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过生日大办千叟宴,事后很多老寿星为何离世了?

乾隆在很多方面都想效仿康熙,也渴望达到爷爷那样的文治武功。比如他曾举办过两次千叟宴,就是从爷爷那里得到的灵感和启发。

康熙还是很有作为的,励精图治了一辈子,到了晚年的时候,觉得大清在他手里发展得蒸蒸日上,就举办了千叟宴。

当时正值王朝盛世,他的这个倡议民间那些高寿老人们也很给面子纷纷前去捧场。

据史书记载当时来的都是65岁以上的,人数将近2000人,其中90岁以上的就达到33人。

这样的宴会康熙一共办了两次。第一次的时候,弘历只是两岁的孩子,第二次就12岁了。

这个时候乾隆已经被爷爷接到宫里抚养,为此也参加了第二次,也就是康熙70岁寿诞的那次宴会。

后来他当上了皇帝就学着爷爷的样子,也打了几场乏善可陈的战争。

虽然他也跑到江南,但爷爷那时候是去巡视民情、笼络江南士族,但他却成了游山玩水。

等他到了75岁的时候,正好在皇位的位置上坐了50年,为此他也觉得不可思议,决定要借着生日的机会,像爷爷那样举办宴会。

虽然这场宴会来的老人达到3000余人,办得不可谓不隆重,结果却让他颇为扫兴:因为好多前来赴宴的老人,在吃了这顿饭后,竟然离开了人世,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首先与他举办宴会的时间有关。当时正好是正月份,属于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再加上人数如此之多,场面如此之大,很多菜传上来的时候,就已经冷冰冰的。

然而到宫廷里吃饭,这份受宠若惊的殊荣,使得老人们又不得不把菜吃下去。

要知道年纪大的人,吃饭这些都是有禁忌的,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很多老人身体承受不住,这顿饭居然就成为了“最后的晚餐”。

其次,相关的考虑不够妥当。康熙举办宴会时由于他的威望,使得很多身体健康的老人,积极踊跃地报名前往,即使舟车劳顿,他们也能够承受得住。

在乾隆这时候就明显不一样了,老人们都是被官府逼迫前往,就没有考虑到那些体质虚弱的老人。为了满足皇帝好大喜功,出现了如此难堪的结果。

等乾隆退位后的第二年,他又举办了一次大规模宴会。

这次他就汲取了教训,不仅要求老人们要做到量力而行,而且还主动地缩小了赴宴人数,并且在饮食上颇下了一些功夫,吃起了热腾腾的火锅,这样才避免了灾难的再一次发生。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