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皓和刘禅谁的智商高?孙皓写一首诗丢了命,刘禅说6字得以善终

刘禅和孙皓,一个是蜀国的亡国之君,一个是吴国的亡国之君。国破之后,他们都选择了投降保命。不过,虽然同样是投降,刘禅和孙皓的表现却完全不一样,这也让后人习惯拿他们俩来进行智商的比较。

先说刘禅,刘禅在位的时间比孙皓长得多,作为蜀国的第二任君主,在先帝刘备去世后,刘禅执掌蜀国朝政长达四十一年。但刘禅身上最有名的两个典故,却都是贬低他,说他憨傻、智商低下、只知道荒唐享乐的。

第一个典故就是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阿斗是刘禅的小名,说他“扶不起”,有点烂泥扶不上墙的意思。这是因为蜀国虽然有诸葛亮坐镇,但刘禅在位期间,蜀国还是被司马家打败,丢掉了江山,与刘备一对比,就显得刘禅很无能。

第二个典故则是著名的成语“乐不思蜀”。当时刘禅投降了魏国,某一天,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故意吩咐人演奏蜀国的乐曲,跳蜀国的歌舞,蜀国旧臣们个个泪流满面追忆旧国,只有刘禅在司马昭询问是否思念蜀国时,嘻嘻笑着回了6个字:“此间乐,不思蜀。”

于是,刘禅的形象就被定格成了荒唐无道、庸傻憨痴、智商低下。但现在很多学者都为刘禅平反,认为刘禅不是扶不起,蜀国灭亡,主要责任也不在刘禅身上,而是诸葛亮和姜维二人连年征战,把蜀国的底子都掏空了。

诸葛亮在世时,刘禅一直把他奉为“相父”,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还是单独执政三十年,可见他不是那么无能的,虽然后期任用了小人,但作为一个守成的君主,刘禅基本上做得还算中规中矩。

至于那句著名的“乐不思蜀”,刘禅是故意说给司马昭听,好让司马昭放下对自己的戒心。所以,刘禅才被封为“安乐公”,得以善终。再说吴主孙皓,孙皓是孙权的孙子,刚开始登位时也做过一些励精图治的事,但很快就暴露了真面目。

孙皓沉迷酒色,嗜血残暴,曾经用残忍的手段杀掉吴国国内许多宗室大臣。他投降晋帝司马炎之后,司马炎在大殿上赐他坐臣子的座位,说,我设这个座位等你很久了。孙皓怎么说的呢?他直接回击道:“我在南方的时候,也设了这种座位等着陛下呢。”

随后,司马炎又让孙皓做祝酒词,孙皓就写了一首诗:“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汝”,就是“你”的意思。当时孙皓已经是阶下囚了,晋帝司马炎却是堂堂一国之君,被孙皓直接当面称“汝”,面色自然不好看。

后来,孙皓被封为归命侯,但他只活了短短几年就突然“病逝”了。对于他的早逝,有很多人猜测是晋帝司马炎和不喜孙皓的大臣所为。刘禅和孙皓同为亡国之君,但一个装憨卖傻得以善终,一个口无遮拦离奇丢命,你觉得谁的智商更高呢?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