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一块大洋在民国可买多少东西?结果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日期: 来源:文史天下收集编辑:银元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见过银元。在清末民国时期,银元当时社会上的基本货币单位,也是普通家庭一个月最基本的生活支出。那么一两银元又该怎么花?能买到多少钱钱的物品呢?

首先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下白银的使用情况。白银在中国唐末宋初时期开始在社会上流通,但是中国自身产银量很少,白银大多来自海外。新大陆发现后,外国银元流入中国。

西班牙在墨西哥铸造的“本洋”和西班牙银元,是流入中国的第一批外国银元。最初是在广东、福建沿海一带的港口贸易城市使用。到了清朝末年中国人也开始了仿铸外国银元。

民国成立后,国政府公布“新国币条例”,规定一圆银币为国币,即本位币,重七钱二分,银九铜一,后改为89%,币面铸有袁世凯头像和铸造年份,背面为嘉禾纹饰及“壹圆”字样,通称“袁头币”。

这种新币,形式统一,样式美观,成色十足,发行后,很快在全国各地风行,存世量也最多的!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一元大洋在民国时期,能买到什么东西呢?尽管民国年间物价不稳定,以及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这里我们依然能了解个大概。

根据《上海工人运动史》一书披露:1927年在上海,大米一石14元,切面1斤0.07元,猪肉1斤0.28元,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

1931年在广州,一块大洋能买25斤大米或者20斤茄子。

1933年的北京,1银元可买6斤上好的猪肉,七斤煤油,入住一所高档旅馆,每天房费也不过2-3块大洋。

在重庆,1936年,大米1斤2分5,100斤两块五角钱。

1937年的成都,一块大洋能买16斤大米,或者17斤面粉,或者5斤猪肉,或者40个鸡蛋,或者45斤大葱,或者47斤包菜,或者5斤白糖。

整体上来看,从上世纪20年代到抗日战争前这十多年的时间里,物价一直平稳,温和上涨。抗日战争后到民国政府垮台,物价就刹不住车了。特别是粮食、药材、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价格越往后越贵,银元的购买力自然也也来越低了。

虽然大洋的购买力在降低,但是终究还是比法币更值钱。当时的工人收入水平也不低,在上海,普通工人月收入在20元,技术高的人员收入则可达四五十元,至于工程师、大学教师、记者、作家、律师等白领家庭,月收入就更高了,从上百元到几百元不等。

像鲁迅先生月工资加上稿费收入可达七八百元,胡适则更高了,一月收入在一千五百元以上,属于真正的中产阶级。

民国时期的一块大洋,按照购买力来计算,大致相当于现在的150-200人人民币,那时候谁月收入有三五十大洋,日子可以过的很幸福了!但是这一切都随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戛然而止了!

相关阅读

  • 出入境新政生效 旅企业务有序推进

  • 1月8日0时17分,自加拿大多伦多始发的南航CZ312航班落地广州白云机场。这是“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国民用航空局入境新政实施后,全国首班落地的国际航班,全体航班旅客无需再进
  • 同程旅行出入境机票订单创近三年以来峰值

  • 极目新闻记者 刘微通讯员 白石1月8日起,随着中国取消入境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等政策正式生效,上海、广州等机场迎来了出入境防疫新政策调整后的首批海
  • 中国旅游业复苏势头明显(专家解读)

  •   图为1月2日的上海迪士尼乐园,游客观看圣诞摇摆舞演出。  王 初摄(人民视觉)  据拉美社报道,在调整优化防控措施并允许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之后,中国近日宣布了在短期内恢
  • “又一年花开——吴霜绘画作品展”在京开幕

  • 1月5日,由今日美术馆、中国女画家协会、李可染画院、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又一年花开——吴霜绘画作品展”开幕式在今日美术馆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党委
  • 全球旅游业市场关注中国重启出境游

  • 全球旅游业市场关注中国重启出境游(国际社会看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措施)1月8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正式实施。中国根据国际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服务

热门文章

  • 三国真相:赵云其实不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

  •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派刘备出征,赵云为骑将,后因对公孙瓒失望托词兄丧,离去前与刘备曰:“终不背
  • 来了解一下8个常见的日本姓氏背后的涵义吧!

  • 姓氏在日本文化里是十分独特而有趣的一部分。你知道日本常见的大众姓氏其实是19世纪后期才陆续出现的吗?另外这些姓氏的背后都透露出日本文化中宗教和社会层面的影响。 如果

最新文章

  • 春运启幕 绵阳多举措温暖出行路

  • 1月7日,2023年春运大幕正式拉开。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运”两个字意味着回家与团圆,但对于交通运输部门来说,春运则是一项重要挑战和年度大考。早上九点,记者在绵阳火车站看到,进站