曼王朝的控制下,而蒙古帝国崛起以后阿富汗同样没有挡得住进攻。

阿富汗的历史颇为丰富多彩


所以,阿富汗自身并不能免疫于传统帝国尽全力的大规模征服。但是对更为侧重依托商贸、金融和海权的不列颠帝国,以及战略重心集中于欧洲的俄国而言,阿富汗恰恰具有自己的优势。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阿富汗位于亚洲内陆,山地众多气候干旱,没有特别丰富的资源,并非是个兵家必争之地,相反是多个帝国扩张的极限。其实阿富汗在谁手里并不直接影响全球秩序。

阿富汗山地众多


其次,阿富汗社会破碎,没有形成任何一个帝国的中心,曾经有过希腊化的城邦但也仅此而已。因此阿富汗社会组织始终没有突破部族组织层面,分散、凋敝、缺乏统一的认同和被规训的政治文化,更不用说有效的官僚制建立。某种程度上,周边各个帝国来回拉锯,确实也基本消灭了阿富汗自身发育出有效国家的可能性。

阿富汗族群众多


再次,帝国坟场的称呼源于英国和俄国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但是前者目标是巩固英属印度的安全,防止俄国自北向南的扩张威胁英属印度。而后者则是向南寻求进入伊朗和印度洋的通道,或者保证中亚地区的安全。两者的目标都是有限的。

英国人的目标比较有限


最后,阿富汗自己对于各个帝国并无特别的吸引力和控制价值,阿富汗本身分散、碎片化的社会则也加剧了控制成本,因此各个帝国也不愿意投入巨量的资源对阿富汗实现控制。所以相关的、较为有限的军事行动在遇到较大阻力时往往会诱发各个帝国的退却,从而造成了“阿富汗战胜了侵略者”的印象。

撤离的苏军


严格地说阿富汗并没有真正拖垮哪个帝国,即便是苏联,也是死在自身无药可救的制度性低效率与资源错配上,阿富汗战争只是个表象。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