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浑圆桩会得脑溢血?创始人王芗斋和弟子的脑溢血从何而来

在抗战时期,多数的日本人都看不起中国武术家,在他们的认知中,中国武术不堪一击。而日本著名武术家泽井健一,生性好斗,常常挑起事端同中国人比武。在武术家汇集的北平,他同不少的武派交手,不过没遇上真正的对手,心中不由认定,“中国武术皆不如我“的气傲之心。

直到1940年,他遇上了一位55岁的武术大家,输的是一败涂地,对于他来说,这是他极为少数的一次失败,但对于这位中国武术家来说,这仅仅只是一场小斗。此人为一代武学大师王芗斋。

但你能想到,则为打败日本武术家之人,从小就是个药罐子吗?

小时候的王芗斋体弱多病,又患有哮喘病,家人为了能够让其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增长寿命,便将王芗斋送往郭云深门下学拳。

虽幼时多有体弱,但聪明过人,且十分刻苦,久而久之,郭云深便十分重视这位药罐子弟子,亲力亲为传授其武功。两人练功造成了一种默契,郭云深盘腿坐炕教学,王芗斋则立炕下站桩,等到郭云深起床之后,定会查看站桩留下的脚印湿不湿,直到湿度足够才可让其休息。就这样,王芗斋在郭云深的教授下,深得拳术之学。

1918年,王芗斋为了进一步探究传统拳术,于是离家各访武术名家,同心意拳传人恒林大和尚切磋武艺数个月,同鹤拳名手方绍锋探讨拳理......这些种种阅历,对王芗斋之后的发展大有帮助。

直到20世纪中期,王芗斋经过对多年游历得来的武术资料进行整合,在形意拳上吸取了各家之长,并创新初心的拳术——意拳。其中意拳的基本功浑圆桩,据他研究,站桩之功可治疗慢性疾病,更以其“内虚灵、外挺拨,舒适得力为基本不动的原,更以刚柔虚实、动静松紧,同时起参互错综作用”为方针的指导下,许多跟着学桩功的患者并无任何身体抱恙。甚至一些常常练习站桩的受益者表示,一些医药无效的慢性病有了很好的改善。

只可惜,这位意拳创始人却不慎身染脑溢血病逝,更为蹊跷的是,其弟子竟和师傅同一般死因。若是其他武功,那么病逝多可理解,但王芗斋练就的可是改善身体疾病的拳术,难免让人怀疑其浑圆桩的病疗之法。

难道说浑圆桩不仅不能改善慢性疾病,反倒还会引发脑溢血这等急性,且死亡率高的疾病?

咱们先从王芗斋本身来说,作为浑圆桩的创始人,在病逝之时,早已78岁的年龄。以“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已算是高龄之人,再加上在他一生中,常和他人打斗比武,切磋武术,这打斗次数多了,损耗了大量的身体能量,并不利于人体养生之法。从小到大的王芗斋本身体弱多病,患有哮喘的遗传疾病,本身学武就是为了能够增长寿命,能活到78岁高龄早已不易。况且至关重要的是,在王芗斋外孙在《忆外祖父》回忆,自己的外祖父脾气多为暴躁。


医学的角度来说,当人处在激动发怒的状态下,精神会紧张,体内肾上激素分泌过多,血管急速收缩,这就引发了血压升高等反应。而脑溢血这一疾病往往就是在激动之时上头了引发的。美国科学家爱尔马就说过:“气大伤身,人在生气之时,消耗的精力相当于跑一次3000米,所以常常动怒之人,往往很难保证身体健康。

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呢,常常动怒,使得阴气上逆,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这也就容易引发疾病,寿命自然就减短。

但徒弟也引发脑溢血,这不是巧合吧?是的,并非巧合!

王芗斋的徒弟赵道新被打断过腿,更有严重的中风疾病,自然无法长寿,而另一位高徒王斌魁,常年酒不离口,这饮酒过多,导致老年半身不遂,79岁逝世。

不仅动怒不长寿,酒更是一大阻碍之物,所以气功和站桩的练习者尽量少喝酒或者不喝酒。戒烟戒酒戒生气,这是一个气功站桩修炼者所应该做到的三点。

正所谓三分靠练,七分靠养,不管是王芗斋和弟子还是现今气功和站桩的修炼这,单靠这些修炼达到的强身健体,但在生活习惯上,不注意饮食以及修身,人所练的阳气,往往被这些不良习惯所消耗,那么人离疾病还会远吗?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