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罗马人竟然坚持到了1461年:特拉布宗帝国的兴衰沉浮史

395年东西罗马分裂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在古典帝国的希腊文化区坚持了10个世纪,直到1453年才寿终正寝;而在千年帝国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上,有过这样一段分支:在第四次十字军入侵的灾难性时刻,科穆宁王朝的一支后裔从帝国的命运主线命运里分出,在黑海一隅自立一国,并在拜占庭帝国灭亡之后,依旧坚持着最后的抵抗,直到1461年才被奥斯曼人攻克,这个国家就是特拉布宗帝国。作为最后的罗马人,他们的坚守比其他东罗马遗民政权更加持久,而且凭借着优良的贸易位置和相对偏僻的地理条件,他们躲过了突厥势力的一次次侵袭,并在一隅山河保存着希腊罗马文化的火种。

特拉布宗帝国的旗帜和战士

一.帝国的来源

由于对于12世纪末,君士坦丁堡宫廷中弥漫的西方文化氛围的不满,科穆宁王朝的贵族,安德罗尼库斯-科穆宁组织政变,杀死了来自十字军国家的皇后,安条克的玛丽,并对君士坦丁堡的拉丁人(包括十字军国家和意大利城邦的人)大开杀戒。这一番“义和团”之后,狂暴的民众将安德罗尼库斯奉为民族英雄,并被拥立为新皇帝,史称安德罗尼库斯一世。

诺曼人给拜占庭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虽然他有心改革朝政和官僚体系,但是在他的政策出现了一点点起色的时候,西西里诺曼人的舰队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由于他的改革触犯了上层阶级的利益,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出面协助他共渡难关,最后在1185年,他被愤怒的人群杀死在街头,同时他的族侄伊萨克-安格鲁斯稳定了局面,开创了短暂的安格鲁斯王朝。而在之前的1180年,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去世时,安德罗尼库斯正在格鲁吉亚避难。他受到了格鲁吉亚国王格奥尔吉三世的礼遇,成为了宫廷的贵客。1185年拜占庭局势混乱,阿莱克修斯被格鲁吉亚女王撒玛丽派人带回格鲁吉亚,将他与大卫一起放在宫中抚养。为了加强统治以及问鼎拜占庭皇位,安德罗尼库斯故意将科穆宁王朝的后裔流放到格鲁吉亚避难,希望以此获得更高的国际声望。

特拉布宗的东正教堂

但是由于面对十字军入侵造成的财政困难,拜占庭皇帝阿列克修斯-安格鲁斯将格鲁吉亚女王送给安纳托利亚修士的宝物好财物搜刮,作为贡品和军饷。这让格鲁吉亚女王十分愤怒。于是她计划直接从拜占庭身上割肉,弥补失去的利益。她选择支持大卫-科穆宁和阿列克修斯-科穆宁兄弟,夺取特拉布宗,1204年1月,兄弟两的军队进入特拉布宗城,22岁的阿列克修斯宣布自己成为了拜占庭皇帝,但是也就是在几天前,君士坦丁堡的城门刚刚被十字军攻克。

一开始,特拉布宗帝国的国徽也是双头鹰,后来成了单头鹰

之前的4月13日,大卫-科穆宁已经带兵向着西部进发,他的身后是格鲁吉亚的舰队。经过了数个月的征战,特拉布宗附近的要塞均被攻克,帝国初步具备了雏形。随后阿列克修斯作为皇帝坐镇后方,大卫作为将军四处出击,凭借着不错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贸易线路,这个新国家躲在黑海北岸,躲过了数次塞尔柱帝国的袭击和进军。成为了“塞尔柱北边的盖子”。

13世纪的拜占庭骑兵,已经学会了西欧骑士的夹枪冲锋

但是在尼西亚帝国站稳了脚跟之后,它立刻开始了对特拉布宗的发难。在1208年,尼西亚帝国第一次进军特拉布宗,但是在大卫科穆宁的远交近攻的操作下,拉丁帝国的亨利立即发兵攻击尼西亚帝国的后方基地。这导致了尼西亚帝国的进军功败垂成。但是在1212-1214年,尼西亚帝国和塞尔柱联合起来修理了特拉布宗帝国之后,迫使特拉布宗放弃了恢复罗马帝国,觊觎君士坦丁堡王位的野心,让这个国家龟缩在黑海东南沿岸一隅,独自发展。

特拉布宗帝国的城墙,拍摄于80年代

二.内战风波

准备前往特拉布宗的拜占庭军队

1222年阿列克修斯一世去世之后,继承他皇位的两个人都不是科穆宁家族的人。十几年后,等王位回到了科穆宁家族手里之后,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使用长袖善舞的外交策略,通过与法国的圣徒国王路易九世联姻的方式收复了久违的赛皮纳港,将特拉布宗帝国的重心变成了航海,贸易和中转运输。因为黑海-大不里士-波斯的贸易线与新崛起的奥斯曼帝国暂时没有重合,所以这里免去了遭受兵祸。

