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入目有树 而心似无物

日期: 来源:凤凰艺术收集编辑:松树

展览: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

地点:松美术馆

坐落于北京近郊的松美术馆,因其清俊简素的气质,古意与现代感兼具的独特面貌而被誉为京城最具颜值的美术馆。近日,松美术馆举办了开馆以来的第二个大型展览“明月松间照——中国古代绘画中的‘松’”,展览共汇集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46件作品,囊括了宋、元、明、清几个时期不同风格特征的作品,其中有载入艺术史册的名家经典之作,也有被美术史所忽视的隐匿高手之作,这些作品汇集于“明月松间照”这个展览当中,与松美术馆栽种的199棵东方迎客松呼应交融,成了松美术馆里的第200棵“松”。

展览根据作品的不同情境划分为“松下问”“松上寿”和“松间游”三个部分。“松下问”主看古人结庐松下,持杯畅谈,求仙问道,如宋人纨扇《明皇幸蜀图》、明代宫廷画家商喜《山楼赏雪图》、明代文嘉《盘古图》、黄溪谷《古松图》、吴伟《松下高士图》、蓝瑛《仿董巨山水》、项圣谟《松花图卷》、禹之鼎《禅悦图》以及明代宫廷绘画《四季行乐图》等;“松上寿”主议宫苑德裕,借松言寿,如明朝佚名《御花园赏玩图》、乾隆《书画合璧四友图》、徐玫《旭日松涛》、余省《松寿图》等;“松间游”主事松风万壑,极目游观,如周臣《山居清赏》、萧云从《丹霞山十六景》、朱耷(八大山人)《春山图》、王鉴《仿董其昌山水图》、王翚《抚江贯道庐山松翠图》、戴本孝《山水图》、李世倬《听泉图》、钱杜《天池石壁》、姚宋《黄山松云图》、李鱓《五松图》、汪士慎《长生图》等。

松树,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植物特性,因其骨坚神高、千年不衰、傲雪凌姿而赋予它更丰富的人格化寓意,成为东方艺术审美具有独特代表性的表达载体,也成为中国历代艺术家所赞颂的经久不衰的题材。在音乐中,曾有阿炳以宋代名将岳飞的事迹感怀其民族气节高昂而创作的乐曲《听松》,阿炳在谈起这首乐曲时说:“宋朝时候,金兀术被岳飞打得走投无路,狼狈逃至无锡惠泉山下。躺在听松石上,心惊肉跳地倾听宋朝兵马的声音。这曲便是描写这个故事。”在诗词中,亦有诸多吟诵松树品质的经典,从《论语·子罕》中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王安石《字说》中的“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从李商隐“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到人们耳熟能详的陈毅所作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松树被赋予了太多的人格化特征。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松树更是以其挺拔苍郁的姿态表现出一种超然的风貌,也因其丰富的审美内涵而蕴含了君子之风与文人之志的高古气息。专攻松树题材的绘画自唐朝起始,这一时期的松树多崇尚龙状古松,以示国运昌盛。尔后,五代荆浩,宋代李成、米芾、郭熙,元代李衎、曹知白,明代沈周、徐渭、戴进,清代王翚、赵之谦等,都以松树为对象进行过创作。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这些不同朝代的松树绘画中,其画法有着各异的形态。清代邹一桂在《小山画谱》中有云:“松龙鳞,柏缠身,须参活画法”,松树的形态走势和环转回互都有龙形之姿,需要具备笔力高古者才可作画,着笔既要有稚拙处,也要关照到巧妙细微处。而其势也多取离奇盘曲之态,或旁边倚奇石,或树下有溪流淌过。在松针的表现上,历代画家都认为是最见功力、也是最难之笔,清代钱杜在其《松壶画忆》中便有对松针的详细论述:“山水中松最难画,各家松针数十种,要惟挺而秀,则疏密肥瘦皆妙。松针若写楷,横点若写隶,半菊若写草,圆圈若写篆。松针有数种,然不可乱用,大约细画宜工,粗画宜写,长而稀者为贵。”可见以松入画,处处皆见画功。

