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原因了,前秦帝国从巅峰迅速跌落谷底,根本问题出在这里

公元383年,前秦派苻融率领25万前锋,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南下伐晋。苻坚本部军队到达河南项城时,其凉州出发的军队才到陕西咸阳,四川的军队刚开始顺长江而下,从河北出发的军队才到今天江苏的北部。史称“东西万里、水陆并进,诚中国战史上罕见之大举也。”

但是,结果我们都知道,前秦大军在淝水一战大败,百万大军瞬间崩溃,帝国之内随之叛乱四起,之前被征服的慕容鲜卑、羌等部族纷纷叛乱自立。苻坚耗费几十年心血建起的大帝国一夜崩塌,他自己也在两年后战败被俘,被羌人姚苌所杀。赫赫有名的大帝国前秦,也在十一年后灰飞烟灭。

统一北方的前秦

前秦之所以从极其强大到灭亡如此迅速,史学界总结原因有六:苻坚本族氐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人少势单;手下人才不够,尤其在他的栋梁之臣王猛去世后,缺乏后继良才;手下大将苻睿不知兵;国内人心不稳、派系林立;苻坚赏罚失措、御下无方;苻坚屡胜而骄,战略失误。

以上几个角度,都有很多文字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今天本文要从另一个角度说起。

厉王制造的恐怖氛围

按照正常的继承顺序,帝位是轮不到苻坚的。

前秦创始人是苻洪,苻洪传给了儿子苻健,苻健又传给了儿子苻生。苻健有个弟弟叫苻雄,苻雄有个儿子叫苻坚。苻坚是苻生的堂弟。

这个苻生瞎了一只眼睛,性情暴烈。继承帝位后更加暴虐,不分昼夜地喝酒,随意就杀人。我们来看看他如何暴虐好杀的。

  • 355年6月,苻生继位,有大臣建议改年号,苻生就按建议改了。但接着有人说即位不满一年就改年号,不合古礼。苻生于是很愤怒,查是谁主张提议改年号的,查到最后是右仆射段纯,就把段纯杀了。
  • 355年7月,有官员汇报说天象异常,3年之内国家会出现帝后死亡、大臣被杀的事,并因此建议苻生修德行以避祸。苻生却说,皇后可以应验帝后死亡的大丧,太傅、车骑将军、左仆射等高官可以应验大臣被杀。到了九月份,苻生就把皇后和上述三位高官杀了,以便让他自己避祸。
  • 355年12月,有佞臣向苻生进谗言诬陷丞相雷弱儿,苻生不分青红皂白就杀掉了雷弱儿及其九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
  • 苻生在朝接见大臣们时,各种刀、箭、锤、钳、锯、凿等工具都放在周围。在他继位半年之内,后妃、公卿以下至于奴仆,被杀掉的总共有五百多人;被截下小腿、折断胸肋、锯断脖子、剖开孕腹的人,比比皆是。
  • 356年1月,尚书令辛牢劝酒不力,被苻生当场一箭射死。
  • 356年3月,大臣程肱劝谏暂停长安一个桥的施工,认为这样做妨碍农耕,苻生把他杀死。
  • 356年4月,左光禄大夫强平(他的舅舅)劝谏苻生爱民崇德,结果被他凿开头顶而死。
  • 356年,有官员说天象有异,要用显贵的大臣去迎接上天的谴责,结果苻生就把司空给杀了。
  • 357年2月,苻生因童谣就杀了太师、录尚书事、广宁公鱼遵以及他的七个儿子、十个孙子。
  • 357年6月,太史令康权说天象异常,将要出现臣下图谋主上的灾祸。苻生认为这是妖言,把他摔死。
  • 苻生喝起酒来不分昼夜,并乘着醉意杀人。他自己由于少了一只眼,就忌讳别人说“残、缺、偏、只、少、无、不全”一类词,因误说了这些字眼而被杀的人,不计其数。苻生最残忍的做法是:剥掉人的脸皮,让他们唱歌跳舞,他在旁边观看作乐。
  • 他曾问周围人,他把天下治理的怎么样。有人回答说他圣明。结果苻生愤怒地说:“你向我献媚!”于是就把这人杀了。改天他又问这个问题,有人回答说他刑罚稍微重了一点。苻生又愤怒地说:“你诽谤我!”这人也被杀了。有功的大臣和亲戚,已经被诛杀殆尽了;其他臣子们能保全一天,如同度过十年。

