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是陈阁老的儿子么?错了!这四点可证明乾隆不是陈阁老之子

海宁陈阁老之子?

海宁陈家在清初出现了一门三宰相的辉煌,顺治朝的陈之遴,雍正朝的陈元龙和乾隆朝的陈世倌三位大学士。

关于乾隆的身世,在民间广为流传了一个版本,乾隆为汉臣陈世倌之子,身上流淌着汉人的血液。

陈世倌,浙江人,据说他与还在潜邸时的雍正皇帝关系密切,并且是邻居。胤禛的福晋钮祜禄氏和陈夫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了孩子,福晋生的是女儿,陈夫人生的是儿子。

不久之后,胤禛让陈家抱孩子入王府看一下,去了一趟雍亲王府回来后陈家发现孩子已经被掉包,由凤变凰。陈阁老明知是胤禛的手段,只得忍气吞声。

▲陈阁老府

这个被掉包的孩子就是弘历,日后的乾隆帝。这个传闻在海宁流传甚广。乾隆六下江南之时,有四次曾住在陈阁老家中,陈家有乾隆题写过两块牌匾,“爱日堂”和“春晖堂”。从这两块牌匾来看有念亲恩的意思。

其实以上这个故事是谣传!

这些传说出现在晚清的《清代外史》一书,书中讲弘历知道自己是汉族人,因为他很喜欢汉族文化,经常在深宫中穿汉族服装,还经常同身边近臣讨论他像不像汉人。其实这些都是牵强附会之语。

清末民初期间,许啸天撰写的《清宫十三朝演义》出版,随着这本演义的广泛流传,再加上这个故事满足了大多数汉人的臆想,于是就出现了乾隆是汉人的谣传。

第一点:雍正没有换子的合理需求

乾隆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乾隆前面已经有了三个儿子,虽然老二早夭。完全没有必要去换别人的儿子。那个时候雍正也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可以当皇帝,就算是他能当上皇帝又怎么允许汉人乱了满人的皇统呢?

如果说是福晋擅自做主换了孩子,也不太可能,因为清朝皇子的诞生都是有记录的,生孩子时稳婆,御医,宫女这么多人不可能串通。

第二点:陈世倌和陈元龙的可能性

从陈家这方面分析,当时陈世倌并非京官,也就没有了时间证据。谣言也就不攻自破。

如果说是陈元龙,陈元龙有二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最小1694年出生,乾隆的出生日期是1711年,相距17年以上,怎么有偷龙转凤的可能呢?

第三点:关于牌匾的题写

根据《陈元龙传》记载,1700年康熙问陈元龙家中堂名是什么?陈元龙回答:“家父拟定‘爱日堂’”,于是康熙亲笔书写并赐给了陈家“爱日堂”的牌匾。

▲爱日堂

根据《海宁州志》记载,1715年,康熙又赐以陈家“春晖堂”的牌匾。

这两块牌匾与乾隆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也就与亲恩没有任何关系。

第四点:乾隆与陈世倌的关系

乾隆与陈世倌的关系属于正常的君臣关系,1741年也就是乾隆六年,刚刚升任阁老之时,因为起草谕旨的过程中犯错,被弘历痛斥一顿并革职。如果是父子这点小错还是可以容忍的。

至于弘历六次下江南期间,其中有四次陈阁老家负责皇帝的饮食起居,完全是出于工作的需要。乾隆下江南是为了视察钱塘江的海塘工程,为了工作便利起见,作为海宁的名门望族,招待皇帝御驾就成了陈家的任务。与父子关系无关。

▲钱塘江

无眠心语:

演义不是真实的历史,在演义的过程中,很多历史已经被歪曲,我们需要认真看待演义与历史的关系。

就像《三国演义》,很多事情并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被经过艺术加工,于是就有了“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的故事。在当今被演义得乱七八糟的各种剧集,看看就好,千万不要哪来当真正的历史来看待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