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皇帝杜月笙,为何将亿万欠条付之一炬,却不留给子女?

大家好我是峰哥看历史!作为二十世纪中前期的风云人物,杜月笙不仅仅是名扬在十里洋场,称霸在上海滩之中,更是在近代史上的中国都广为人知,甚至在陕甘国统区,“杜先生”的面子还有一定威慑作用。当然作为上海滩的一方霸主,杜月笙的个人能量最为体现的地方便是上海滩。

而杜月笙能从一个食不果腹讨生活的幼生仔到名动天下的传奇人物,那便离不开其聪敏机警且善于钻营以及严明立场的大义之态。作为后世之人对杜月笙最为熟知的,不仅仅是其称霸上海滩,与蒋介石称兄道弟之事,更是其安身立命并恪守所言的那些经典语录。

出生于1888年晚清时期的杜月笙,很早就父母去世,由继母和舅父养育长大。幼年的他生活在那个最黑暗的时代,很早就尝尽了人间冷暖。为了改变生活和地位而投身于青帮之中。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得到黄金荣的赏识之后,杜月笙凭借自己出色过人的胆识和本事,以及审时度势的犀利眼光,很快就成为了当时上海滩地下世界的三大巨头之首(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

所谓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 人面 ,场面 ,情面。将这三碗面吃尽吃饱的杜月笙,不仅成为了送蒋介石登上巅峰的助力,甚至和蒋介石都称兄道弟。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正是在如此下,后来蒋介石回报给了杜月笙陆海空总司令部顾问,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和行政院参议这样的高阶虚职,极大的提高了杜月笙的社会地位以及公众影响力。

英雄不怕出身低,关健要有一个好脑子。严明立场的杜月笙在民族大义面前坚定不移,不仅支持抗日抗敌,更是捐款捐物。当身为汉奸的张啸林死无葬身之地时,杜月笙则凭借自己的大义之举,没有因为其地下皇帝的身份而受到政治影响,依就是那上海滩的风云霸主。

上等人,本事大,脾气小。中等人,本事大,脾气大。下等人,本事小,脾气大。开天辟地新时代之后,黯然失色的杜月笙远赴香港,以求明哲保身,开始了晚年的安然生活。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深谙此道的杜月笙在拒绝了蒋介石盛情邀请赴台的请求后,于1951年在香港病逝,终年63岁。

每个人都有床头金尽的时候。杜月笙在人生最后时刻,做出了一个让世人为之惊叹的举动,将所有人给他打的欠条都付之一炬,少则数千大洋,多则数百根金条,欠款之巨难以估量。直至生命的尽头,杜月笙也没有告诉任何人为什么要将这些欠条付之一炬。然后,曾经不缺金不缺银的这位乱世枭雄,在身后留下的微薄家产也仅够子女们维持正常生计。

而杜月笙之所以如此做,或许他认为他要留给孩子们的是助他们一生的人脉,而不是数年间就可以花光花尽的金银财宝。如果杜月笙将这些欠条留给孩子们去讨要,对于已经没有杜月笙庇护的孩子们,去给这些欠款的曾经的大佬们讨要,将是相当困难且很有可能变成仇人的,不仅无利反而受制。

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如果所有欠款人知道杜月笙已经将自己的欠条都烧毁,那么一定会从心底感恩戴德,即便杜月笙不在了,也会对杜月笙的子女们多加关照。而且,一生靠自己飞黄腾达的杜月笙,一定不想自己的孩子们将来成为坐吃山空的啃老族,更希望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撑起一片自己得天空,可以很好的生活。

所以,给孩子们留下巨额的财富,不能保证他们将来能否自力更生,但一定可以知道他们毕定会成为不思进取之人。最终事实证明,杜月笙的十个子女一个养子皆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行业精英、富贵之人。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