粉红色的是特拉布宗帝国的领土

1280年,刚满20岁的约翰二世-科穆宁成为特拉布宗皇帝,第二年恢复了君士坦丁堡的米海伊尔八世-帕列奥罗格斯就遣使过来,希望约翰二世能放弃巴塞勒斯的头衔,因为特拉布宗帝国已经是一个自立一方的政权,无法夺回君士坦丁堡,所以他最好用专制君主的头衔取代巴塞勒斯,经过了一年的外交斡旋和讨价还价之后,特拉布宗帝国选择放弃了罗马皇帝巴塞勒斯的名号,将皇袍的双头鹰换成了单头鹰。这标志着这个国家基本上与罗马国家脱钩,成为了希腊人在地方上的割据政权。其正统性和大义名分自然比收复拜占庭的尼西亚弱了很多。

手抄本上的特拉布宗帝国军队

在14世纪一段时间的平稳发展之后,特拉布宗帝国陷入了内战之中。1330年,阿列克修斯二世的儿子安德罗尼库斯三世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弟弟,另一个弟弟巴希尔逃亡到了君士坦丁堡才得以幸免于难,保住性命。15个月后,安德罗尼库斯三世暴毙,来自君士坦丁堡,主张拥护拜占庭和罗马正统的巴希尔回国夺权,还迎娶了拜占庭皇帝的私生女伊琳娜结婚。但是花心的巴希尔却很快另寻新欢,于是伊琳娜不动声色地发动了政变,自立为女皇。但是科穆宁家族的后裔不希望君士坦丁堡的拉斯卡尼斯家族干涉自己的内政,更不希望这个女皇从母国带来一群雇佣军和天降系的将领和贵族。于是特拉布宗的贵族分为希腊党和女王党展开内战。一开始在女皇伊琳娜带来的热那亚雇佣军的干预下,女王一开始占据了上风;但是后来起义者请来了阿列克修斯二世-科穆宁的女儿安娜为女王,最后得到格鲁吉亚的支持,安娜女王得以与伊琳娜分庭抗礼。

拜占庭海军和意大利佣兵

但是也是在这一时期,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势头越发明显:就在内战的同时,奥斯曼帝国深入帝国腹地,两次猛攻特拉布宗城。但是由于城墙防御坚固,所以奥斯曼的两次进攻被特拉布宗守军击退。在奥斯曼人走之后,格鲁吉亚的乔治五世出兵特拉布宗,并进入了城市,拥立安娜为女王,迫使伊琳娜流亡回了君士坦丁堡;但是本国的贵族们却将女皇架空,三个贵族成为了实际上的统治者。在伊琳娜失败之后,她回到君士坦丁堡,从娘家寻求到足够的兵力,带着特拉布宗前皇帝约翰二世的米哈伊尔-科穆宁杀回特拉布宗,但是当他们一回到特拉布宗就被守军迅速逮捕。虽然如此,但是一如拜占庭式阴谋所描述的那样,伊琳娜买通了守卫,通过一艘欧洲船只回到了君士坦丁堡。

而对于安娜女皇和实行专政的贵族不满的特拉布宗世家子弟尼克塔斯-斯科拉里也趁机到了君士坦丁堡寻求进行政治冒险的机会,而在君士坦丁堡,他遇到了之前试图夺权的米哈伊尔-科穆宁的儿子约翰-科穆宁,于是二人一拍即合,约翰-科穆宁成为了斯卡拉里的奇货。这两人对外封锁消息,秘密回到了特拉布宗帝国,并通过自己在本地的关系网,组织对安娜的叛乱。结果经过了一番叛乱之后,女皇和她的支持者们遭到了处死,新皇帝约翰史称约翰三世。

回国夺权的伊琳娜女皇

在夺得大权之后,约翰表现的十分不称职。这导致了一群对他不满的人流亡到了克里米亚半岛上的克拉苏斯自立政权。以尼克塔斯为首领的愤怒贵族们,将这个不理政事的皇帝流放到了修道院里,将原本在修道院里的米海伊尔-科穆宁放了出来,扶持他成为新的特拉布宗帝国皇帝,米哈伊尔-科穆宁虽然将尼克塔斯看做有功之臣,但是这个人已经被伊琳娜女皇收买,随时准备等待着伊琳娜重新掌权。最后在尼克塔斯的运作下,伊琳娜的孙子阿列克修斯三世-科穆宁成为皇帝,权力欲望极强的伊琳娜成为国家的实际掌权者。在夺取政权之后,女皇就下诏逮捕尼克塔斯,原因是他三番五次的发动政变,不可信赖。