厉王苻生的这些残暴虐杀的做法,使前秦上下形成了朝不保夕的恐怖氛围。

苻坚顺应民心,废黜了苻生之后登上帝位。

厉王苻生

苻坚的矫枉过正

目睹了厉王苻生种种暴虐不仁的做法,苻坚大帝的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

虽然苻生被废黜,但是他3年来种种残酷暴虐的做法,影响苻坚走向了反方向。苻坚在决策上采用了完全不同于苻生的做法,苻坚也因此陷入了“矫枉过正”的陷阱。

苻坚矫枉过正,从他对待降将和俘虏的态度可以体现出来,我们总结其为“宽仁”。

  • 慕容氏的英雄慕容垂受前燕国内猜忌来投奔苻坚,苻坚不加怀疑委以重任。
  • 前秦灭了前燕之后,苻坚不但没杀慕容家族,反而收留并重用了他们。
  • 羌族首领姚苌,被任用为步兵校尉。
  • 叛将李俨在归顺之后被封为归安侯。
  • 叛将彭越归顺之后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平西将军。
  • 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在襄阳之战中被俘,被苻坚委任为度支尚书。

与苻生相比,苻坚希望以自己宽容大度的胸怀,把敌对阵营的将领、被他吞并地区的首脑等人,真正收服,为己所用。

但是,苻坚的这种做法没人看出有问题吗?

有的,前秦朝堂有很多人看出了问题,并向苻坚提出劝谏。

  • 王猛就多次劝谏过苻坚。在慕容垂来投奔时,王猛说:慕容垂父子像龙虎一样,无法被驯服,一旦有机会他们就将无法控制,不如尽早除去。
  • 375年6月,王猛临死前继续劝谏苻坚:晋朝正宗传续,内部安定,不要图谋它。而鲜卑、西羌才是仇敌,最终也会成为祸患,应该消灭他们,使秦国江山安定。
  • 除了王猛,还有苻坚的弟弟苻融也看出了问题。373年底,苻融上疏说:秦好不容易灭了燕,但如今慕容皇族林立于朝堂,掌握的权力和威势已超过了功勋旧臣,不能养虎为患。
  • 还有其他大臣,如秘书监朱肜、太史令张孟等,也多次进谏,要求除掉慕容氏以绝后患。

但是,这些劝谏全部被苻坚拒绝。苻坚的拒绝说辞一般分两类。

  • 第一类说辞:为了招揽天下人才,我接纳了就不能食言再杀他们,普通人都守信,何况我是万乘之君,我要给天下树立信义的形象。
  • 第二类说辞:为了把天下统而为一,不分胡汉,我把夷狄也当赤子看待;我修治德性就可以消除灾祸,不怕什么。

重用鲜卑和西羌人的后果,前秦朝堂众多人才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苻坚自己看不出来呢?因为他在厉王苻生的影响下落入了一个心理陷阱。

苻坚大帝

心理陷阱:矫枉过正效应

从苻坚的做法和他对众臣的回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在彰显自己的“宽厚与仁慈”。他受苻生的影响,一心要采用与他的暴虐做法完全不同的宽仁,来彰显自己的远大志向。苻坚陷入了“矫枉过正效应”的心理陷阱。

苻生暴虐行为的强烈冲击,使苻坚的行事心理发生了重大改变。矫枉过正效应使苻坚无法走到中庸合适的道路上,他从苻生“怀疑其他所有人”这个极端,转向了“完全信任其他人”这另一个极端。也就是说,苻坚在政治上逃离了“极左”的陷阱,却又落入了“极右”的陷阱。

在这种心理冲击之下,苻坚大帝的行为脱离了正常的轨道。他把权力的表面逻辑与底层逻辑弄错乱了。

不加制衡地授予权力,只是一厢情愿地采用信任作为底线,并不能得到政治权力的善良回馈,而且真实的情况往往相反。在政治权力的影响下,人性经不起考验,善良几乎等同于幼稚。

事实上就是这样。当苻坚兵败淝水之后,曾竭力鼓动他进攻东晋的慕容垂、姚苌,均各图兴复,长安附近的慕容鲜卑族众在慕容泓、慕容冲带领下,起兵反抗前秦。此时的苻坚大帝应该是肠子都悔青了吧。回到长安后,他才尽诛长安城中的鲜卑人,坑杀俘获的鲜卑族众以泄愤。

本来,淝水战败,于前秦而言只能算战役上的失利,如果前秦后方政治稳定,则大局不会有变。苻坚很容易收集残部,过个一两年就恢复元气了。但是,那些苻坚收留并重用的鲜卑人和羌人,却趁机反叛,苻坚因此一蹶不振。苻坚败回长安后,受到慕容泓、慕容冲先后围攻达一年之久。公元385年五月,苻坚率数百人放弃长安逃奔到五将山(今陕西岐山东北),被姚苌的羌族武装围困,七月被姚苌擒杀。

矫枉过正效应

结语:

苻坚大帝功败垂成,实在令人惋惜。他的孙子苻登在公元394年被羌族的后秦攻杀,前秦最终灭亡。

苻坚大帝留下的教训也足够深刻,政治权力不相信普通的道德逻辑,矫枉不能过正,宽仁的背后一定要跟着有效的节制手段。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