在唐代之前,对松树的表现多以具象真实为多,精心描绘松树的客观真实,五代之后,尤其是到了元、明、清时期,画家开始更加注重将松拟人化,将“君子”与“文人”的双重品性注入其中,使得以松为题的作品在意境与寓意方面更为深刻丰厚。历代画家将有着“百木之长”之称的松树总结出了一套完备的画学体系,在绘画语言的表达上,古松凌寒不凋,吐纳烟岚,或成为独立表现的对象,或在山水树林、人物鸟兽中穿插成为配景;在其背后所蕴含的典型人格化表达上,松树自身所具备的种种品质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不断书写吟诵,赞其崇高,誉其刚毅。

当然,松树所表达的内涵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关,从象征国运威仪的姿态,到代表人格志趣的高洁,再到歌颂英雄人物的不朽业绩、象征民族不畏艰难的顽强精神,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情境,不断更迭变化的观念、制度、信仰,以及与之而来的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松的意涵随着时代的演进而不断产生着变化。

今人画松、赏松、感怀松,必然是少了许多以往文人墨客所经历惊涛骇浪般的起伏境遇,更多是在现代社会里寻求一方静宁,在高速运转的枯燥生活里平添一种浪漫优雅的韵致。自2018年以来,“佛系”二字不断被人提起,也成为通过社交媒体发酵传播后一时兴起的网红热词,意指一种有目的地放下的生活态度,“佛系”一词的出现,自然充满着对我们自身状态的自嘲和调侃,但其背后却充满着对周遭境遇的种种无奈。松美术馆中“明月松间照”的展览,从作品的选取到板块的划分,从展览的布置到空间的经营,都意图使观者“涤烦襟,破孤闷,释躁心,迎静气”,置身松林间静听松风,这样的游览与观赏,倒也与当下所说的“佛系”二字有几分契合了。

也许,就如松美术馆想带给每一位观者的那样:

入目有树,而心似无物。

或有风过松涛,但心耳弥静。

相关阅读

  • 价格碾压毕加索,AI绘画凭什么?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霁瑶 | 北京报道“赛博朋克,贫民窟,红蓝色调,暗场景,雨天,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街边伫立着繁复的霓虹广告牌”,输入这段文字,等待几分
  • 松烟,入墨

  • 物道君语:松温柔了,就成了墨;墨温柔了,就成了诗,成了画、成了书法。松烟墨,是中国人浪漫的想念。特别喜欢一首叫《松烟入墨》的歌曲,几丝叮叮泠泠的落珠声随指
  • 松烟,入墨

  • 物道君语:松温柔了,就成了墨;墨温柔了,就成了诗,成了画、成了书法。松烟墨,是中国人浪漫的想念。特别喜欢一首叫《松烟入墨》的歌曲,几丝叮叮泠泠的落珠声随指
  • 范开兴:笔画“迎客松” 心系昌邑城

  • 近日,画家范开兴在昌邑城区各处写生,他将目光对准四季常青、傲然挺立的松树,创作了多幅松树作品。范开兴,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他此次写生以“迎客松”为主
  • 五莲: 听证直播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   “公开听证线上直播,通过摆事实、讲法律,不仅增强案件公开性、说理性,更能扩大普法的深度和广度,让公平‘看得见’,让法治‘听得到’。”五莲县检察院8
  • 甘肃清水:连翘种出拓宽产业振兴新路子

  • 近年来,松树镇因地制宜,在椅山村发展发展连翘种植,不断提高田间作务管理水平,提升连翘品质和产量,增加产品附加值。时下,千亩连翘进入采摘季,片片硕果累累的连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 来了解一下8个常见的日本姓氏背后的涵义吧!

  • 姓氏在日本文化里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你知道日本常见的大众姓氏其实是19世纪后期才陆续出现的吗?另外这些姓氏的背后都透露出日本文化中宗教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如果

最新文章

  • 北京:新冠病毒感染门急诊费用报销90%

  • 昨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通知》,通知表示,为确保人民群众平稳度过感染高峰期,本市对医疗保障相关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其
  • “又一年花开——吴霜绘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 1月5日,由今日美术馆、中国女画家协会、李可染画院、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又一年花开——吴霜绘画作品展”开幕式在今日美术馆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