为了维持在黑海的利益,特拉布宗维持着一支力量精简的海军

按照一贯的拜占庭式剧情,尼克塔斯带着他的拥护者们逃亡到了克拉苏斯殖民地,在纠集了13船人马回国之后,却发现伊琳娜女皇已经在岸上准备好了足够的兵力迎接叛军。这一波行动终于终止了特拉布宗帝国的20年内战,但是,没有人顾及民众死活的内战却导致了国力的继续衰败,与拜占庭的祖孙战争一样,伊琳娜女皇主导的内战最终导致了国力衰退和对外敌入侵的无能为力。

特拉布宗皇室继承了拜占庭的礼仪,以及希腊式的阴谋和内政

三.强敌压境

奥斯曼军队给东罗马人以巨大的压力

到了15世纪中叶,历经了尼科波利斯之战后,似乎无人能阻挡奥斯曼帝国蚕食东罗马残余势力的脚步了。1442年,奥斯曼帝国苏丹、征服者穆罕默德的父亲穆拉德二世对特拉布宗进行了海上袭击,虽然这次袭击以失败告终,但是特拉布宗在克里米亚的殖民地遭到了十分严重的摧残。这一战导致克里米亚殖民地一分为二,一半接受奥斯曼统治,一半继续自治。

13-14世纪的威尼斯士兵

到了1453年,当奥斯曼大军在围攻君士坦丁堡时,虽然拜占庭使节也曾经派人到特拉布宗求救,但是对于强大的奥斯曼军队,特拉布宗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步步紧逼,日益猖獗的奥斯曼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君士坦丁堡沦陷之后,奥斯曼对经过土耳其海峡的特拉布宗商船征收巨额商税,忍无可忍的约翰四世拒绝称臣,但是遭受到了奥斯曼的武力讹诈之后,皇帝也被迫屈服。面对奥斯曼的淫威,约翰四世一面将美丽的女儿嫁给白羊王朝的乌宗哈桑,一面联络塞浦路斯的基督教领主尼科洛-克里斯波,在本国遭受危险的同时,希望能够出兵相救。

奥斯曼帝国入侵前夕的拜占庭末代军队

此外,他还有针对性的加固城防建设,城市的东西面挖掘壕沟,南北面被加固城墙,由于担心流亡的兄长亚历山大回国夺权,他与亚历山大的支持者热那亚人关系崩溃,选择与威尼斯结盟。但是众所周知,黑海并不是威尼斯而是热那亚的后院,所以这导致了特拉布宗帝国在关键时刻无法获得来自海上的有力支援。

特拉布宗的拜占庭式教堂

1456年,奥斯曼帝国终于对特拉布宗帝国动手了。奥斯曼大军一路打到特拉布宗近郊,但是这次进军却因为瘟疫爆发而不了了之,最后进攻以失败告终,而约翰四世趁机提出出2000金币赎出被俘虏的战士。但是被奥斯曼方面拒绝。但是这次进攻也没有彻底打死特拉布宗帝国。

特拉布宗帝国对奥斯曼人进行最后的抵抗

1461年7月初,土耳其舰队抵达了特拉布宗,数目寥寥无几、凑不齐20艘船的特拉布宗海军迅速被奥斯曼舰队击败,奥斯曼人登陆后占领了城市郊区。但他们面对牢固的城墙几乎无计可施。8月初,陆军的前锋来到了城下,领军的是大维齐马哈茂德。此时的特拉布宗军队虽自称是罗马人,但是在装备和战术上流露出一股浓浓的突厥风格:在西班牙旅行者眼里,这些罗马后裔们“使用剑和弓,这和土耳其人所使用的一样,他们的骑乘习俗也是如此”。他们有和东方人类似的服装,以猩红色或绿色这样的色调为主,头戴“有一圈貂皮帽边,帽筒两侧有金色的帽线,帽前方插着一簇仙鹤羽毛”的高筒帽,看起来像另一支奥斯曼军队,只是信仰基督教、说希腊语而已。

突厥化的东罗马士兵

15世纪的希腊-奥斯曼式舰队

同许多苏丹的大臣一样,他也是一名基督教叛教者,其父为塞尔维亚王子,而母亲恰好是特拉布宗的贵妇。他有一位表兄,知名学者乔治·阿米罗特斯在特拉布宗,深受大卫皇帝的器重——不仅因其学识渊博,更在于他和罗马的关系有利于帝国与西方的外交谈判。马哈茂德派遣他的希腊裔秘书托马斯-卡塔博隆努出使特拉布宗,表面上是为了劝降皇帝大卫,暗地里却和阿米罗特斯秘密接触。大卫起初和皇后,来自拜占庭名门坎塔库震努斯家族的海伦娜,此刻正在格鲁吉亚乞求其女婿的援助。然而重臣和著名学者阿米罗特斯已被马哈茂德重金收买,他公然鼓吹投降并保证,如果投降,苏丹会在别处补偿皇室一块封地——后者终于也动摇了。大卫遣使向奥斯曼苏丹提出,他愿意投降,前提是苏丹在帝国境内任选一块面积与价值和特拉布宗相当的土地作为补偿,并且与他的幼女安娜联姻。可苏丹表示只能接受无条件投降。在阿米罗特斯屡次谏言表示抵抗无用后,大卫不得不做出让步。就算是特拉布宗凭借坚固城防可以坚持一段时间,但是终究难以持久作战抵抗。

