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年前小公务员睡前写了点东西,如今是被小萨守护的国宝

之前集邮君介绍了湖北博物馆里的曾侯乙墓展厅。三室一厅般的墓室却反映出先秦时代璀璨的文明,也反映出那时候人们对于做一件事情的专注。有了这些珍贵的实物,让我们辉煌历史有迹可循,

还有一种关键的证据,更让历史还原做到了实事求是,那就是文字!

文字是研究史料最为有利的证据。不仅在曾侯乙墓里,在其他很多先秦古墓里都有文字的存在,他们就刻在一片片薄薄的竹片上,称之为“竹简”。

曾侯乙竹简

相信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睡虎地的“云梦秦简”了。

一个名叫“喜”的秦国小官,费时费力的在一片片非常小的竹片上,写下了关于秦国立法的方方面面;有秦律讲解,还有案例分析,有为官之道,更有治世之道。

云梦秦简

整个先秦社会环境统统的都被这个基层干部从侧面描绘出来,这几篇小小的竹简,意义却有这么重大呀!也被国家列为永久禁止外展的国宝!

云梦秦简

有了文字的记录,要传达的信息量就会慢慢增大,古人们就将一片片“简”串以来,便于阅读和存放,于是汉字的“册”就是以此衍生而来。

但人总是会犯错的,万一写着写着有个字写错了怎么办呢?古人就用专门的刮刀把错字刮掉,于是“册”字旁边多了个“刀”,我们就诞生了一个汉字“删”。

所以古人还有个职位叫做“刀笔吏”,专门记录职能机关谈话内容,现在叫做会议记录员或者速录师啦。

竹简刮刀

再后来啊,册子逐渐多了,很多的质量高、有吸引力、影响力大的册子就被人们拿在手中拜读,形容这个手捧动作的汉字叫“廾”(gǒng)。以前长图下这个样子,像不像两只手捧着一个东西?

再或者将册子放在桌案上尊敬的阅读,于是这些册子就晋升为“典”。经典的著作,就是让人们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看的。

如果一个人读的经典很多,成为了一代大家巨匠,那么普通人就会形容他“学富五车”。这个还真没有夸张的描述。

因为在那个年代,你要成为一个有点影响力的文化人,的确需要用五辆马车起步,来拉运这些经典的书籍啊!

J162 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周年

最最光辉的时刻,那自然是“照汗青”或者“名留青史”了。这个“青”实际上就是竹简了。竹子做成册的时候颜色是青色的,而且不易沾水。水滴在竹简上,都是水珠子,像极了人的汗水。

2009-19 《国家图书馆》

一个人的作为被后世留存在竹简上,那想必此人必然了得啊!如果也还能留在如今的“国家名片”邮票上,那你想想他对后人的影响力是有多么大!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