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元帅放大招,使苏联对德作战产生大逆转

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苏联著名军事家、元帅,指挥过斯大林格勒会战、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全部都是对德作战的重大转折点。他的戎马生涯中,拿到过四次苏联英雄荣誉称号,是苏联当之无愧的英雄。

要说起朱可夫元帅的指挥过的战役,那可以说是“海“战术,不过这个“海”不是人海却是炮海。朱可夫元帅最为擅长的便是炮弹海战术,即用无数的火炮压制敌人。

朱可夫元帅指挥过的战役,全部都是炮火压制。哈拉哈河战役是朱可夫的首次指挥作战,在这场战役中,从苏联内陆运来的火炮支援,各类炮弹高达24500发,几乎是用炮火打懵了日军,终结了日军对苏联西部的企图。

同样,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柏林战役也都是是火力压制。列宁格勒战役中,光是沃尔霍夫方面军的炮弹补给就高达25万余发,这还不算完,朱可夫元帅指挥的柏林战役简直是无敌,炮弹储备了714万余发,想想看,这么多炮弹,再多几个柏林也能轰平了。

朱可夫元帅对炮兵、航空兵等火力支援极为重视。而且朱可夫在苏联元帅中属于更接近现代化的元帅,他擅长海陆空三军在火力的支援下协同作战,并不单纯的只是炮兵的演出。

这种战术极为适合当时的苏联。要知道苏联也是地大物博,这个战争机器发动起来,将会是庞大的后援。事实也是如此,苏联的武装装备日新月异,不停的在进步,生产力也越来越多,制造出的弹药数目极为庞大,这正好满足朱可夫将军的战略需求。

“炮海“战术,最主要的是减轻伤亡,打胜仗。对日作战的哈拉哈河战役中,苏军付出9000人的代价,但歼敌达5万余人;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苏联伤亡人数33万余,纳粹伤亡兵力则达到50万。可见,炮火攻势能够帮助朱可夫元帅在打胜仗的同时少付出代价,毕竟,人命比炮弹值钱多了。

就是这样的战术,让朱可夫、苏联笑到了最后。在二战的后期,苏联的军事装备已经全面超越德军,再加上军队数量上的优势,战胜德国已经不再艰难。

二战过去了几十年,炮海战术的最大继承者却是苏联最大的对手——美国。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大量采用火力支援,动不动就是导弹、飞机轮番轰炸。伊拉克军官都不敢聚集在一起开会,生怕在会议中被一发流弹全灭。

人海战术早已不适合现代战争体系,相反,炮海战术现在依旧适用。未来战争是高科技战争,以后的高科技军事武器会慢慢替代人力。也许有一天,炮海战术也落后于时代,变成了机器人海战术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