13世纪特拉布宗帝国银币

1461年8月15日,也就是圣母升天节当天,东罗马人的最后首都被土耳其苏丹占领了。此时距米海伊尔·帕列奥列格从十字军手中收复君士坦丁堡正好200年。皇帝及其子女,包括侄子阿莱克修斯得到了苏丹优待,后者派专船护送他们及帝国官员、王室财产转移至君士坦丁堡。但并非所有皇室成员都获得了自由。大卫的嫂子玛利亚·加提卢西大约20年前嫁给了他流亡君士坦丁堡的兄长亚历山大,丈夫过世后便携幼子居住在特拉布宗——此刻因其风韵犹存得到了苏丹的垂青,并被召入后宫。

特拉布宗礼服

剩余的特拉布宗人就没有如此幸运了。类似以君士坦丁堡沦陷后的命运,贵族阶层被剥夺财产,送往君士坦丁堡,在那里苏丹提供了希腊式住宅和足够金钱,使他们可以开始新的效忠生活。男性市民与部分妇女儿童沦为了奴隶并被苏丹及其大臣们瓜分。按照血税原则,800男童被土耳其人送进了土耳其新军。帝国的偏远地区也很快陷落了,昔日“大科穆宁”的领土已完全被土耳其人征服。到了1475年,帝国最后的残山剩水---克里米亚半岛上的拜占庭殖民地残余部分最后被季迪科帕夏的舰队征服,

风光如画的特拉布宗老城

风光如画的特拉布宗2

风光如画的特拉布宗3

大卫虽已沦为亡国之君,但按照早前协议还可保留富贵的生活。他们定居在亚得里亚堡,每年拥有30万银币的开支。但是大卫不满足于当顺民,他与白羊王朝的哈桑商议,将一名大卫的儿子,或他的侄子阿莱克修斯送到后者宫廷抚养,以便有朝一日恢复社稷,但是东窗事发。1463年3月,大卫及儿子被逮捕下狱,11月1日,他与三个儿子被处死。帝国的其他皇室成员则以各种方式为奥斯曼人服务,其他的王族旁支前往西欧和南欧,最后大都默默无闻,甚至出售了自己罗马皇族的身份和头衔。

四.千秋功罪:帝国的贡献

14世纪特拉布宗手抄本上的《亚历山大大帝远征传奇》,特拉布宗保留了很多古希腊罗马的知识

在今人看来,从文明史的角度看,拜占庭帝国在继承了古代文明的遗产之后,一直在欧洲东南部奋力对抗四面八方的蛮族侵袭,直到公元10世纪,拜占庭面对阿拉伯帝国的进攻,起到了欧洲屏障的作用。到了11世纪,帝国面对十字军东征和觊觎和塞尔柱人的袭扰进行了最后的中兴努力,但是作为国家柱石的军区制和本国的军事贵族却在内忧外患中损失严重。这无疑削弱了帝国的抵抗能力。而皇亲国戚沉迷于权力斗争,则给十字军开门揖盗,导致了帝国一度灭亡的残局。特拉布宗帝国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登上舞台的。从正统王座的竞争者到自立一方的割据势力,虽然特拉布宗最后放弃了对正统王位的争夺,但是却和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一样,多中心的模式避免了遭到外敌入侵时被一网打尽。凭借着商路优势和长袖善舞的外交手腕,特拉布宗虽然只是地区二流小国,但是在保全希腊文化的火种方面功不可没。

文艺复兴

最后,学识渊博的东罗马学者们带着足够多的知识与技能前往西欧,促进了正在进行之中的文艺复兴,促进了希腊罗马文化在西欧大地的复兴。而在奥斯曼人征服了君士坦丁堡之后,东罗马帝国作为欧洲之盾的使命已经完成,接下来的是大航海时代的壮丽篇章。

伊阿宋远征黑海

20世纪20年代,随着奥斯曼帝国的灭亡,希腊和土耳其共和国开始了规模庞大的人口置换,在黑海修养生息、经营了2700多年的黑海希腊人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这些特拉布宗帝国的后裔们就这样前往爱琴海----文化上的故乡,祖先们航海出发的地方。

参考文献:

1.最后的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征服特拉布宗始末

2.帝国心酸往事:记特拉布宗末代三帝阿莱克修斯、约翰与大卫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