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皇帝一个比一个命短,真的让人细思极恐

可以说他是三国时期一颗最闪耀的星辰。在阴谋诡计和勾心斗角中浸润了一辈子的他,在六十六岁那年,也就是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溘然长逝。这个年纪在古代社会尤其是生产力还不发达的汉代已经算是长寿了。但是六年后,称帝仅六年的魏文帝曹丕就去世了,死时才刚到不惑之年。又过了十三年,魏明帝曹叡去世,享年三十六岁。如果说曹操的年纪还算长寿,那么他的儿子和孙子,就是实实在在的短命鬼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其实短命的不止是曹操爷孙三人,但是曹叡之后的魏国皇帝要么死于非命,要么被废封公。所以本文就分析曹操、曹丕、曹叡这三个人。其实他们寿命短的的原因,与每个人的性格与在位时期的国家状态、政治环境是分不开的。

曹操

别看曹操六十六岁在那时候算长寿,可那是跟营养不良、吃穿发愁的普通人家比。如果跟当时的上层人士相比,他还没有一些南征北战一生的武将活的时间长。比如赵云八十多岁、黄忠七十多岁。

曹操的一生,充斥着南征北战与权力计谋。虽然他为曹魏政权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这其中的苦楚也不是常人可以想象的。虽然作为创业的第一代,集团内部的矛盾并不多。但是外部的危机却更加难以对付。

从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天下的舆论导向。凡事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做这种事更是要占据大义。曹操一面要让天下的士人闭嘴,另一面还要考虑跟自己打天下的部下们的感受。这方面就很身心俱疲了。

而对外的战争更是让他头疼,统一北方后,还有孙刘抗曹联盟,赤壁之战的惨败更是加重了曹操的心理压力。他多疑的性格也对他的身体状态造成了不良影响。说真的,这种压力下他能活到六十六就已经很不错了。

曹丕

虽然曹丕继承了他老爸的基业,大魏也蒸蒸日上看起来远远没有打江山那么辛苦。但是守江山也并非易事。虽然魏国的基业是曹操建立的,但是曹丕毕竟是开国君主,当一个魏国的皇帝和当一个汉朝的丞相是远远不同的。

开国初期的曹魏政权有很多军政事务要处理,而这些国家大事也就当仁不让的由刚刚称帝的曹丕来处理了。日理万机让曹丕的身心也是饱受摧残。不仅如此,作为曹操的亲儿子,曹丕还遗传了很多曹操的“优良传统”。比如,多疑。

譬如三国演义中曹丕逼迫曹植作诗这一段,就是他多疑性格的写照。他始终信不过自己的弟弟不会与自己争夺皇位,于是让曹植七步成诗。

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植曰:“愿即命题。”丕曰:“吾与汝乃兄弟也。以此为题。亦不许犯着’兄弟’ 字样。”

除了继承了曹操多疑的性格外,曹丕还继承了老爹的另一个习惯-好色。即使政务繁重,他依然会抽出时间放纵于声色犬马之中。这样的纵欲渐渐拖垮了他的身体,于是在长江受寒后不救就病逝了。享年仅仅四十岁。

曹叡

曹叡是曹魏政权的第三个皇帝,也是魏国大权旁落前的最后一个皇帝。他作为曹操的孙子、曹丕的儿子,也是完美的继承了祖上的好色传统。诸葛亮尚在时,曹叡还觉得大敌当前,有些收敛。但是得知诸葛亮一死,他可就不管不顾的放纵了。比如他开始盖宫殿了,演义中这样记载:

魏主在许昌大兴土木,建盖宮殿;又于洛阳造朝阳殿、太极殿,筑总章观,俱高十丈;又立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命博士马钧监造,极其华丽:雕梁画栋,碧瓦金砖,光辉耀日。

女色上的放纵更是有多无少,他的身体也在放纵之中一天天的垮掉了。

但实际上,他真的没有忧虑了吗?并不是的,死的只是一个诸葛亮,不是吴国和蜀国都死绝了。军国大事也是只多不少,庞大的压力下他就更加逃避政务去放纵自己。终于,他仅仅比他老爹多在位了七年之后就与世长辞了。

回过头来,难道曹家就有短命的基因吗?其实不是,若不是环境的压力和他们自身的多疑为自己施加的心理压力和自己的荒淫无度,恐怕也不会早早的就驾鹤西去。

你是如何看待曹魏领导人寿命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