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汗血宝马没那么厉害?它有个致命缺点,你知道吗

宝马良驹、美女英雄,这是古今千年传唱的"标配"。提起宝马,那就不得不说吕布的赤兔马、汉武帝时期的汗血宝马。汗血宝马似乎名头更盛,可汗血宝马也因为缺点而差点灭绝。这种宝马良驹,它到底有何致命缺陷?就让小编为大家揭秘。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关于它最早的记载,大约是在2000多年前的白登之战,汉高祖刘邦率20万大军,前去征讨匈奴。被3万匈奴骑兵团团戏耍,差点没回来。过后刘邦总结失败原因,就是因为汉朝的骑兵敌不过匈奴。根本诱因也是匈奴汗血宝马,比普通战马要好的太多。汉武帝公元前139年,命令张骞出使西域,一方面是联合大月氏国南北夹击匈奴,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从大宛国引进这批汗血宝马。

公元前104年,西汉弄来大宛国三千匹母马。汉武帝正式组建名头极盛的西汉骠骑,一举逆转对匈奴的颓势。之后,汗血宝马的记载断断续续。到了元朝,关于这种马的记载,几乎是没了。直到近代这种宝马良驹,才在乌兹别克以及土库曼斯坦重新问世。这中间的好几百年,汗血宝马是有灭绝的危险,小编查阅大量史料得出结论,这种马突然"销声匿迹"的原因,其实因为它的缺点!

汗血宝马其实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神奇,据近代专家所述,汗血马比普通的马匹,体型要高大耐力极好,奔跑速度快。"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可缺点同样非常明显,体型高大但不魁梧,负重能力差、头尾纤细不适合套马车和干粗活。对待生存地使用饲料,也有诸多要求。汗血宝马其实说白了,就是跑得快的马匹。由于体型纤细,汗血宝马无法承担重物,所以这也是导致汗血宝马差点灭绝的重要原因。

因为汗血马它的局限性太大,当封建王朝遇到战事,需要组建强有力的骑兵,才会用到汗血马。可天下太平"马放南山",这时圈养太多的汗血宝马,就会有很大的财政负担。汗血马除了适合当战马以外,也无法套车干体力活,更不能背负重物。加上饲养的条件又是太过严苛,所以汗血马就成了"甜蜜"的负担。

元朝末期之后天下局势,已渐渐平稳,更不会发生大规模的骑兵交战。已经进入到了热兵器时代,鸟枪、火铳可比汗血宝马杀伤力大多了。所以这种优秀的战马,作用越来越不明显。加之它的饲养条件严苛,繁殖力也不旺盛。汗血马在元朝后期,面临断根的危险也就不难理解。汗血宝马的出生地,土库曼斯坦更是动乱不堪,人都顾不上谁还去管马呢?也是因为近现代的小说,和不实消息将汗血宝马描述的简直无所不能。

但追根溯源,汗血马就是优良的马匹种类。缺点,优点都非常明显,只有在特定的场合,才能发挥汗血宝马真正作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如同鸡肋的马匹种类,饲养的成本太大,所以才会被渐渐的淘汰,甚至差点灭绝。直到19世纪的沙皇年代,才慢慢有了汗血宝马的消息。

参考文献:汗血宝马研究西极与中土、史记、汉书、中世纪欧洲史

撰稿人:扬州小李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