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致敬自强不息 阅享盛世书香

世界读书日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世界读书日是为促进享受书籍和阅读而设立的。每年4月23日,全世界都会举行庆祝活动,以彰显书籍的神奇力量——贯通过去和未来的纽带,连接世代与文化的桥梁。

我国8500万残疾人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家和热爱文学创作的兄弟姐妹。著名作家张海迪、史铁生等,文学新秀刘厦、王忆等,他们及其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被大众所熟知⬇⬇⬇

世界读书日带您走近残疾人作家

世界读书日那些坚强与勇敢 那些自强与不息——致敬残疾人作家!

除了上述的优秀残疾人作家外,还有许许多多残疾人文学爱好者,他们坚守对文字的热爱,用自己与命运博弈的生动故事,向社会传递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无私奉献、感恩生命、追求美好的精神,传递满满正能量和文学真善美。此外,全国各地开设了很多服务于残疾兄弟姐妹的特色书屋,不断满足广大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汲取文化力量。今天,世界读书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BOOK

残疾人作家

郭亚平

郭亚平,笔名沉浮,肢体残疾,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58年出生于豫冀交界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先后在国家、省级文学刊物发表散文、小说近百万字。其中《蝴蝶风筝》《月落昼锦堂》《白夜》成为其代表作。后来,郭亚平开始尝试影视剧创作。先后担任电视连续剧《兵变1938》《第四片甲骨》《滇西1944》《将军外交家黄镇》编剧、网络电影《鹰眼侦探社》编剧,2017年,郭亚平把情怀转回对家乡的热爱,创作了中宣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项目《红旗渠》电视剧本。

李伶伶

李伶伶,1979年生,肢体一级重度残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用笔名“天空的天”。1994年,15岁的李伶伶被诊断为患有肌肉萎缩症。虽然疾病给她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生活打击,但她凭着顽强的毅力,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开始小小说创作。20多年来,在《北京文学》《民族文学》《天池小小说》《百花园》《中国作家》《羊城晚报》《啄木鸟》《小说月刊》等报刊发表作品200万字。多篇作品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转载,部分作品入选百余部年选及作品集。出版小小说集《起舞》《羊事》《数学家的爱情》等。

黄冗

黄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1972年出生时因为窒息而造成脑瘫,四肢残疾,至今口齿不清、行走不便,头、手随时都处在痉挛之中。在举步维艰的日子里,他把保尔·柯察金当成自己的偶像。在“保尔精神”的激励下他探寻着写作之路,顽强地与病魔抗争。他用6年时间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残爱》。他先后在《中国西部文学》广播电台等陆续发表小说、散文、诗歌、通讯180余篇,出版了诗歌集《路,远方》。因为喜欢音乐,他开始尝试着写歌词。歌曲《我要飞翔》在北京奥运会歌曲征集评选中获得“优秀歌词奖”。

陈媛

陈媛,笔名蚁蝶,1983年生,患有先天性小脑偏瘫,四川都江堰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蚁途书屋创办人。从被判定为“不能走路”到独立行走;“站”在大学的讲堂上演讲;用颤颤巍巍的单指敲出了36万字的小说……她经历了颓废、希望、绝望、重燃斗志的一系列变故后,用一根手指敲出了《云上的奶奶》《半边翅膀》两部自传体小说,打开了生命新的篇章。

钟倩

钟倩,山东济南人,肢体重度残疾,笔名雪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多年来,她凭借顽强精神和执着追求,发表将近400万字的内容,出版《含泪的绽放》《泉畔的眺望》《金蔷薇与四叶草》《千佛山:遥望齐州九点烟》等文学著作。

0

BOOK

书屋

善缘书舍

善缘书舍位于北京市东城区银河SOHO下沉广场,是全国首家生命主题书店,店内图书独具特色,主打残疾作家的经典之作。作为知名的北京市特色书店,以无障碍标准设计、装修书店,专门设立了面向社会开放的“无障·爱空间”,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文化服务。

舟山盲人书屋

在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街道北园社区有个盲人书屋,书屋内配有盲人图书、盲人象棋、听书机、助听器等设备,盲人可以到这里来“看”书、“听”书,享受阅读的乐趣。

西安无障碍书吧

曾经,去书店阅读对于残疾人来说是一种奢望。如今,大批残疾人却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残疾人创业孵化服务中心的无障碍书吧里找到了专属于他们的“零障碍”阅读世界:温馨的无障碍环境让残疾人如同身处家中书房;盲文书、有声读物带视障人群领略大千世界;社群文化活动助力创业就业……不少残疾人感慨:在这里,“诗和远方”不再是奢望。

镇江图书馆残疾人(星心)分馆

2021年12月1日,江苏镇江图书馆残疾人(星心)分馆在西津渡景区正式揭牌并对外开放,这是镇江首个面向残疾人开设的图书馆。星心分馆为残疾人创造一个自然舒适、安逸宁静、没有约束的阅读环境,帮助他们进一步构建心理知识,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

IC爱创空间悠书房

城市书房,对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市民而言,并不陌生。这些从2020年在龙华辖区内出现的特色书房,让“转角遇到书”从梦想变为了现实。在龙华区民治街道的IC爱创空间(龙华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基地),也有一间城市书房——悠书房。在众多书房中,这一间书房有点“不一般”,因为它除了提供大众普遍喜欢阅读的书籍外,还专设了盲文区域。对了,它还有一个特殊的使命,那就是成为残疾人的“零障碍”阅读世界。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提出:“提升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等多项重点任务。其中,“鼓励残疾人参加‘书香中国·阅读有我’等公共文化活动”,“扶持残疾人题材图书等出版”赫然在列,成为不断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的纲领性文件。

《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残疾人文化周活动的通知》也明确提出:“组织实施形式多样的残疾人阅读活动”。

今天,世界读书日

让我们开启一场

读书盛宴吧!

编辑:张雪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