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穿越指南:在宋朝吃吃吃的一天,是什么样的体验?

文/小肥虾

宋人多潇洒呀!文章是性情的挥洒,书画是艺术的琢磨,诗词是歌曲的吟唱。而菜肴,是美味的品尝。

宋朝是一个有法度且随意的时期,更是一个让中国「吃喝文化」骄傲的朝代。上承前年饮食之味,下启八大菜系之端。

怪不得我们一直说热爱宋朝,想回到宋朝。

在宋朝吃吃喝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体验?

我们从清晨走到傍晚,去看一看宋朝的温润、豪情、婉约、热烈。

《水浒传》里有很多处描写宋代普通百姓的生活。紫石街的清晨,到处氤氲着面饼的香味。天还没亮,潘金莲起了大早,和面、生活、蒸炊饼,装满两大挑子炊饼,再去楼上叫醒大郎,一天的生意开始了。

宋代的饼,并不是经过烧烤加工而成的一种圆形食品,凡是用面粉做成的食品,都可以称作饼。

烤制而成的叫烧饼,水渍而成的称为汤饼,在笼中蒸成的馒头叫笼饼。武大郎卖的炊饼,是形似馒头的面制品。

在街头买一块炊饼,津津有味地嚼起来。这个时候,你看见还有人站在人来人往的集市里售卖「云英面」,也想去尝尝。将藕、莲、菱、芋、芡实、荸荠等混在一起,加上瘦肉馅,等待自然晾干,在石臼中捣细,加上糖和蜜蒸熟,然后再放入石臼中捣,随后取出一团,冷了变硬之后,用刀切着吃,云英面极其受欢迎。

中午要吃点儿「硬菜」,逃不过猪、牛、羊肉。

猪肉在宋朝的官吏皇室中还是贱物,直到大文豪苏东坡的发扬,才略有改观。

东坡先生被贬黄州,买不起羊肉,于是在前人烹饪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改制,将猪肉加酒红烧,在以小火慢炖煨制。这道菜在黄州起源,然后传到杭州,大家一尝,味道不比羊肉差嘛!

三传五传,就成了杭城的一道名菜。

宋代朝廷禁止宰杀耕牛,于是牛肉便成为珍品。贵族以牛肉为上味,举办宴会,必杀牛取肉,饕餮一番。

御厨对羊肉极其推崇,神宗时代,有一年购买的羊肉多达四十万斤,还有很多肥嫩鲜美的小羊羔。

肉类之外,海鲜也很丰富。

想吃河豚?春天的河豚,价格和鱼虾差不了多少;洗手蟹在市民中风靡一时,将蟹拆开,调以盐梅、椒橙等佐料,然后洗手再吃,故名洗手蟹。

吃得寡淡一些的,在街边摊子上吃一碗蛋炒饭,或者下一碗面条、买点水饺,再不济,一碗简简单单的酱炒饭也能填饱肚子。

吃完午饭,我们来到了宋代的下午茶时光。

宋人认为,茶似药,煎服可以去滞而代食,煎茶的时间越长,味道就越好。于是,你在午后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商贩们围成一圈,有人煎茶,有人品茶,端盏吸饮,凝神观望,好不痛快。

除了茶,还有很多养生的汤汤水水。市面上有很多养生保健的饮品:甘豆汤、豆儿水、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椰子酒、五苓大顺散……饮料的品种之多,一点都不输现代。

到了晚上当然要去酒楼食肆喝两杯。《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很多酒楼。一种名叫「彩楼欢门」的架子,是酒楼的特有标志。有的酒楼门口树立一根常长长的木杆,木杆用红漆油饰,上面高悬一面酒旗,上书「新酒」,屋檐下则挂着「天之」和「美禄」两块牌子。

《汉书·食货志》上说,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所以店里的老板将此摘录下来,以招徕顾客。

透过窗户可以看见,客人们正在饮酒,伙计们忙忙碌碌端盘上菜,酒楼里的灯火,一直延续到深夜。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